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振堂 发表于 6 天前

河津地域的堡寨文化

河津地域的堡寨文化

薛振堂

河津市地处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西北隅,黄河、汾河两条母亲河交汇的金三角,表里山河,物华天宝,历史悠久,英才辈出,是一座文化底蕴厚重的城市。河津的先辈们留下了一片沃土,造就了一方富庶。这里物产丰富,人民勤奋,明清两代成为山西东南端的一颗明珠。在众多历史遗存中,河津的堡寨建筑,构成了地区传统建筑中的一枝奇葩。

河津市旧时寨堡林立,成为黄河东岸吕梁山下一道独特的景观。据康熙版《河津县志》记载的河津古堡村有70多个,在清光绪版《河津县志》中记载的就有23个堡子村,2个寨子村,给河津历史上留下了闪光的一笔。目前,在河津一百多个规划为行政村的村庄中,堡子村有12个,寨子村有2个。

如此多的堡寨出现在沁河流域,并载入地方文献,无疑是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

堡,《辞海》注释为“土筑的小城”。堡是一个汉语汉字,拼音pù,bǎo,bǔ。堡,通常指军事上防守用的建筑物:堡垒、暗堡、地堡、城堡。堡bǔ,有城墙的村镇,泛指村庄(多用于地名)。

寨,《辞海》注释为“防卫所用的木栅”,可见都是用以抵御外辱的防御设施。寨,汉语文字。 读作zhài,即《说文解字》:"小木散材。从木此声。士佳切〖注〗臣铉等曰:师行野次,竖散木为区落,名曰柴篱。后人语讹,转入去声。又别作寨字,非是。"本义为防守用的栅栏 引申指"旧时驻兵的营地" 、"村庄" 、又用作姓 。

城垣堡寨的云集,表明了当年在河津地带曾经发生过旷日持久的战争。

黄河与汾河衔接的河津地域,历史上就是一块丰腴的土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建城筑堡的习俗由来已久。明朝末年,陕西大旱,天灾人祸引发了农民起义。秦晋相邻,山西南部的黄河流域,便成了起义的最早战场,义军曾多次进入这片土地。河津所留存的堡寨建筑,大部分是那次战争的产物。

一、堡寨建筑形成的原因:既是战争的记录,也是经济繁荣、社会发达的象征。

如此众多的堡寨,集中地出现于一个地区,战争是其形成的主要的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明末战乱,涉及地域之辽阔,众所周知,唯独在黄河汾河接壤的河津地域形成并保存了这样一批堡寨建筑,无疑有它的特殊性。

(1)丰腴的土地形成了充裕的农耕经济

河津位于汾河黄河三角洲地带,在这里形成了大片的河谷台地。肥沃的土地,温暖的气候,再加上充足的水源,这一切促成了这一地区农耕经济的相对发达,为古代人类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使这里聚集了比较多的人口。发达的农耕经济,造就了一方的繁荣。

(2)繁荣的工商业造就了一方富庶

除了充裕的农耕经济,河津还有着类型众多的手工业和繁荣的商业经济。河津东临黄河,南依汾水,北考吕梁山,水陆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历史悠久的冶炼业和煤炭采掘业,丰富着当地人的经济生活。有着发达的农业,有着众多的手工业,有着众多的人口,自然就会产生繁荣的商业。产品的销售,人群的消费,都离不开集市与商贩,河津便出现了几个大的集镇。比较著名的有樊村镇、南午芹镇、通化镇、西王镇及连伯等。

以上诸多条件,恰遇明末的农民起义,在官僚绅士的号令下,在富商大贾的支持下,在殷实之家的配合下,在流浪饥民的劳作中,河津地域就十分自然地出现了这许许多多的堡寨建筑。它们既是战争的记录,也是经济繁荣、社会发达的象征。

二、堡寨建筑形成的时间:多在明代中后期,以天启、崇祯年间为最多。

河津地域的堡寨建筑,建成的时间前后不一,但多在明代中后期,以天启、崇祯年间为最多。据康熙版《河津县志》记载,旧有的70多座堡寨建筑都有据可查。

根据现存的古堡遗址来看,河津的堡寨建筑,大部分城堡的城墙都为土城墙,只是高度和厚度有差别而已。

城区街道办卫庄村的一处黄土高坡上,有一座神秘的古堡,藏身在四周均为百米深的沟壑之间,建筑年代大约在元末明初。站在高高的土塬上远看古堡,它就像一堵墙横亘在起伏不定的沟壑间,“墙”的下面是长年累月风吹雨淋后,坍塌成坡状的黄土。古堡的大门高不到两米,顶部和两侧用砖块垒砌固定,以防坍塌,目前仅上部还保留有一些砖块,下面的砖块早已不见。从这个大门可以看出,古堡的设计可谓坚固,有“一人当关,万夫莫开”的功效。其主要作用是防匪避乱,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为老百姓躲避日本鬼子的烧杀抢掠发挥了巨大作用。据说,南辛兴村也有一座类似这种古堡遗址。

僧楼镇艳掌船形古堡遗迹,历经四百多年的风雨沧桑,城墙全部用黄土堆砌而成,整座古堡,三面环崖,南北长约70米,东西宽约45米,主要作用为防御外族和匪徒入侵。

石砌城墙的堡寨为数很少,典型的山寨为瓜峪的云子堡和傍通峪的袁达寨。袁达寨原名寨子堡,根据山崖上的石刻记载,此寨堡为南午芹东头(现忠信村)村民于大明崇祯四年孟春所建,毁于明嘉靖三十四年的大地震,此堡寨起初的主要用途是村民防御外患和躲避战乱,后来传说适用于军队储备军粮所用。因为傍通峪过去是河津通往乡宁县的主要交通要道,距离袁达寨月30华里的乡宁境内有南营、北营两个山村,古时均为军队驻扎之地,袁达寨作为储备军粮之地也就不难理解了。


三、堡寨建筑的建筑类型:公有的堡寨、围村而筑的堡寨和家庭建堡寨。

河津的堡寨建筑,是为了保护财产与人身安全,但由于其大小不一、投资不一、产权不一,又各具特点,归结起来可分三个类型。第一种为集体筹资,建筑在公有地域内,为公产。第二种为村民集资,用墙垣将村子包围起来,堡内的房产产权不变,仍归自己所有。第三种为家庭自筹资金,购卖土地,围城筑堡,供自己家用,战时也可容纳避难之亲朋,为私有财产。

(1)公有的堡寨这类堡寨面积不大,大多在原有的社产——庙宇四周围以墙垣,一旦遭遇战乱,全村人皆可携家带口入住其中,御敌自保。这类堡寨,多建于相对贫困或无领袖人物主持的村落,面积窄小,建筑简陋,功能欠缺。无水井,存粮,可躲一时兵乱,但不可久居。一旦警报解除,村民便各自回家,类似一般的堡垒。

(2)围村而筑的堡寨   这类堡寨多以城相称,面积较大,有常住人口,生活设施齐全,以保全房屋财产、抗御外侵之敌为目标。这类堡寨的修筑必须有官绅富贾为领袖,具备村镇富庶、百姓充裕、市井繁荣等条件。建筑这样的堡寨工程浩大,必须有专门的规划与经营管理人员筹材集资,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

(3)家庭建堡寨这类堡寨由单独家庭兴建,自筹资金,自购土地,雇工修筑。堡寨的大小因家庭大小而异,堡以原有宅院为主,根据规划,购地补齐,然后筑墙垣围之。堡寨之内生活设施俱全,并有庙宇神灵保佑,但没有街市,遇到战乱则关门守之,可保家财,保性命,御来敌。最具代表性的是位于吕梁山瓜峪山头的云子堡,也叫寨子堡,据说此堡为北午芹村元世祖随身护卫刘庆家族创建的家庭堡寨。此堡,位于一独立山头,三面环沟,堡前仅有一道小山梁可以通过,易守难攻。

四、堡寨建筑的建筑特征:具有共性特征和个性特征两个方面。

河津的堡寨建筑,由于其固有的功能和不同的经济条件,建筑特征也具有共性与个性两个方面。

(1)共性特征

堡寨建筑的功能是保护自己,抵御敌人,因此河津堡寨建筑的共性都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之上。

首先,所有的堡寨都是为了防御而建,都建有城墙、城门、望楼、炮台、垛口等防御性建筑所必须有的建筑内容。其次,所有的堡寨都充分利用了地理上的优势。如建于三面环水半岛之上的砥洎城,如建在瓜峪山顶上的刘云子堡,如建在崖壁之上的傍通峪袁达寨等。即便是围村而建的城堡,围庙而建的小寨,也都充分研究了可以利用的地形地貌。如小张堡,东面天涧,北有吕梁山天然屏障,地形有较大落差。有利的地形增加了堡寨的防御能力,增大了敌人攻击的难度。

其三,所有较大的堡寨都必备有水源。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是衡量一个城堡防御能力的重要因素。

其四,所有堡寨建筑都充分利用了内部的面积。堡寨建筑是战乱中的避难之所,人口变化甚大,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掘其可用资源,所有堡寨建筑都注意了这一问题。

其五,大多堡寨建筑内都有神祠庙宇。神灵是人类的保护者,在封建社会里是一个恒久的观念,神祠庙宇是其中不可缺少的建筑。

(2)个性特征

河津堡寨建筑的不同是由于归属不同,特别是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的不同所造成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建筑材料使用上的不同。建筑材料是由经济地位决定的,在经济实力较强的地方,其堡寨建筑大都用石材与青砖修建。基本形式为,基础及基础之上两三米部分用大块石条砌筑,然后再用青砖砌筑城墙、垛口、城楼等城上建筑。

其二,城墙厚度与城上建筑的不同。在砖石堡寨中,商业经济地区,所筑城墙高大厚实,一般都在两米以上,上可通行。经济欠发达地区只能以御敌为主。

其三,防御等级不同。由于经济地位与政治地位的不同,防御能力也各有特色。一般的堡寨一旦被攻破之后,防御功能尽失,就没有第二层防御体系。但具有经济实力和较高政治地位的官绅们居住的堡寨,则准备了第二防御体系:地道和碉楼。如樊村堡,就有上中下三层地道等。这些建筑都具有完整的防御系统,并有一定的生活储备,是乡绅官吏们用以护财保命的私有设施和更进一步的安全保障。

五、现存堡寨村名的行政村探秘

河津的堡寨,与它的历史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纵观这些堡子村,寨子村,大多都处于山畔、沟边、河边,因此自古以来,这些城镇、乡村,大多是在这些自然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这种聚居的环境导致了不适合容纳大规模的部族,以家族和部落为主体的村落曾经一度盛行。建立堡寨,守卫部族的财产和生命,就显得格外重要。

河津西临黄河,南有汾河,北倚吕梁山,黄河两岸的陕西和山西在历史上有时由一些敌对的割据政权所控制,而在敌对政权的争夺中,河津也显得格外重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县域的险要部位建立堡寨,也显得格外重要。

现存的12个堡子行政村大多分布在吕梁山麓一带,都有历史渊源和传说故事,大部分属于古村落。这些堡子村的形成分两种情况,一种属于天然地理位置,一种属于人为建筑城池。

因天然地理形成的城堡村庄有“天成堡”和“堡子沟”。天成堡,原名吕家堡,村西头有一座独立山崖高耸入云,实为险要,俗称“堡子”。堡子顶上原是锅底式,四周是土崖,中间低且平。堡子上面的出口在东南方,有一个人工挖的十几米长的土洞通到堡外,在外口处安上门就是“城门”。“天成堡”,寓意天然形成的堡垒。堡子沟,在唐代时,保子沟村西曾经有一个堡子,堡子下面是前沟、后沟。传说唐时从7省18县逃荒的难民就栖居在堡子下面的前沟、后沟,古村名就叫做堡子沟。像这种情况的还有北王堡,原名北德堡,胡家堡、张家堡,原名叫堡得等。

其余堡子村,属于人为建筑的城池村庄。樊村堡,历史上同樊村是同一村,创建于明崇祯元年(1628),古名叫樊村金汤堡。因地势险要,四面环沟,是易守难攻之地。古镇樊村的先人们和有钱人家,在此地方建了城堡,白天在集镇上经商办厂,晚上归宿于堡内,非常安全。传说李闯王曾在此安营扎寨,形如凤凰头的城堡,四周丈余宽的城墙,城外深沟水绕,村南虹桥搭建于半沟槽处。村内建筑别具一格,图如八卦,式如迷宫,巷巷相连,地下巷道、地道,户户连接。上下多层,通径沟内,能藏身易躲难,真乃固若金汤。传说李闯王挥笔题名“金汤堡”。与樊村堡隔沟相望的时常好堡,也叫长壕堡。明洪武年间,瓜峪口发了一场洪水,在村南冲出一条大壕沟。面对特大洪灾,长壕村的孙文遂同四个儿子迁往村西的练武场,在这里创佳立业建筑城堡,时称“永安堡”,康熙时改成“保全堡”,解放后改称常好堡。

僧楼镇原名楼里村,楼里村有三个堡子,即现在的李家堡、马家堡、刘家堡三个行政村。明崇祯年间为防战乱,七年(1634)在村北建汾阳堡(李家堡)八年(1635)在村南建永安堡(刘家堡),十年(1637)在村东建金壁堡(马家堡)。旧时,楼里村三个堡子各自城墙高耸,百姓居于其内,有效地抗御盗寇,抵御野兽,过着安居乐业的日子。

与以上堡子村情况相似的还有太阳堡、武家堡等。

除了上述行政村为堡子的外,还有一种情况是村中堡,就是在大村子中建筑小范围城堡。比如南午芹人民村的西堡(原名建宁堡)、旭红村的东堡(原名隆兴堡、永宁堡),小张村的(小张堡)、张吴村的(张吴堡)、北方平村的(兴平堡)等。

现在的行政村寨子村名有两个,一个是寨上,一个是上寨。寨上村原名叫武备寨,位于汾河南岸的小梁乡,四面环沟,原有土墙围成的防御工事,东南仅有一座关门,关门前是从沟底用土筑起的30余米高的小路,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上寨村,北倚吕梁山,西邻大涧,东傍通衢,南连平原,传说五代时后唐征西元帅史建瑭率军打仗,曾在此安营扎寨,故名上寨村。

据县志记载,河津的寨堡除少数是在隋末唐初时期建筑的,大部分寨堡兴建于明代崇祯年间及清代。这些寨堡,对于抵御外寇侵犯,防御战乱带来的匪患,保卫人民的家园和生命财产安全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津地域的堡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