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昨天 18:24

寻找遗落的首阳


寻找一种东西,通常和遗憾有关。          

2015年中秋前夕,唐山市夷齐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李良戈先生专程来到永济首阳寻访伯夷叔齐墓。

作为伯夷叔齐的家乡人,李先生的内心是虔诚的,他在两座墓冢前焚香奠酒,说出自己对于两位贤人的思念和敬仰之情。但是作为永济人,我的内心却充满了遗憾和惭愧。遗憾的是,纪念二位贤人的二贤祠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被日本人烧毁后再无修复;惭愧的是,2001年撤乡并镇,承载夷齐精神的“首阳”一词也逐渐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

类似的遗憾还不止此,元代“儒林四杰”之一的著名学者柳贯,一生思念柳氏故里河东虞乡,曾经写下“河东吾土首山阳,梦里时时问故乡”的真挚诗句。但是当他的21代后人柳哲2004年凭着诗句寻到山西永济时,却没有找见诗中所说的“首阳”。

柳贯像       

“首阳”二字究竟有多大的象征意义?承载着5000年仁义文化的“首阳”就此消失是否太过轻率?作为蒲坂文化的传承者,永济应该如何保护珍贵的文化印记?带着这样的文化责问我们开始寻访首阳。

寻找首阳,先从百度找起。输入“首阳”二字,点击搜索,很快便出现一行字:首阳,山名,一称雷首山,相传为伯夷、叔齐采薇隐居处。再看不同的说法,中国农历亦把一月称为“首阳”,寓意一年初始日出先照。

“首阳”地处永济市西南角,条山之首、黄河之北的地理位置,使它契合了“山首水阳”的说法,名符其实地躺在雷首山和母亲河的围抱中。此外首阳是永济“春雷”最早开始的地方,是全市乃至全省农作物最早成熟的一个地方,俗称“雷首”,方方面面都符合这个名字的确切定义。

 黄河破壶口、跃龙门穿过中条和华山转身浩浩东流,地图上黄河中游这近乎直角的最大一弯,是史书中最早出现的“中华、中国”的地方,也是首阳在中华版图上所处的位置。

首阳很小,既使当年作为乡的建制也只辖四个自然村,但是翻阅史书,“首阳”又不似今天这般轻飘渺小,这片土地曾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地,后来又养育和接纳了许多仁人志士,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独特的位置。走进当年首阳乡所在地长旺村,这里的乡民口音和风陵渡非常相似,风俗习惯也几乎一模一样,相邻村庄的男女通婚更是普遍,就连上集赶会也多会选择风陵渡而不去韩阳。

村里的老人讲,解放初期,永济县曾管辖包括风陵渡、永乐、大王庄在内的许多地方,首阳亦划归风陵渡。1958年左右,首阳一带设有长旺管理局,管辖着包括今芮城县东侯度、西侯度、匼河、谭郭、阳贤在内的9个村庄。

《永济县志》记载,1961年,原永济县山北地区和原虞乡县以及原解县的部分村组成永济县,将芮城县的长旺、独头、上源头、夏阳等4村划归永济县。

1963年永济县设首阳乡,辖此四个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寻找遗落的首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