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4-9-28 16:43:05

河东岁月南风歌_散文_卫文英


历史是岁月的过往。“老”,是历史的容颜和表象,它总以沧桑展示在今天,或消失在人们的叹息中;但必然老树发新芽,它蕴含的精神永远不死,带给我们鉴往知来、砺行致远的深刻启迪。岁月是流淌的,流淌形成了风。

河东岁月南风歌,我看到了城之兴。运城历史悠久,是华人祖先最早聚集生活的地方,从尧舜禹开始,便是帝王的建都之地,是当时的“万国之中”,即“中国” ,素有“五千年文明看运城”的说法。运城的盐湖早在新生纪第四代就已经形成,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巍巍中条山下,盐湖波光粼粼,风吹日晒生发,盐花结出金银。各地盐商奔赴而来,盐道上车水马龙,盐被运往各地,“盐运之城”得名。运城在春秋时称“盐邑”,战国时叫“盐氏”,汉代改称“司盐城”、“盐监城”,宋元时被名为“凤凰城”、“运司城”、“运城”,世人称为“盐务专城”——因盐运而设城,中国仅此一处。历史上,盐税收入十分可观,财富源源不断,成为运城主要经济来源,城市建筑雨后春笋般兴起,各种设施不断完善。稷山、新绛、盐湖、绛县、万荣等盐商走南闯北,叱咤风云,可以说,盐滋养了运城13县市的财富和文化。老城留住了记忆,新城见证着发展,岁月在此更替,繁衍出越来越稠密的风物。

河东岁月南风歌,我听见了呜咽声。发生在清末1877年光绪三年的丁丑大荒,连续三年大旱,粮食颗粒无收,加上瘟疫肆虐,百姓没吃没喝,甚至到了卖儿卖女、相互吃人的程度,状况非常惨烈。河东大地饿殍千里,哀鸿遍野,灾民或死或逃,城乡十室九空。据州志和县志记载,当时稷山县22万人,灾后剩下7万人;永济县31万人,灾后剩下11万人。有个叫杨社庄的,村里人不是逃光了,就是死完了,只剩下一家姓王的人,把这个村守下来,后来便改名叫王守庄。听到这悲惨的情景,我的脑海里突然回响着艾青的诗句:“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故土难离,那就让“我”做一只守护家园的小鸟吧。虽然饥肠辘辘,伤痕累累,满眼热泪,但守住家乡,就守住了未来,就有春再来、花再开的机会和希望。

河东岁月南风歌,我闻出了书香气。腹有诗书气自华,教育树人兴天下。盐商罗眉仙发家致富后,首先在他老宅建了汇文学校,出钱雇请老师,让杨赵村所有适龄儿童全部免费上学。明朝重臣曹于汴母亲去世后,回到老家丁忧期间,创办了宏运书院。近代教育家邵允恭先生创办了运城菁华中学,也就是现在的盐湖区红旗中学前身。还有多少这样的私塾、公校矗立在河东大地上。当朗朗的读书声浸透了岁月,民族的希望就如朝阳一般喷薄而出,把愚昧和黑暗一点一点地打碎。聆听曹于汴先生吟诵“梦里分明玉帝旁,骑龙驾虎任翱翔。回头世界些儿大,不是争蜗是怒螳”的诗句,心中块垒一舒而光,高迈、超然的胸怀容纳了世界。欣赏邵允恭先生的妙句“杨柳千章夹古道,江山万里入新诗”,怎能不被这如诗如画的美丽意境、大好河山所陶醉?细品邵允恭刻在舜帝陵前的对联“匹夫有天下之责,耕稼陶渔,观光者莫忘侧陋;斯民以孝友为先,父母兄弟,入庙时当想家风”,为人处世的大格局、大情怀顿时充盈心中。一个社会要良性有序发展,就要传承和弘扬无数先贤的这种精神,做到政治清明,为官廉洁,不忘人民,敬业奉献。

河东岁月南风歌,我摸到了人心暖。丁丑大荒后,清政府号召盐商、乡绅、稍微有点家产的人,还有guan员们的俸禄,建起运安同善义仓。每年丰收了买粮食存在里面,遇到灾年的时候发放救援。刘家庄有位先生过去在国民党当军医,特殊时期被打成右派,游街批斗完后,他继续给大家义务看病不收钱。鼓楼下的客栈,每年腊月后、春节前,收留流浪汉来全部免费住宿。解放军三打运城时,一名重要的地下党员曾经在鼓楼客栈生活,女主人一直养着他、照顾他。罗眉仙掏钱办社会,在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购买面粉,用马车拉着送到杨赵每户人家。明朝太子太保、兵部侍郎刘敏宽任河南宜阳知县时,兴水利、修道路、建学校,深得民心;后来镇守宁夏、甘肃、陕西三边地区,就地建厂造武器,乔装打扮入敌营,舍生忘死阵前拼,英勇善战保平安。曹于汴忠心耿耿为国家,以“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勇气和胆魄,收集列举了魏忠贤十大罪状,终于将其扳倒查办,并清除魏党二百六十余人。河东道员马骏同情因战乱、饥荒导致的灾民,发通告称,只要是回族人,都可以来到运城领上五亩地,安居乐业,生存下来。在这些或感动、或励志、或激昂的故事里,我分明摸到了人心暖,感到了家国情,领悟了义利观。

河东岁月南风歌,我滋长了精气神。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任何一个体系或说系统,要想健康良好地运转,必然有其核心要素的支撑和这些要素的有机融合。在岁月的风里,我感受到运城人心胸宽广、热情好客、善良包容、富而仁慈、风雨同舟、和衷共济、争强好胜、正直无畏、敬业诚信、开拓创新、重视教育、耕读传家、义薄云天、处事洒脱的性格特征和优良传统。物质不灭,能量守恒。人要强身健体,精神焕发,做到有追求、有梦想、有行动,善于把负情绪转化为正能量,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驱除悲观抑郁的心态,心向阳光,感恩社会,开心地追求高质量生活。作家要以文字为美,写出有力量、有气象、有能量、有欢乐的文字,拂去人生本身的那层苦涩,为它注入新鲜有活力的元素。共同来挖掘打捞我们城市历史中爱与美的信息,丰富信息载体,成为整个城市代代相传、绵延不绝的基因。

河东岁月南风歌,我欣喜于凤凰鸣。运城,又叫凤凰城。听说它的来历,一个是舜帝弹琴赋诗时,有凤来仪;第二个,就是这里的地势像展翅飞翔的凤凰。运城因盐而财富,因盐而兴城,因盐而文明。想象当年舜帝面对盐池,沐浴南风,弹唱着“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是何等意气风发、温馨感人的场景啊。地势上,南面、北面是两个翅膀,东边稍微高一点是头和脖子,西面很长是尾巴,运城就是展翅东飞的一个凤凰。凤凰是吉祥鸟,不管是人文传说,还是山河形胜,以凤凰喻运城,总是让我们感到美好和自豪。于是,南风广场上有一座凤凰雕塑。为什么要立这样的雕塑在城市中心位置呢?显然不是摆设,这凤凰雕塑蕴含着运城精神,即:崇文,厚德,敬业,拓新。

运城精神提炼于运城的历史和过往,也必将作用于运城的当今和未来,让我们大力弘扬运城精神,干好与文化传承、与精神相符的事,书写河东大地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简介:

卫文英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夏县作家协会副主席,《东方散文》签约作家,天津散文研究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国内20余家文学期刊、报纸副刊及多家公众号平台,收入有关书籍,出版诗集1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东岁月南风歌_散文_卫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