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4-10-22 10:40:32

秦晋分野蒲津渡

傅晋宏/文
黄河从晋陕大峡谷冲出龙门后,逐渐进入了一个开阔地带,前行至潼关、风陵渡向东流去。这一段黄河河床宽浅,主流东西摆动,素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河东是山西永济市,河西为陕西大荔县。“秦晋之好”,交往频繁,特别是周秦汉唐,蒲州地近京畿,地理位置重要,历来为西北入晋之捷径,很早就形成渡口,是为蒲津渡,在今永济市蒲州镇蒲州故城西门外。

蒲津渡又称临晋渡、临晋关、浦阪津、蒲津、蒲津关、蒲关、蒲津桥、夏阳津、大庆关等。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九·山西一》曰:“战国时期,魏置关于此,亦曰蒲阪津,亦曰夏阳津。自河东而言,曰蒲阪津,自关中而言,曰夏阳津。”一般的说法是,秦称蒲坂津,汉称蒲津关,唐改建蒲津桥,易名蒲关,宋改大庆关。

传说最早从临晋渡黄河的,是商代末期的周文王,其率兵从此东渡黄河,大败耆国(长治西南)。史载最早大规模渡兵的是秦穆公。《左传·(晋)文公三年》记载:“秦伯伐晋,济河焚舟,取王官,及郊。”

蒲津渡造桥历史悠久。史载从临晋关黄河上连舟架桥渡河的,是春秋后期秦桓公的小儿子秦后子。《左传·昭公元年(前541)》:“后子出晋,造舟于河,十里舍车,自雍及绛。”那时的蒲津桥属于临时性的浮桥,基本上是过河拆桥。战国时秦国为攻打韩赵魏诸国,两次造桥。以后汉、东魏、隋皆造有浮桥,但均为竹索,很不耐用。唐开元六年(718),蒲州被置为中都。开元十二年(724),为了加强对唐王朝的大后方河东及整个北方地区的统治,唐玄宗任命兵部尚书张说主其事,改木桩为铁牛,易笮索为铁链,疏其船间,倾国力对蒲津桥做大规模改建,“铁缆连舟”“河水漂浮”,异常坚固。

唐后,历代继续维修、使用蒲津浮桥。北宋时因大洪水导致桥梁损坏,铁牛沉没河中,但在僧人怀丙的巧思下,铁牛又回到了原位。金代末叶,桥曾毁于兵乱,但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为了军事需要又恢复了浮桥。武宗正德、神宗万历年间,均曾加以整建。但随着黄河变道,蒲津浮桥地位不再,到了民国时期,浮桥已荡然无存,铁牛、铁人等埋入泥土淤沙,不见踪迹。

1988年永济市博物馆根据文献记载,结合当地耆老印象,在蒲州古城西门外的黄河东岸,进行大规模发掘,1991年6月深埋已久的大唐开元铁牛4头、铁人4尊、铁山2座、七星铁柱1组等相继出土。2001年蒲津渡遗址成为国保单位。

蒲津渡是秦晋之分野。清代时,出蒲州城西门5里,大庆关东有秦晋省界牌楼,也就是在河东还有一段是陕西地域。20世纪30年代,阎锡山下令严禁贩卖和抽吸大烟,而陕西尚无此令。有一天,永济某人吸食烟土被发现,撒腿往西跑,稽查人员穷追不舍。可是过了省界牌楼,追的人就止步了,吸食者已逃出了山西境。他还调侃说:“你们的法令管得了晋国,还想管秦国?”

历史上的蒲津渡,既是摆渡的渡口,又是连舟的浮桥,还是交通关隘,是堤坝组成部分,蒲州城的交通及管理辅助设施,是集渡桥关坝城五功能于一身的复合体景观。“蒲津晚渡”列为元代蒲州八景之首,曾是“昼则船樯林立,夜则灯火万点”的繁盛景象,历代文人多有吟诵蒲津桥的诗文。

2022年蒲津渡作为“著名自然(人文)地理实体地名”被山西省民政厅列为首批保护地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秦晋分野蒲津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