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城”与虢邑“下阳”、虢都“上阳”之地望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虞国古城遗址标志碑
虞城,也作“吴城”。即虞公故城。《史记·吴太伯世家》云:“是时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后,得周章。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于周之北故夏虚,是为虞仲,列为诸侯。”清康熙版《平陆县志》云:虞城,“《太原地记》谓之北虞,城东有山,世谓之五家冢,上有虞公庙,今无考。
又《汉书郡国志》大阳有吴山,上有虞城,古吴虞二字通用也。”又云:“张店堡,在县东六十里,即虞城外郭。南扼颠軨,北控盐坂,为南北孔道。”《水经·河水注四》曰:“(軨)桥之东北有虞原,原上道东有虞城。
周武王以封太伯后虞仲于此,是为虞公。《晋太康地记》所谓北虞也。”《元和郡县图志》卷六云:“故虞城(平陆),县东北五十里。”《太平寰宇记》卷六曰:“故虞城在(平陆)县东北六十里。”《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一曰:“虞城,县东北四十五里。”
这里所说的县治,是指唐、宋时期的平陆县城,在今平陆县茅津村东南“下滩”一带,地近“沙涧”(下文将详细论述),而不是“报告”中所云的“平陆老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虞国古城遗址标志碑
据笔者踏查,古虞城遗址位于今山西省平陆县张店镇古城村,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2公里,呈矩形。现存城外郭南墙300余米,墙基宽15至20米,夯层厚6至8厘米。经勘探得知,城址周回约4500米。
城分内城、外城,内城方圆不过十余亩(约7000平方米),城内有大面积夯土台基,疑为宫殿遗迹。外城垣南北长,而东西短,墙体系版筑而成。因年久倾颓,水土流失,城中东部已成深沟。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古虞城遗址东南之枣园发现虞国贵族墓葬及车马坑。可见今平陆县张店镇古城村系虞公故城址无疑。其海拔高度757米;地理坐标:东经111°13′,北纬34°58′。
虞国古城西南角城墙夯土层 作者摄
关于虢邑“下阳”与虢都“上阳”之地望,大家知道:历史上虢国有三:
一为西虢,故址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周平王东迁后,西虢迁徙到上阳,故址在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南部李家窑;西虢迁徙时,尚留一支族,称小虢,公元前687年为秦所灭。一为东虢,故址在今河南荥阳县东北,公元前767年为郑国所灭。一为北虢或称南虢,国都在上阳,即前述河南三门峡市东南之李家窑,辖境地跨黄河北岸至山西平陆西沿河一带。这就是公元前655年被晋“假虞伐虢”所灭的虢国。
为何虢国在此又有北虢、南虢之称呢?《史记·晋世家》正义马融云:“周武王克商,封文王异母弟虢仲于夏阳。”《左传》僖公五年疏:“虢仲封下阳。”《汉书·地理志》本注曰:“北虢在大阳。”《元和郡县志》卷七“虢州”条下曰:“北虢在陕州平陆县。”《帝王世纪》与《水经注》将南北虢视为二虢。
《太平御览》卷一五九“虢州”条下引《帝王世纪》曰:“今陕郡平陆县,是北虢。”《汉书·地理志》云:“北虢在大阳”。大阳因在大河之阳而得名。 北虢的地望,《竹书纪年》、《谷梁传》、《公羊传》及马融作“夏阳”。《春秋》、《左传》、《史记》作“下阳”。
陈梦家认为:“此夏阳与《地理志·左冯翊》之‘夏阳,故少梁,秦惠文王十一年更名者非一地’。”《水经·河水注》卷四曰:“河水又东经大阳故城南,《竹书纪年》曰晋献公十有九年,献公会虞师伐虢灭下阳,虢公丑奔卫,献公命瑕父吕甥邑于虢都。
《地理志》曰:北虢也,有天子庙,王莽更名勤田。应昭《地理风俗记》曰:城在大河之阳也。”“砥柱,山名也,……亦谓之三门矣。山在虢城东北,大阳城东也。”《春秋》僖公二年杜注:“下阳,虢邑,在河东大阳县。”陈梦家认为“此城当在黄河之北,三门峡之西,今平陆县境”。
虢国下阳城遗址保护标志碑
据笔者调查:下阳城故址在今山西省平陆县张村镇太阳渡村南之金鸡堡与门里自然村。南北长约3.5公里,东西宽约两公里。地理坐标:东经111°07′,北纬34°47′。
城垣北、东依地势筑于高岗之上,西、南城垣蜿蜒于台地与山凹之间。城东南低处海拔约330米,东北高处海拔在450米以上。清乾隆版《平陆县志》载:“金鸡堡当即下阳城也,延袤七里,城里西北隅积石为丘,俗称十二连城。”
虢国下阳城西城垣走势
按《春秋左传》载,晋侯假道以伐虢,灭下阳即此。下阳城故址内现存南北走向城垣数段,最长达100多米;东西走向城垣数段,长30至50米不等。残高4至6米,厚3至5米。夯层厚6至9厘米(以6厘米为主),夯窝直径5厘米。
城址东、南、西三面俯河,城中忽为凹地,忽为高岗,城垣走向蜿蜒如蛇,依地形走势,起伏不定。城中小城自成单元,小城与小城实为连体。近年来,城垣附近曾发现春秋墓群,且有重要青铜器如:鼎、簋、壶、匜、编钟出土。
“南虢”称谓最早见于《水经注》,因位于大河之南而得名。《水经·河水注四》:“河南即陕城也。昔周、召分伯,以此城为东、西之别,东城即虢邑之上阳也,虢仲之所都,为南虢,三虢,此其一焉。”
关于“上阳”的地望,《汉书·地理志》在“弘农郡陕”条下自注:“陕,故虢国,在弘农陕县东南。”《左传·僖公五年》杜注云:“上阳,虢国都,在弘农陕县东南。”《太平寰宇记》卷五“硖石县”:“虢城在县西三十六里。”《路史·国名纪戊》:“弘农陕是北虢之上阳。”《路史·国名纪戊》注:“上阳城在陕县之硖石镇西三十六里常阳驿之东南。”
孔颖达疏:“虢叔封上阳。”南朝《续汉书·郡国志》注云:“虢都上阳在县东,有虢城。”唐《元和郡县志》云:“(陕)州理城即古虢国城”(按:“理城即治城,唐人避高宗李治之讳,故称治城为理城)。
宋《舆地广纪》云:“陕,古虢国,所谓上阳也,故城在今县东。”在此,诸文献中所说的“陕县东南”、“县东”、“东城”等,均指汉代所建的陕县城东。虽然文字表述上略有差异,但都是把“陕县城”作为上阳城的地理坐标来参照的。
虢都上阳城发现的大型宫殿性建筑基址
考古发现证实:上阳城故址即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东南部的李家窑遗址。地理坐标:东经111°12′;北纬34°46′。海拔高度377米。
该城址北依上村岭,南邻青龙涧。现存城垣大致呈东西向长方形,南城墙已被青龙涧水冲毁,仅留残垣断壁。而北城墙保存尚好,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残宽600米,周长约3200米。城垣残基宽6米,残存高度不一,最高处近2米。城墙用版筑方法夯筑而成。城垣墙外有两条宽阔的大壕沟为防御工事。整座城址宏伟而壮阔。
城址的西南部发现一大型宫殿遗迹,宫墙周长1350米。围绕宫墙外有一道与宫墙平行的壕沟,无疑也是防御工事。宫城内发现大面积夯土地基,上面保留着45个直径近1米的柱础石,这无疑是当年王宫所在地。地基南面有三道凸出的门阶,应分别为“阼阶”、“中阶”和“宾阶”。
孟姞盨(虢国墓地出土)
在城址以北的上村岭虢国墓地,继1957 年发现虢太子墓,出土“虢太子元徒戈”之后,1990年发掘的2001号“虢季”墓,又出土随葬品3200余件,包括列鼎 7件 、甬钟 1 套 8 件及缀玉面罩、玉佩饰 、金带饰等 。同时出土1件铜镶玉柄铁剑,发现一座大型马坑。
1991 年发掘的2009号“虢仲”墓,出土随葬品3000余件,许多青铜礼器上有“虢仲”作器铭文。圭形玉石遣策上,有墨书的送葬者姓名及所送物品等,同时还有大量的动物形玉饰如:玉狮 、玉虎 、玉豹 、玉鹿 、玉蜻蜓、玉鱼、玉海龟及保存完好的整件毛织衣物与两套石磬(各十件)。
据此我们可以断定:上村岭虢国墓地发现的2001号“虢季”墓、2009号“虢仲”墓,墓主为西周晚期至春秋初期的两位虢国国君。李家窑遗址当为虢都上阳无疑。
三门峡虢国贵族墓地出土的我国最早,规模最大的地下车马军阵
正如清人王先谦在《水经注疏》与《汉书补注》中所云:“陕县为虢都,大阳为虢塞邑。”“陕与大阳夹河对岸,故有上阳、下阳之分,也有南虢、北虢之称,实一虢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