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4-10-4 10:55:33

裴蕴殉葬隋炀帝_冯建国

裴蕴性明辩,有吏干,是河东闻喜(今运城市闻喜县)人,隋朝时期大臣,陈朝都官尚书裴忌之子。在陈时他曾任兴宁县令、直阁将军。隋灭陈前夕,裴蕴暗中派人送信给杨坚,表示愿做内应。隋开皇九年(589年)陈被灭亡,文帝杨坚在接见“江南衣冠之士”时,想到裴蕴曾奉表“请为内应”之事,便破格提拔为仪同之职。左仆射高颎不解,进谏反对。隋文帝不以为然,又给裴蕴加官。高颎再次进谏,文帝又给裴蕴加官,授以开府之职,并厚礼相赠,高颎这才不敢说话了。

裴蕴能言善变,深得隋文帝的信任,官衔也不断升迁,曾任洋、直、棣三州刺史,当时很有名气。大业初,裴蕴考绩连最,炀帝闻其善政,征为太常少卿。炀帝喜欢音乐声伎,裴蕴即将天下周、齐、梁、陈乐家子弟都封为乐户,直接由太常少卿管理。从此各种各样的优美声乐都荟萃于乐府,并设置博士互相传教,使乐理声技的人猛增到3万余人。炀帝非常高兴,任命裴蕴为民部侍郎。

南北朝时期,由于管理不严密,有不少户口遗漏,隋朝统一后下令进行普查。裴蕴曾做过几任刺史,了解地方内情,遂上奏炀帝,提出按人查对户口的“貌阅法”,并规定:“若一人不实,则官司解职,乡正里长皆远流配。”还允许乡民揭发,一时间全国人口猛增,仅大业五年新增人口就达近百万之众,因此更受到炀帝的器重,被封为京兆赞治,随即又提升为御史大夫。和苏威、宇文述、裴矩、虞世基等人,共同掌管朝内机密事宜,时人称为“五贵”。

隋炀帝是一骄奢淫逸、专横残暴的君主,为之裴蕴刻意阿谀奉承,他在担任御史大夫时,如果炀帝想加罪于谁,他就曲释法律,顺应帝意断问其罪;看到炀帝若想宽容谁,就按轻律予以判定,深得隋炀帝的欢心,以致大小狱案裴蕴都插手。宪都大理(掌刑法之事)不仅不敢和他相争,往往还先请示裴蕴,然后再以其意进行判决。裴蕴能言善辩,谈法论理滔滔不绝,或轻或重都由他口来定,其他人也不敢追问。

隋大业五年(609年),杨玄感谋反失败,炀帝委派裴蕴追查杨的同伙。裴蕴顺势用严法处治,凡牵扯其中都灭其家族,所杀多达几万人,炀帝大加赞赏,赠奴十五人。司隶大夫薛道衡是文帝的旧臣,敢于仗义执言,因而遭到谴责。裴蕴深知炀帝恨他,虽说同乡却也不会放过,乘机上奏说:“道衡负才恃旧,有欺君之心,每次见到诏书总是心怀不满,暗地诽谤,妄造是非,于国不利。论其罪名实是违背正道。”于是炀帝下令杀了薛道衡。

苏威是一位老臣,深受朝廷赏识,裴蕴多有嫉妒,就千方百计要除掉。一次炀帝问苏威讨伐辽的策略,苏威出于稳定民心,劝阻炀帝不要出兵伐辽。炀帝听后十分不悦,裴蕴借机上奏,落井下石,遂派张行本参奏苏威的罪恶。得到炀帝默许后,即刻判处苏威死刑。由于炀帝念及苏威旧情,裴蕴才又将他们父子及孙三代罢职为民。为了加强自己的势力,裴蕴纠集虞世基等人,参奏罢免司隶刺史以下官属,增设御史100余人,逐渐将刑部与大理寺的实权掌握手中,依附于裴蕴的官吏,遍于各郡。

隋朝崩溃前夕,各地不断爆发农民起义,贵族军阀也纷纷乘机发难。隋大业十四年(618年),宇文化及和司马德戡即将起兵发难,江阳长张惠绍星夜奔驰报告。裴蕴和张惠绍共同商议,打算私自拟定皇帝诏书发布下去,借以征兵平乱,妄图挽救隋王朝的命运,并派人报告虞世基。不料虞世基怀疑反叛消息不确实,不同意该计划,贻误了战机。不久宇文化及和司马德戡攻入城中,裴蕴不由得叹道:“谋及播郎,竟误人事。”和炀帝在兵乱中被杀,成了隋炀帝的殉葬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裴蕴殉葬隋炀帝_冯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