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三裴:裴松之、裴骃、裴子野_冯建国
裴松之字世期,河东郡闻喜县(今运城市闻喜县)人,东晋、刘宋时期guan员、史学家,是《三国志注》的作者,与其子裴骃、曾孙裴子野有着“史学三裴”之称。这在全国似乎非常少见,或者是绝无仅有的,千年来被传为美谈。裴松之出身河东裴氏,他博览古书,立身处世简朴,8岁熟知《论语》《毛诗》诸多名篇。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391年),20岁的裴松之就担任了殿中将军。420年刘裕称帝,改国号为宋,史称南朝宋,裴松之几经升迁,调任尚书祠部郎,掌管祭祀之事。长期的仕途生涯,使他具有了丰富的阅历,加之他博览群书,积累了丰富的史学资料,从事著书立说,成为当时闻名朝野的学者。元嘉三年(426年),宋文帝诏令他为《三国志》作一注释。陈寿的《三国志》为一部很有分量的断代史,叙事精略,记事翔实,取舍材料十分严慎,但全书只有“纪”和“传”而无“志”与“表”。裴松之接到御旨后,采用补其缺漏,疏其详略,正其谬误,条其异同的法,广征博引,兼采百家,终于“绘事以众色成文,蜜蜂以兼采为味”,在元嘉六年(429年)完成了《三国志注》这部历史巨著。宋文帝看后大加称赞地说:“此书不朽矣”。
裴松之一生的著作,除《三国志注》外,还有《晋纪》《宋元嘉起居注》等。451年,裴松之已80岁高龄,宋文帝令其续写何承天未写完的国史《宋书》。他当即表示愿像春蚕那样吐完最后一口丝。宋文帝为之感动地说:“卿逾古稀,壮志不减,令人钦佩”。然而出师未捷身先死,不久后,裴松之竟一病不起,与世长辞了。子承父业,他的儿子裴骃,字龙驹,南朝刘宋时人。少秉家传,酷爱经史,官至南中郎外兵参军。
裴骃一生倾注于史学,特别是为《史记》作注,垂名于中国史坛。在裴骃看来,司马迁的《史记》,“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但他同时认为,《史记》终究是数百年前的著作,无详细完备的注释,其版本也“文句不同,有多有少,莫辨其实,而世之惑者,定彼从此,是非相贸,真伪舛杂”。裴骃经过多年艰辛努力,撰成《史记集解》80卷,与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张守节《史记正义》合称“史记三家注”。
裴子野字几原,南朝齐、梁时人,与曾祖父裴松之,祖父裴骃并称为“史学三裴”。裴子野善为文,并精通历史,立志撰修宋史,继承曾祖松之的未竟事业。齐永明末年,沈约所著的《宋史》刊行以后,子野就另著《宋略》20卷,为当时史学界所称颂,沈约也叹息道:“我不如他。”兰陵人萧琛甚至称可与贾谊的《过秦论》、班固的《王命论》相媲美。不久裴子野被提升为著作郎,掌管撰修国史及起居注,并兼任中书通事舍人,又拜为通直员外及著作郎。
裴子野博学多闻,笔锋迅疾,很为时人所佩服。普通七年(526年),武帝计划大举北征,命他赋文。他受命后提笔立成,武帝赞叹地说:“其形虽弱,其文甚壮。”不久,武帝又命他给魏国宰相元叉写信。子野晚上接到命令,并没有立刻去动笔,等到五更时皇上催着要看,才披衣下床,待东方发亮时写好奉上,武帝看后大加赞赏。从此,朝廷凡重要诸符檄文,都让子野草拟。有人问裴子野,写文章为何如此迅速,他回答说:“人皆成于手,我独成于心”。
裴子野在朝10余年里,清廉朴实,静默自守,绝不因私情去谒见上司巴结别人。他的生活十分清苦,终年饭麦食蔬,只向官家借了2亩地,盖起了几间茅屋,家人常常苦于饥寒。但他甘守清贫,唯以教诲为本,子侄们对他奉若严君,十分敬畏。临终时他一再嘱咐后人,务必保持俭约。武帝听到裴子野逝世消息后十分震惊,即日举行哀悼活动,赠散骑常侍,赐谥号为贞子。湘东王为他写墓志铭放在墓中,邵陵王又为他立墓志铭埋在墓道中,墓道中列志的习俗就是从此开始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