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4-10-26 12:11:11

“茅津”即“大阳故城”、“颠軨”即“軨桥”


平陆茅津渡

颠軨,当地人称“軨桥”。古今称谓一致。

“报告”援引《水经·河水注》、《太平寰宇记》、《元和郡县图志》、清康熙《平陆县志》等历史文献,所记“颠軨”与当时“县城”的方位时说:“颠軨的地理方位,古来文献记载或云在‘河
东大阳县东北’;或云在‘大阳县北十里’;或云当‘傅岩东北十余里’;或云在平陆‘县北四十里’、‘县东北四十五里’、‘县东北七十里’”。

从表面上看,文献记载相互间似有抵牾,但实际上,是“报告”作者对历史文献研究的疏漏,主观臆测“汉魏之大阳,北周之河北、唐始称平陆”之后,其县治“由大阳——河北——平陆,直
至1959年因当地三门峡水库淹没区徙东北今治前,惟两千年间一直不出老城一带”。

故得出文献“诸说”颠軨之方位:“一般系指广义的虞坂——颠軨坂,或指广义的虞坂——颠軨坂之不同地段、不同点位所致差异”之结论。

在这里,“报告”所说的平陆“老城”是指1959年三门峡水库蓄水前的平陆老县城。即现在平陆县张村镇老城村。

此“城创自金兴定间,距古虞城六十里,明景泰初知县李荣增筑。周二里五十步,高两丈有奇,厚如之。池浚一丈有奇,阔如之。为三门,无西门,惟北有重门。”清乾隆版《平陆县
志》对其增修过程有详细记载。

那么,在此之前,无论是“大阳县”、“河北县”、“河北郡”,还是“平陆县”,其“县治”、“郡治”又在何方呢?弄清这一问题,是解开历史文献对“颠軨”方位记载差异之谜的关键。

平陆茅津渡

1982年12月9日,因应允为“方志”撰写相关条目,笔者就“唐宋时期平陆县城在茅津”之问题向同乡前辈、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授致函请教,是年12月21日,史教授回信笔者
曰:“关于茅津渡曾于唐时作过县城,我是在拙著《河山集二集》中说过的。由于拙著说的很简单,这里再顺便说一下。

平陆县最早的县名为大阳县,后来改为河北县,唐代中叶才改称平陆县。

据《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读史方舆纪要》以及嘉庆《清一统志》,或说在陕州东北,或说在今县城东。

这里所说的陕州与县城,自是三门峡水库修筑以前的旧事。这些书说法虽大致相同,相距的里数却参差不齐。《水经·河水注》说得相当详细具体。

据说大阳县故城在交涧水和路涧水以东,沙涧水之西。沙涧水就是现在的沙涧,这是不用说的。交涧水为旧县城东门外那一条涧水,路涧水为盘南涧,皆见于嘉庆重修《一统志》,谅
无讹误。这都和现在情形相吻合。

《水经·河水注》还说:‘沙涧水北出虞山;在南经傅岩,历傅説隐室前,俗名之圣人窟’。圣人窟应在现在县城圣人涧。今本《元和郡县图志》说:‘傅岩在(平陆)县(缺)七里,即傅
説版筑之处’。

这里缺的字,据《史记·殷本纪·正义》引《括地志》,应为北字。因为《括地志》说:‘傅险,即傅説版筑之处,所隐处名圣人窟,在今陕州河北县北七里’。根据这些记载,所以我说以
前的平陆县城在今茅津渡”。

信中史教授还提出:“虽然如此,却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唐代记载,贞观十一年河水溢,坏陕州河北县。如故县城在茅津渡,黄河不会溢到坏城的限度。因此这个问题还须再为斟
酌”。

平陆茅津渡

嗣后,笔者专程费时多日,几经反复,对茅津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详细调查,调查结果,对宋代以前平陆所设县治是否在茅津的问题,做出了肯定回答。其结论集中反映在新修《平陆
县志》第四章第一节“县城”“大阳故城”条下:
“据《水经·河水注》所载:大阳故城在交涧水和路涧水以东,沙涧水之西。沙涧水即今之沙涧;交涧水为老县城东门外之涧水;路涧水系今盘南涧。清嘉庆重修《一统志·解州》载:大
阳故城在平陆县(指老县城)东北十五里……汉置大阳县……;杜预注:‘茅津在河东大阳县西’。

因此,大阳故城依杜预说与嘉庆重修《一统志》‘茅津东’和‘县东十五里’二说相符,金代以前平陆县城在今茅津渡东侧。

又据《水经注》载:‘桥之东北山溪中,有小水,西南流注沙涧,乱流经大阳城东,河北郡治也’。按河北郡,东晋时姚秦置,北魏太和十一年(487)移治大阳县,北周天和二年
(567)大阳县改名河北县,仍兼为河北郡治所在地。隋开皇三年(583)罢河北郡。河北县仍旧。至唐天宝元年(742)始改县名为平陆。

从汉王刘邦元年(前206)置大阳起,历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直到金兴定四年(1220),前后长达1426年间,县治均在大阳故县址,河北郡也曾设在此处达96
年。该地位于现在平陆县城南5公里茅津渡村,在黄河三门峡水库淹没区内”。

大阳城故址与茅津渡旧址所在地:今茅津下滩 作者摄

由此看来,金兴定四年以前,平陆所设县治均在大阳县故址——茅津渡村。但对于史教授提出的“唐代记载,贞观十一年河水溢,坏陕州河北县”之问题,作何解释呢?

笔者系“茅津”外甥,舅家刘姓,且祖辈三代以前,皆以“行船渡河”为业。儿时听老辈讲:茅津渡原在沙涧“桃园镇”南,桃源镇的对岸,即今河南三门峡市湖滨区会兴镇王官村。据查清乾
隆版《平陆县志·关津》也载:“茅津渡,在县东二十里,先为沙涧渡,后更名沙涧茅津渡”。

实查,沙涧西与茅津搭界,茅津渡的故址地近沙涧,或者说当时的渡口地跨沙涧与茅津两家地界,并非当今茅津渡之位置。茅津渡故址在现在的茅津渡以东约2.5公里处。即“大阳故
城”南。

另外,笔者舅家二门祠堂曾有碑记: 今之茅津渡,属刘姓祖辈最先在此私下摆渡,名朝末年,某官人落难,不敢从沙涧茅津官渡过河,即由此渡河。后该官人事平复位,主船运,即建
议将“沙涧茅津渡”移此。



从“唐代记载,贞观十一年河水溢,坏陕州河北县”情况看,当时的大阳县故城应在现在的茅津渡以东的“下滩”一带。也就是说,大阳县故城不仅临河而建,而且地理位置较低,城区并非
完全在今茅津村东之平地,而城区的大部极有可能主要在今茅津渡以东的“下滩”。

“下滩”东西长约三公里,南北宽600~800米。最低处高出河面约3至5米。夏季汛期黄河水涨,偶有漫滩现象,由此可见,唐代记载无误。

由此不难看出,“报告”臆测“大阳—河北—平陆”县治位置,“惟两千年间一直不出老城一带”的说法不仅是错误的,其所作文献“诸说”颠軨之方位:“一般系指广义的虞坂——颠軨坂,或指
广义的虞坂——颠軨坂之不同地段、不同点位所致差异”之结论,显然也是错误的。

同样“报告”所云“狭义的颠軨坂,即由古虞城南行,大概循当今209国道一线,经軨桥(一作峤)村、傅岩,直至茅津渡,长20公里。”之说法也是不正确的。

对于古虞城所在的位置,现在是在山西平陆县张店镇古城村。按地形地貌称,人们又习惯称张店为“张店原”,由于虞城在此,故历史上曾称“虞原”。

《水经·河水注》云:“(軨)桥之东北有虞原,原上道东有虞城。”“原”,《尔雅释地》:“广平曰原。”很明显,在这里,“原”为“宽阔平坦之地”。

“报告”把“宽阔平坦”的“虞原”归入“颠軨坂”,“坂”为斜坡。原、坂意虽不反,但“宽阔平坦之地”与“斜坡”二者之间,含义相去甚远,何能扯为一谈?

209国道颠軨南段地势 作者从北往南摄

准确的说,“颠軨”原路段:即循今209国道933至937标段,从今山西省平陆县张店镇軨桥村南坡口,至圣人涧镇太宽村“太宽壕”南出口,全长约4公里。典型的鞍部地形。

关于“颠軨”的地理方位,实际上郦道元在《水经·河水注》卷四中已说得清清楚楚:即前文所指:“傅岩东北十余里,即颠軨坂也。

《春秋左传》所谓入自颠軨者也。有东、西绝涧,左右幽空穷深,地壑中则筑以成道,之南北路,谓之軨桥也。”

“傅岩”即今平陆县城“圣人涧”,从郦道元所述情况来看,无论从傅岩与颠軨相互间的距离看,还是从郦道元描写的“颠軨坂”地形看,唯只有现平陆县张店镇軨桥村南坡口至圣人涧镇太宽
村的“太宽壕”南出口在距离上、地形上与之吻合。

不管是《太平寰宇记》、《元和郡县图志》、还是清康熙《平陆县志》其所记“颠軨”的位置都没错。至于“报告”所作:“文献诸说颠軨之方位:一般系指广义的虞坂——颠軨坂,或指广
义的虞坂——颠軨坂之不同地段、不同点位所致差异”之结论,完全是由作者在对宋代以前平陆所设“县治”的错误定位,而无法解释惟有的牵强附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茅津”即“大阳故城”、“颠軨”即“軨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