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4-10-4 10:18:23

李商隐号玉溪生_冯建国

李商隐号玉溪生,原籍河南沁阳,随祖父迁至郑州,父亲李嗣为落职县令。他9岁时丧父,兄妹6人随母迁居洛阳。失去了父亲,家里生活没有了着落,他就为人抄写书稿,帮助母亲养家。17岁时经人介绍,进入东都留守令狐楚幕府,成了一名巡官。开成二年(837年)考中进士,被授秘书省校书郎,后历任虢州弘农县(今河南灵宝)县尉,秘书省正字,京兆尹法曹参军,徐州武宁军节度使刺官,太学博士,盐铁转运推官等职。

李商隐生不逢时,正赶上唐代中晚期,此时的朝廷里,牛、李两党斗争激烈。令狐楚病逝,后李商隐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聘请,去泾州作了王的幕僚。王茂元非常欣赏李商隐的才华,将女儿嫁给了他。李商隐的尴尬处境在于:王茂元与李德裕交好,被视为“李党”的成员;而令狐楚父子又属于“牛党”。这下可好,牛党说他向背,为无义之人;李党则认为他是为了女人,不宜重用。李商隐成了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因而在官场中历受排挤。



— 运城故事 —

会昌二年(842年)李商隐的母亲去世,次年他的岳父王茂元也撒手而去。身为朝廷的官吏,亲人亡故须得离职守丧三年,以尽孝道,俗称“丁忧”。李商隐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感情非常深厚,就请假扶灵回到了老家。在此期间,他把母亲以及上自曾祖母,下至幼年夭折的侄女共五起丧事一并办好,便举家移至永乐县(今芮城)闲居。在此之前,友人刘评事曾在这里闲居,多次给他寄赠诗篇,盛赞永乐竹木繁茂,景色佳丽,民情淳朴,是个难得的好去处。

李商隐对这里并不陌生,他在做弘农县尉时就对永乐非常向往,常有赋闲游览的意思。李商隐来到永乐,恰如鸟飞天空鱼归海,诗兴勃发,有一年冬天降大雪后,他站在庭院前遥望远处茫茫原野,仿佛看到百姓丰收的喜悦,遂写下《四年冬,以退居蒲之永乐,竭然有农夫望岁之想,遂作“忆雪”,又作“残雪”诗一百言,以寄怀于游旧》,表示对瑞雪兆丰年的欣喜。远离官场的文人少了违心的应酬,人性也得到了复苏,他和乡民相处久了,情感上休戚与共,对雨雪丰歉均甚为关切。



— 运城故事 —

次年大旱,县官率众人祈天求雨,可巧甘霖大降,他和乡民都非常高兴,一同敲锣打鼓走乡窜户表示庆贺,随即又写下《所居永乐县旱,县宰祈祷得雨,因赋诗》。他在自己庭院内外载种花草,数年后他看到“柳飞彭泽雪,桃散武陵霞”之景,心里非常高兴,即书《永乐所居一草一木无非自栽,今春悉芳茂,因书即事一章》,留下了“学植虽功倍,成蹊迹尚赊”的千年佳句。他北上中条山时,曾给当地著名道观道靖院题诗,他在县西节义村寻访孝子姚栖云的故居后,写下了《过姚孝子庐》一诗,对后世地方史事和民俗的研究有极大的价值。

会昌五年(845年)10月,李商隐守孝期满,遂脱掉孝服,又换上九品青袍,离开永乐县,重返秘书省任职。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县病故,史上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李商隐虽然在芮城停留时间不长,却留下诸多佳诗美文。乡民感怀李商隐,因其号玉溪生,遂将永乐涧水附以“玉溪”之名,将其居住过的故宅,称为玉溪生故居。清代时,人们在永乐镇东北高阜建“贤祠”,将李商隐与清代芮城籍著名词人吴雯捧祀祠内。



— 运城故事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李商隐号玉溪生_冯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