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4-10-23 11:38:00

鹳雀楼上风物远_散文

鹳雀楼因王之涣的诗而闻名天下。然而,2002年以前,我每次到永济,都没能见到与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的鹳雀楼。那是因为这座名楼早已毁于战火,且无遗址可寻。

北周时期,由大将军宇文护镇守蒲州时所建,用作军事瞭望的这座楼阁,因为时有鹳雀栖息而得名鹳雀楼。据《蒲州府志》附图形式可知:楼似塔形,下粗上细,高三层。“前赡中条,下瞰大河”,雄伟壮观,是一座著名的木质结构楼阁,唐李翰《河中鹳雀楼集》序云:“宇文护镇河外之地,筑为层楼,遐标碧空,影倒洪流,二百余载,独立乎中洲。以其佳气在下,代为胜概。”

史料记载,鹳雀楼历宋至金,一直耸立在黄河岸边,金元战争时期毁于战火。元初文学家王恽年少时,就听他蒲州籍老师讲过鹳雀楼“观雄天下”,又因读王之涣的诗,而对鹳雀楼充满向往之情,而当他在元壬申九年,也就是1272年,官至平阳路总管府判官,到蒲州检查工作时,下车伊始,急切要去登鹳雀楼,方才发现这座楼的楼体坍塌,成堆瓦砾。他虽然没有登上鹳雀楼,但是,他看清了鹳雀楼周围的山川形胜,感受到这里的文化氛围。由此可以肯定地说鹳雀楼是毁于元初。到明朝初期,鹳雀楼的遗址还明确可辨,而再往后,就完全被湮灭了,这一消失,就消失了800多年,以后朝朝代代,像王恽那样,向往鹳雀楼的人很多很多,但是,这些后来人连王恽观看鹳雀楼废墟的机会都没有了。昔日巍峨壮观的天下名楼,成了一个历史名称,一个文化符号。

在新的鹳雀楼重新屹立之前,我真的没有见到过鹳雀楼,鹳雀楼在我心里,无疑只是一个历史名称,是一个文化符号。

但是,只要来到永济,走进蒲州,王之涣那首《登鹳雀楼》就会顺嘴流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只是想象不出来,站在平地上,连黄河都看不到,谈何欲穷千里目?

终于,几年之后,我还是在黄河边上,还是从铁牛那里折转时,居然看到矗立在不远处的鹳雀楼,我的眉头挑起,鹳雀楼终于归去来兮!

这座高入云霄的楼阁,历史上因其恢弘而吸引无数文人墨客,如今,又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我便是其中之一。

好大的景区,据说,有十五六亩。威武雄壮的鹳雀楼巍然屹边,向往之情,脚下生风,立足定睛,叹而生慨。主楼坐落在高大稳健的合基之上。光是这台基,就有四五层楼那般高,拾级而上,足有百级,置身主楼月台,分明回到唐代,因为眼前所有的建筑,都是仿唐的,形制古朴,稳健而大气。

鹳雀楼外观四层,内分六层,楼内文化陈设表现了五千年黄河文化的底蕴。一层主题千古绝唱和大唐蒲州盛景,二层悠远流长(华夏根祖文化),三层亘古文明,四层黄土风韵,五层旷世盛荣,六层极目千里,从而使繁华盛唐的氛围和华夏文明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展示。随着人流,听着导游解说,仿佛我自己也换上了唐服,行走在充满黄土风韵的土地上。

由于是白天登上鹳雀楼,没能感受到“白日依山尽”的夕阳被大山吞吐的感觉,但是,山川之美确实是尽收眼底了。王之涣是27岁进京赶考时,路过蒲州,登鹳雀楼而生出这二十个字字闪光的金句的。那时,他年轻气盛,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登上高楼,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但他没有定格,而是道出他“欲穷千里目”之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而要达到这种愿望,只有“更上一层楼”。高瞻远瞩之胸襟,给自己,也给后人言明: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千百年来,这首气势磅礴、意境深远的诗篇,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

步王之涣之后尘,又有多少历史名人和当代诗人也写出了《登鹳雀楼》诗词曲赋,让我引以为自豪的是,在古人王之涣的雕像之侧,络绎不绝的游人都会在与王之涣交换眼神的同时,为镌刻在壁上的那首当代诗人写的散曲发出啧啧赞叹声。要知道, 那首散曲的作者正是我的诗兄刘江平。我曾无数次地拜读这首散曲, 品读时, 节奏会跟着内涵由慢到快, 情绪甚至会激荡!

《〔双调·折桂令〕登鹳雀楼》:“效先贤再上名楼,不是王侯,胜似王侯,诗傲王侯。看不厌江山神秀,拦不住绿水奔流, 饮不够家乡美酒,写不完翰墨风流。人下楼头,日落山头,喜上眉头,志在鳌头。”漂亮舒展而气势磅礴!这首荣获《中国·永济首届“鹳雀楼杯”诗歌大赛》一等奖的杰作,完全配与王之涣的那首名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依相伴,诗曲互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鹳雀楼上风物远_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