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4 天前

阎敬铭别墅_王官谷风华

中国文化史上,儒道两家同源异流又相互联系,犹如鸟之两翼构成支撑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精神支柱。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儒家注重现实人生,尊重常识,积极进取,而道家却向往超迈脱俗、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断地在常识以外开辟精神上的新天地。“借问王官谷,贻溪迹尚存。”充分说明了文人士大夫对司空图隐士情趣的羡慕之情,和对司空图不事二主的高风亮节的敬佩之意。慕名而来的晚清宰相阎敬铭,内心应该也存有这样一种风雅的人生情怀。不过阎敬铭本身也有一番时光不易遮掩的风华。

阎敬铭别墅是坐落在王官村的一座清代城堡式民居建筑。城堡依山傍水,雄伟壮观,城楼高耸。阎敬铭为什么会来到王官来修这样一幢别墅,一说是因为他的家乡朝邑发了大水,不宜居住所以迁至王官。一说是他任山东巡抚期间,告病回乡休养,曾侨居永济虞乡屯里村,不但在虞乡建立学校,而且扫除积弊,减免繁苛的差徭赋税;大力提倡栽桑养蚕,戒种罂粟(大烟),出版发行格言17种及司马温公《资治通鉴》、《涑水纪闻》等书,深受人民赞颂。但不管是哪种说法,王官的山水风韵和司空先生的诗情灵气应该是他选择的主要原因。

阎敬铭,字丹初,陕西朝邑(今大荔)人,晚清大臣,阎敬铭本人虽其貌不扬但心雄万丈,为官清廉耿介,是我国历史潮流上为数不多的理财专家,有“救时宰相”之称。阎敬铭的主要事迹有武昌城为民除害、敝车荆服赈济山西,但最为出名的还是户部理财。1882年清政府提升阎敬铭为户部尚书。他布服敝车,悄悄进京,入宫授任后,亲自查帐查库,当场斥逐一批书和差役,并奏参了号称“四大金刚”的原在户部司官的姚觐元、董俊汉、杨洪典及旗人启某。清政府在阎敬铭等人的敦促之下,加紧对案件审理,与案情有牵连的数十名大小guan员,都受到了应得的惩处。光绪十四年,阎敬铭因反对重修清漪园(即颐和园),被革职留任,不久复职,但他以有病四次上疏辞官,得到允准,同年八月回归故里。光绪十八年二月初九,阎逝于山西寄寓,就是位于条山脚下的王官别墅,清廷追赠太子少保,谥文介。

王官别墅坐北向南,占地12.15亩,整个建筑分内城、外城两大部分,内城墙为砖石结构,为辅助城墙与二层建筑之台基,又与平地环周增建砖卷窑洞25眼,故名蜂窝城,窑洞之上为二层,于北向七眼长窑洞上并排修建庭院三座,分为主皖,东、西套院和偏院。南向18眼小窑洞上建有东、西、南三面廊房。外城墙为土石结构,靠墙建有数间护城房。内外城墙上建有看家楼和雉堞,墙上通道相连,形成牢固的防御体系,也算在风格各异的山西大院中独树一帜。

几千年来,由于受孔孟与老庄思想的长期熏陶,中国文人往往把“外以儒行修其身,中以释道治其心,旁以山水、风月、歌诗乐其志”作为理想的人生模式。而小巧清丽、隽秀清雅的王官谷,满足了文人心中出仕与退隐、兼济与独善、乐观进取与消极退避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幻想。在杏花烟雨里,在朴素流年中,阎敬铭积极入世,以兼济天下为己任;司空图超旷出世,以逍遥自适为理想。二人求仕进、行退隐,立功名、安贫贱的互补观念,让今天的我们重游此地,感受到一种既入世又不失己的旷达襟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阎敬铭别墅_王官谷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