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4-10-4 16:35:21

中条山“有夏之居” 蚩尤文化山河间_河东演义第六回

各位看官,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上一回我们说到在抗日战争时期,中条山虽然经历了晋南会战、几尽全军覆没的奇耻大辱。但是依然像一枚坚硬的钉子,戳在日军的心脏中,并且成为我们党的抗日根据地。

著名烈士嘉康杰就长期活动在中条山里,朱德老总也在山中指导过工作,所以说到与祖国名川大山相比,我们中条山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一点儿不亚于其它的任何一座名山。我们不妨仔细地观察一番。中条山呈东北西南走向,北坡陡峭,南坡缓倾,《诗经·魏风》里的著名篇章“伐檀”一文,就是出自于中条山南麓芮城县陌南一带。

有道是,人有人文,地有地利,山有山的特征。就地质构造上而言,中条山背斜岩层有太古界片麻岩、元古界石英岩、白云岩及火山岩系,南坡且有下古生界石灰岩。具体说来,雄伟壮观的中条山脉,依山势可分为3段:东段称作历山,以舜王坪最高,海拔为2322米,山顶呈平台状,其间有垣曲断陷盆地;西段称中条山,兀立于运城盆地与黄河谷地之间,主峰为雪花山,海拔达1994米,相对高差约1500米;中段山势较缓,呈阶台状,张店附近分水岭鞍部,有三趾马红土和黄土覆盖的宽谷,乃唐县期宽谷经隆起而成。

各位看官,在永济一带,中条山又称为雷首山,在我们传统文化里雷是指龙,如此雷首就是龙头之谓了。设若我们有兴趣登上百梯山,就恰是乘上青龙背,像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陈抟老祖等人一样遨游天下,是何等的潇洒自在。人常说灯不拨不亮,话不说不明,可见中条山的的确确是一座宝山,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所以素有“山西天然植物园”的美称。

从地理角度上讲,中条山温度适宜,雨量充沛,自然条件优越,是温带向亚热带过度的区域,在华北植物区系中占有独特的地位。而且由于北有涑水,南有黄河,自然景观壮丽多姿,多条溪流从山里发源。我们身边涑水河的源头,就深藏在绛县境内的中条山深处,那源头所在的沟峪里,每年秋天到来时,满山的红叶如火苗一般的艳丽,惹人向往,令人陶醉。

中条山是山西树种最多林区,森林面积达2.47万公顷,覆盖率约40%,分布有暖温性植被,主要以栎类为主的落叶阔叶杂木棣及油松林等,并有珍贵的杜仲、黑椋子、猕猴桃和漆树等。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专家们在大山深处发现了面积约800公顷的原始森林,为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仅存的一块,其中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15种。药用植物100多种,有山茱萸、连翘、五味子、黄芩、柴胡,还有名贵的药用植物和食用菌,如九节菖蒲、玉竹及罕见的冬虫夏草、猴头、灵芝。而矿物资源则以铜矿为主,此外还有金、磷、煤、铁、铝钒土等等,正可谓地卡咽喉位,无处不是宝。

各位看官,如此不难看出,中条山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宝山,而且早在北魏时期,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就在《水经注》中描述道:“奇峰霞举,孤峰标出,罩络群泉之表,翠柏荫峰,清泉灌顶。”其描述美伦美奂。考古学家们更是给予非常的关注,而且获得累累的硕果。且不说垣曲境内发现的世纪曙猿化石,推翻了早期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论断,单就发现中条山两面代表夏朝的“二里头文化”,就足足引发出许多重要的考古课题来。据历史文献记载,中条山以北有“夏墟”之称,南面偏东一带则被称作“有夏之居”,由此证明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夏朝,其地域确确实实是跨越中条山南北两面的。

但凡地理学的研究上,多强调“人地关系”,夏族与中条的“人山关系”,也应当是具有独特的人文地理内涵的。在有一年高考试题里,就曾经涉及到这个问题,难倒了许多可怜学子。五千年看河东,从中条山便可以看出河东一带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三位人文始祖炎帝、黄帝、蚩尤,五帝中的尧、舜、禹、汤都曾活跃于此。

早在夏商时期,人们就已经聚集在中条山的周围,从事采掘铜矿和炼铸生活。夏县发现铜凿、铜镞和面范等古代铜制品,侯马发现大规模的东周时代铸铜遗址,而紧邻黄河和中条山、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的古虢国墓地,也出土了大量西周铜器等,就足以证明中条山重要的战略地位与历史意义。

各位看官,我们常常把帝王比作是真龙天子,当然是说他们要比我们常人高明许多倍的,从黄帝起源时代一直到唐、宋、明、清,历朝历代无数统治者都派重兵重臣守护着这条山脉,捂紧自己的钱包。可见帝王们也早都知道,如果将中条山作为战略要地,进即可图中原,退便可守关中,这便是周人崛起时周武王姬发的战略规划。与周武王有同样想法的,还有春秋时期晋国的晋文公,战国时魏国的魏文侯、魏武侯这些战略家级的帝王们。


晋国借助中条山快速发展,当国力强大之后,得以率军假虞伐虢,向南进入黄河谷地,以期图谋中原;而魏国则凭借着中条山的铜矿,铸造铜质兵器,率先崛起于战国七雄之中。

更不能忘记座落于中条山下、盐池旁边的蚩尤部落,正是依据中条山的地理位置,冶炼矿石,打造兵器,成为一个强大的氏族部落,一直守护着人类生存要地盐池。据史料记载,蚩尤是上古时代九黎部落酋长,在中国神话中的他是武战神级的人物,加盐池旁的蚩尤村一带,留有许多遗址与传说。


各位看官,最著名的传说莫过于蚩尤曾与炎帝大战于坂泉,结果把炎帝打败。于是炎帝与黄帝两个人一起联合来共敌蚩尤。蚩尤并不惧怕,亲自率领八十一个兄弟,又与黄帝在涿鹿展开了激战。传说蚩尤有八只脚,三头六臂,铜头铁额,刀枪不入。而且蚩尤还善于使用刀、斧、戈等兵器作战,不死不休,勇猛无比。黄帝不能力敌,遂请天神助帮他作战,直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蚩尤被黄帝所杀,血流化卤成了盐池。可以说,蚩尤是中华文明史上第一轮大战的主要失败者,而打败他的,恰恰就是我们现在的共同尊奉的祖先炎黄二帝。因此他也成了华夏民族史上最早的一个“反面人物”。

现在看起来,那是一个十足的冤假错案,完全是因为胜利者在拥有绝对话语权之后,总会尽力把失败了的对手妖魔化。事实上,蚩尤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连自己的身体都化作盬盐,灵魂依然在为百姓服务。后来,大约黄帝也觉得内心有愧,或者是觉得蚩尤确实够“哥儿们”,便尊蚩尤为“兵主”,称之为战争之神。在以后的战斗中,蚩尤的勇猛的形象仍然让人畏惧,于是黄帝又把他的形象画在军旗上,用来鼓励自己的军队勇敢作战,使其他诸侯望而生畏,不战而降。

就这才是:

中条有宝成祥地,

蚩尤无畏称战神。

要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作者:冯建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条山“有夏之居” 蚩尤文化山河间_河东演义第六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