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4-10-20 17:18:57

万荣稷王庙唯一宋代庑殿顶,供着农业文明的灵魂(上)

 万荣 · 稷王庙 仅存的北宋庑殿顶建筑 
车子在万荣县太赵村的窄路转折,直到看见四只红灯笼和旁边立着的稷王庙石碑。这样人迹罕至的村中小庙不收门票,只收信息。看门的大叔朝桌上登记册一指,示意来者填上姓名电话。



这面对主殿的一侧是题有“阳春”、“白雪”的精美戏台,从雀替、阑额、斗拱到脊饰都雕梁画栋,木雕上繁花似锦、吉祥物聚集。

这里原有一座元代石碑,记载庙中“修盖舞厅一座”。我们很难得知,现存这座1921年重建的戏台与忽必烈时期的原物相差几何。不过“舞厅”这个叫法,不仅令现代人想象出顶挂闪亮灯球的迪斯科戏台。


在日军侵华轰炸中奇迹生还的主殿安稳静默地站在宽阔的院中,它是庙里唯一保存下来的古建。

殿前新配的大黄铜香池干净如新,铺着塑料布的简易祭台和锈红色铁皮香池才是实用的那套,配着檐下火红的新灯笼、殿内新置的彩塑,都直白袒露着原生态乡土气息。


洗尽铅华的大殿宽为五间,却只有入口右侧一根是盘着青龙的石柱,左侧对应处是根较新的木柱,应该是根替柱,其他则是更老的木柱了。和万荣东岳庙(元代)的整排盘龙石柱比起来,级别略低一些。

屋檐下,斗拱木构件的色差和铁钉显示它们近年来受到过关照。正是2011年在大殿前檐的构件上发现的一处“天圣元年”(1023年)题名,使此殿成为目前发现的唯一宋代庑殿顶建筑遗存。就比前面探访的芮城广仁王庙(唐代)年轻一代了。


大殿在清代和现代都进行过重修,而枋与额的斑驳色痕仍写满沧桑,曾经缤纷的彩绘退去一半,只有屋檐庇护下的部分留有遗韵。庑殿顶*彰显着庄重,屋顶不用琉璃而用青瓦,修长的翘角传达着宋的秀巧。

庑殿顶: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屋顶形式,特点为前后左右四面坡顶,中间有小屋顶,共有五条脊,形似“庑”字,故称庑殿顶。它造型庄重、优美,常用于宫殿、寺庙中最重要建筑,因此被现代学者认为是较高等级的屋顶形式。

大殿内,中段梁高于两侧的两段,没有长直的通梁,当地人便叫它 无梁殿。在外行看来,它不靠拱券,就还算梁柱建筑,但构造确实少见,这种稀罕也许是梁林对它感兴趣的原因之一吧。近年新塑的后稷像旁伴随着红脸的关公,不知宋代的后稷长什么样子。


主殿的格局像是外圈的“凹”字回廊包裹着核心的“口”字内殿,回廊深处靠墙是披着艳丽斗篷的民间神像,香火贡品之上是奶奶神和土地神。

三两着古装的年轻姑娘在戏台上旋转着,轮流给对方拍摄视频。算不算是现代人为稷王献上的新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万荣稷王庙唯一宋代庑殿顶,供着农业文明的灵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