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4-10-4 11:31:19

司马迁本河津人_冯建国

关于司马迁的籍贯,史上多有争议,有学者定论为绛州龙门(今运城市河津)人,并列举许多论证证据。我也曾到河津辛封村对司马后裔进行采访,觉得很有说服力,因而采信河津说,并非仅仅是运城人的缘故。司马迁生于史官世家,祖上自周代起就任王室太史,掌管文史星卜。父亲司马谈在汉武帝时,任太史令达30年之久。司马谈学识渊博,精通天文、《易》学和黄老之学,算是当朝文魁。司马迁从10岁起诵读古文,接受父亲的启蒙教育,对他后来的治学道路影响深刻,刘向、杨雄皆称其有“良史才”。

以现在的说法,司马迁应是陕西韩城籍人士,因为那里有墓冢庙祠,看似盖棺论定。但并非如此。《平阳府志·人物志》载道:“司马谈,龙门人,建元中为太史令,学天官于唐都,受益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仕,愍学者不达其意,乃论六家要指,明其同异。”对司马迁的记述为:“司马迁,字子长,十岁诵古文,弱冠游江、淮、浮沅、湘,涉汶、泗,过梁、楚以归。太初中,为太史令,因论李陵得罪,幽而发愤,修《史记》。”肯定了司马迁是山西平阳府龙门人。

在另一处《陵墓志·河津县》篇目中,共记载了八位乡贤的陵墓,其中不仅有司马迁墓,而且是叙述最为详尽的一处。原文这样写道:“汉太史公墓,县西十五里。《水经注》曰:‘司马长子墓,墓前有庙,庙前有碑。永嘉四年,汉阳太守殷济瞻仰遗坟,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树柏。太史公自叙曰:迁生于龙门,是其坟丘所在矣。今不识其处,或云没于河,或云在河西岸。’”则肯定了司马迁死后也葬于河津。由此而论:司马迁生前为河津人,死后也归葬于河津。

《平阳府志》系清代康熙版,著名学者孔尚任总纂。当时的平阳府,辖今临汾、运城市及晋中市的灵石县、吕梁市的石楼县。孔尚任是山东曲阜人,孔子64代孙。曾任国子监博士、户部主事、户部员外郎等职。后辞官归故里专做学问,著书立说,成就斐然。其传奇剧本《桃花扇》流传极广,影响很大。当时的平阳府知府,慕名请孔尚任到平阳主持修志,于康熙四十七年刻版付印,共36卷,100余万言。《平阳府志》“当属名家精纂”、“珍贵之名志”,其所载上述史料应该是可信的,也是权威的。

司马迁自小生长在龙门,稍大以后离开家乡,随父去了长安,同当时著名经学大师孔安国、董仲舒学习古文《尚书》和《春秋》。19岁作为补博士子弟,20岁开始游历全国,回到长安后,汉武帝任命他为郎中,出使巴蜀。公元前110年武帝封泰山,司马谈病重不能从行,在心中留下深深的遗憾,临死前希望司马迁能继任太史令。正是在这里,司马迁有机会读遍皇家收藏的文史经籍、诸子百家及各种档案史料,着手准备编写《太史公记》(即《史记》)。

后因李陵之事,司马迁触怒了汉武帝,遭受“腐刑”之祸,这无疑是人生的奇耻大辱,其痛苦更甚于肉体上的摧残。司马迁是个有气节的人,本不想接受这种刑罚,曾一度想到***,一死了之。但是想到父亲的遗志,他在痛苦的煎熬中,终于从“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等先圣先贤的遭遇中悟出了道理,看到自己的出路,于是“隐忍苟活”,以完成自己著作的宏愿。

身心备受摧残、忍辱含垢地生活着的司马迁,经过6年的囚禁生活,公元前93年终于出狱,又被武帝任为中书令。从此他埋首奋发著述,终于完成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喜极生悲,由于过度兴奋竟然与世长辞了。噩耗传到家乡,族人和乡亲们无不悲痛欲绝,相携来到夏阳,扶柩归丧河津。古《河津县志》载道:“汉太史公祠在县西”,“司马迁墓前有庙,庙前有碑”。可见司马迁死后“叶落归根”,葬于故乡河津,抑或由其后裔在故乡河津立墓建祠。


东汉太尉牟融曾写过一首律诗,题为《过司马迁墓》:“一代高风留异国,百年遗迹剩残碑。经过祠客空惆怅,落日寒烟赋黍离。”这位瞻仰司马迁祠墓的过客见此荒凉景象,无限悲伤,俳徊不忍离去,乃作《黍离》而抒发感伤之情。诗中所说的司马迁墓和祠,应建于公元220年前的东汉或新朝时期,比现在韩城芝川镇的司马迁墓祠(1067年),要早建800百余年。牟融的这首诗,收录在明万历元年(1573年)创修的《河津县志》卷十三“艺文”篇中,说明在东汉时期,河津就有了司马迁的墓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司马迁本河津人_冯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