扬帆46 发表于 2024-9-15 09:46:24

难忘‌汾河筑坝往事_散文_梁 冬 张秋生,虽然距现在已经45年了

这是上世纪70是年代的一件事,虽然距现在已经45年了,但现在想起来,就像不久前发生的一样,历历在目。

汾河作为山西的母亲河,千万年来以桀骜不驯的性格,带着泥沙冲刷着两岸,遇到雨季,汾河泛滥,给两岸百姓造成了沉重的财产损失,带来生命危险。上个世纪70年代,新绛县县委书记梁合水刚上任不久,汾河便给了他一个下马威。那是1976年,连续多日的雨水,使汾河暴涨,两岸大水茫茫,六个乡镇的秋庄稼被淹,阻断了县城南北的交通。面对突如其来的水患,梁合水到汾河两岸调查,看到汾河给店头、城关、古交、柳泉、横桥、万安六个乡镇的居民带来巨大伤害,接着又翻阅了史料,看到触目惊心的屡次汾河水患,内心像锥刺一样,于是决定在汾河两岸修坝防洪。

当时提出的口号是,“坝底五米,坝高三米”、“六十里一条线,四十里对着干”。面对这么大的工程,当时家底薄,资金困乏,生产工具落后,消息传开便引来一片非议,土从哪里取,石头从哪里挖。人拉担挑,猴年马月才能完成。搞不好不了了之,还劳民伤财。当时大多数人深思不解,怨声载道。而梁合水想,修大坝是为了千秋万代,不能把算盘扣得太紧,有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梁合水不为所动,坚持修汾河大坝。

委、县政府领导班子身先士卒,组建了一支有2000多名优秀青年参加的“农田基本建设兵团”,领导参与其中。当时,“农建兵团”是以连为单位,按照军事化进行管理。早上要出早操,晚上加班要学习,睡在农户家“土炕”上,吃的是玉米面馍,菜大都是萝卜、白菜和南瓜,平时很难见到肉腥味,条件十分的艰苦。要群众做的,领导先自己做出榜样。

繁重的体力劳动,恶劣的工作环境,我们兵团战士没有被吓到,没有被压垮。相反,全体兵团人心怀“与天斗、与地斗”的壮志豪情,在汾河岸边摆开战场,“六十华里一条线,四十华里对着干,两千雄狮战河滩,定叫滩涂变江南。”是当时兵团战士“战天斗地、改造自然”劳动场面的生动写照。

在泥泞的汾河滩地,有时行走都十分困难,但兵团人天不怕、地不怕,甩开膀子、撸起袖子,每天要工作十多个小时,我们用肩挑、手搬、车拉,硬是用近似原始的方法,把滩涂松软的泥土,一锨一锨,一车一车,一点一点,从河滩地搬到河坝,用一年零九个月时间建成现在汾河大坝的雏形,为大坝后续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因筑坝建设急需使用石料,我们又奔赴吕梁山,碾转驻扎在泽掌镇涧西村、北张镇北董村。每天上山放炮炸石,中午饭送到山上吃,“轻伤不下火线,小病照样上山”,一干就是几个月,为筑坝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石材。我手头现在还保留这一张“县委书记与我们一起拉石头”的照片,那时为了体现干部与群众实行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同”,拉石头领导干部同样有任务。与群众一样每天要往返80多里上山拉石头,天不明起身,一车石头拉到工地就到下午了。一天下来,真是精疲力尽,但看到领导与我们一样,心里充满了快乐。

一年多的奋战,一年多的苦干,东起原店头乡南梁村,西到古交镇周流村,总长60里的汾河新绛段两岸大坝坝体基本合拢,实现了千亩滩涂变良田的历史性变迁,一举征服了祖辈千年遭受汾河水灾泛滥暴涨的痛处,从根本上解决了汾河水患的问题,有效地保障了沿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45年过去了,我们对当年兵团“治汾筑坝”的热火朝天劳动场景,仍然记忆犹新。那段工作经历,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磨练自己的意志,锻炼了自己身心,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记忆。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到运城视察,提出积极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文物保护的时代强音。对此,我们电话联系了居住在太原,已经93高龄的梁合水,他除了有腿疾、耳聋之外,头脑清楚。提起他当年修汾河大坝的事,他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运城考察并对黄河流域生态和文物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汾河作为山西的母亲河,实施‘黄河战略’十分必要。我们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作为一位领导干部,为官一任就要有作为和担当,要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办难事。否则就辜负了人民的信任。”<br>标题 : 难忘‌汾河筑坝往事_散文_梁 冬 张秋生<br>发布位置 :<br>联系人:扬帆46<b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难忘‌汾河筑坝往事_散文_梁 冬 张秋生,虽然距现在已经45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