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4-10-23 11:45:32

偏关县滑石涧堡蒲州印记


位于山西省偏关县的滑石涧堡位于山西与内蒙交界处,是历代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要冲,也是通贡互市、牧民实边、晋商派蒙的重要通道。明正德年间(1506年),边关防线从内蒙阴山山脉退至偏头关一线,战事的锤炼、商业的浸润,中原农耕文明和草原游牧文化的交融,使滑石涧堡形成了一道独具魅力的人文景观。

2020年8月下旬,偏关县文史专家发现城门的条石上刻有“蒲州”“王”“平”字的字样,共计有二十几处,这些珍贵的文物字样和历史事件一对照,将它的主人指向了“隆庆议和”的主要人物、
时任宣大山西总督的蒲州人王崇古。

王崇古,明代蒲州人,隆庆初为宣、大、山西(今山西偏关县)三镇总督。王崇古虽为边将,但有着高远的政治远见,出任宣、大、山西总督时,从未忽视对边境引聚成患问题的战略
思考。他分析,蒙古之所以把京畿屏障山西作为“跑马场”,归根结底还是迫于生计。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停止对蒙古的经济封锁,采取积极有效的外交政策,实现边境的和平安定。公元1570年,大明隆庆四年,发生在蒙古俺答部的“把汉那吉事件”戏剧性的让王崇古逮住了机会。王崇古便以此为筹码,与大同巡抚方逢时联名向朝廷奏请“封贡互市”策略。王崇
古外甥,同是蒲州人的张四维不仅公开表示支持,而且积极游说、奔走呼号,打通了内阁首辅高拱、次辅张居正的门路。隆庆五年(1571)三月,朝廷诏发廷议结果:明蒙议和之事达
成协议,明朝封俺答为“顺义王”,封把汉那吉为“昭勇将军、指挥使”;双方每年在大同、宣府、偏关长城以外开设一次马市。

永济市博物馆副馆长杨毅璞:封贡互市的成功推行,熄灭了明朝边境持续二百年之久的战火,开启了晋商走出西口走向世界的步伐。王崇古本身家族是做生意的,借助这件事他广招商
贩,大同、宣府、偏关三镇,当时相当于明朝政府设立的一个“经济特区”。各地商贩蜂拥而至,各种物资八路汇聚,王崇古因此被擢升为兵部尚书,加封为太子太保。

在王崇古、张四维舅甥二人的推动下,蒲州商帮率先崛起,成为了山西商品经济发展的最强劲动力,蒲州也由此“富庶尤甚,商贾争趋、甲宅连云,楼台崔巍”,升格为当时全国规模以
上商业城市。

滑石涧堡首次发现“文字石”后,引起文史专家的重视,研究发现:在明朝偏头关境内一关二十九堡中,滑石涧堡建筑工程质量最高,且和蒲州北城门十分相似。由此推断,王崇古在任期间,令蒲州工匠对滑石涧一带的军事防御设施进行了极为精心地维护和修缮。山西偏关“蒲州”字样文字石的发现,不仅对滑石涧堡历史文化遗产添了重要一笔,更证明了蒲州儿女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胸怀和壮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偏关县滑石涧堡蒲州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