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猗张氏家族“三相张家”三宰相_冯建国
运城人一说到宰相之事,第一反应便是闻喜裴柏宰相村。再细说,历史上的裴氏家族曾诞生过59位宰相、59位大将,在中外历史上堪称经典。不过在我国宰相史上,临猗的张氏家族也可以说是显赫千秋,彪炳史册。张嘉贞、张延赏、张弘靖祖孙三人,曾先后担任唐朝玄宗、德宗、宪宗三朝宰相,素有“三相张家”“张三相”之誉,大唐300多年历史惟此一家。而张延赏妻子苗氏系宰相苗晋卿之女,其父亲、公公、丈夫、儿子、女婿均做过宰相,被称为唐代最为尊贵的女人。单从这一方面讲,裴氏家族也是望尘莫及的。张嘉贞祖籍范阳(今河北省涿县),高祖为隋朝河东郡丞,遂家居蒲州猗氏(今临猗县)。嘉贞少年以精通五经而被举荐,补平乡尉,因官司连累而被免。长安中(703年前后),御史张循宪出使河东,遇事不能决断,感到非常恼火,要下属guan员寻求能人。官吏们一致推举张嘉贞。张循宪询问解决事情的办法,张嘉贞口若悬河,分析得条理清晰,并提出具体解决的办法。循宪大惊,遂让他草拟奏章,受到武则天赏识,见他仪表秀伟,奏对侃侃,即官拜监察御史。朝廷升张循宪为司勋郎中,以对他发现人才的奖励。
— 运城故事 —
后嘉贞升兵部员外郎,当时公文盈案,众吏都不能决断。嘉贞一一详察,不出10天全部处理完毕,上下无不赞叹,升为中书舍人。嘉贞对政事一贯严肃认真,受到下吏尊敬,得到玄宗多次慰劳,后升为忻州刺史。开元八年(720年),被玄宗任命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银青光禄大夫,继而擢为中书令,成为当朝一品宰相。嘉贞居相位3年,后因事而受累,贬为台州刺史。不久又拜工部尚书,为定州刺史、知北平军事、封河东侯。开元十七年(729年)因病还乡,不治而卒,终年64岁,赠益州大都督,谥号恭肃。
嘉贞生性刚直,虽贵为宰相却不置田产,至中年时生有五个女儿。直到62岁时才生下延赏,取名“宝符”,疼爱有加。只是张嘉贞去世时,延赏只有三岁,可谓“早孤”。10余年后,曾得到过张嘉贞提携的韩朝宗升为京兆尹,一次拜见玄宗时建言道:“陛下待宰相进退皆以礼,身虽殁,子孙咸在(朝)廷,张嘉贞晚息宝符,独未官。”玄宗不忘旧情,遂拜宝符为右司御率府兵曹参军,并赐名为“延赏”(取赏延于世意)。他博览经史,通晓吏治,受到宰相苗晋卿的器重,得以娶其女为妻。
— 运城故事 —
当然张延赏“虽早孤,而博涉经史,通吏治”,可见不是平庸之辈。肃宗继位后,擢升张延赏为监察御史,并赐给绯鱼袋。代宗时代,张延赏升任给事中,不久转任御史中丞和中书舍人。此后朝里朝外,中央地方,相继出任文臣武将,很像今天的轮岗锻练,直到贞元三年(787年)被授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终于登上宰相之位。史书评价道:“延赏更四镇,所至民颂其爱。及当国,早不幸,未及有所建明。然帝待遇厚,称其奏议有宰相体。”贞元三年(787年)7月,张延赏病逝,终年61岁。德宗废朝三日,追赠太保,赐谥成肃。
张弘靖初名调,字元理,唐朝宰相,中书令张嘉贞之孙,左仆射张延赏之子,画家张彦远祖父。少时便以门荫授河南府参军,后又调补兰田尉。宪宗时先以中书舍人知东都选事,后任工部侍郎,两年后成任检校礼部尚书兼河中尹,晋绛慈等州节度使。宪宗九年入朝任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是他第一次登上相位。他深知藩镇势力心有异志,必将会尾大不掉,对唐朝中央政权形成威胁,力主讨伐“淮西凶党”。因建议未被宪宗采纳,令他感到失望,遂辞去宰相职务,赴太原担任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
— 运城故事 —
五年后他二次入朝为相,又因韩爌入朝为司徒兼中书令,张弘靖再次辞去宰相职务,离开长安赴汴州代替韩爌之职。穆宗长庆元年正月,弘靖第三次入朝为相,拜检校司空、同平章事,并兼任幽州大都督府长史,充卢龙军节度使。其官场人生可谓沉沉浮浮,三起三落,历经风雨沧桑,长庆四年(824年),授太子太保,卒于任上,享年65岁。白居易赞叹道:“呜呼,三代为相,邦家之光,尔其敬哉,无替乃前人徽烈。”其孙张彦远成为唐末著名书画家,并撰有《历代名画记》。
张氏一门从张嘉贞开始,祖孙三代显历台阁,皆位极人臣,从而享有“三相张家”的美誉,在旧时社会尤为可贵。而且鲜为人知的是,从张嘉贞起始,张氏祖孙三人皆工于书画,“榜书”最是出众,被时人传为佳话。张家世有藏书之风,祖父张嘉贞喜收书,去世后唯有图书遗赠子孙。父亲张延赏亦好藏书,而张弘靖继承了两代人典籍的收藏,史籍记载他“家聚书画侔秘府”,收藏法书名画为唐一代之冠。如今猗氏城中“三相坊”,即是以“张氏三相”为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