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位村名故事
西位村八抬大轿
上图为西位村花车)
西位村名是由南北朝北周、北齐对峙时期的军事城堡而得名,已有1500多年历史。北周、北齐对峙时期,地处汾河河谷的稷山处于双方反复拉锯地带,双方沿汾河、沿峨嵋岭、吕梁山修筑了大量的军事城堡,位城就是其中之一,北周灭北齐后,位城废弃,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东位、西位村(据靳生禾、谢鸿喜《山西古战场野外考察与研究》)。
《西位村志》记载:元末宁姓二兄弟因惩处恶霸外逃,老大宁秉直落户于岳李村(村人所言的西位原村名),因村名缺西字,村落不养人,将村往西挪了位置,故名西位,这是误传。因早在金明昌二年修建稷山塔的《修塔维那最上福田姓名真像传于不朽之碑》就已出现西位村名。
西位村东北方与寺庄村连畔,西北与南埝村连界,南与仁和、西位坡、宁南等村接壤,东与北小宁、西小宁、南小宁等村交界,西与太宁村为邻。西位村距翟店镇政府所在地翟店2.5公里,距稷山县城19 公里。宋遭大旱,村民背井离乡外出求生,全村仅剩少数几户人家,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逐渐延续下来。
勤劳智慧的西位人在劳动中创造传承了灿烂的历史和文化。村中曾有古建20余座。村北三义庙(俗称关帝庙)所塑刘、关、张三尊像,刘备神态端庄,关公仪表非凡,张飞怒目圆睁,个个形神兼备,维妙维肖。村南药王庙供奉炎帝神农氏,被民间奉为药王,善男信女烧香拜药者络绎不绝。本村“花楼门”六院合一的庄园式建筑,是晋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谓山西的“宁家大院”。宁氏二支大宅祠堂前花池上的石桥、护栏雕刻精美,堪称珍品。
令西位人自豪的还有农历“三月三”盛大的文化活动。其中花车表演是秦晋大地一颗璀璨的民间社火奇葩,闻名遐迩。代表了后稷故里悠久的农耕文化历史,花车长6米,宽2.5米,高6.5米,分上、中、下三节,前后各两门,内外各七套,两侧各四门,分内外3套,全部用杆子、麻绳、彩绸和丝带缠扎。前额字“北达幽燕”后额字“南通秦蜀”,车辕象鼻型,过去由两头大黄牛驾辕,八九头大黄牛拉套,气势非凡,实难相见。如今能拉大车的大黄牛已经很难找见,常用骡马拉花车。还有独树一帜的的抬阁、八抬、十二生肖花鼓、张公背张婆、麒麟车、大鼓车、高跷等文化遗产,一些老艺人技艺娴熟,新演员渐露功底,一辈辈传承有序。
传说稷山麻花就是西位村有一个在宫廷做饭的御厨,为了讨皇上喜欢,每天生着法儿变换食品花样。他在面中拌上香油、鸡蛋、芝麻等,把面搓成股儿扭在一起油炸。后来这位御厨年老还乡,便把制“扭股”的技艺传到当地民间,于是稷山家家户户都学会了煮“扭股”。再后来,扭股由两股变成了三股。
山西省级非遗“十二属相花鼓”
西位村有名为《民国八年西位村水灾碑记》的水灾碑刻,读来甚感神奇,滔滔大水所过之处房倒墙塌,偏偏到了医祖炎帝庙神窑大门窗棂旁,一人高的大水竟然避着而过,神像庙宇完好无损。你说奇不奇?
那是1919年6月4日,疾风暴雨加以冰雹,历未申三时之久,也就是说,大雨加冰雹从早上十一点一直下到下午五点,洪水遍地,积水高至人的头顶。村南一带竟成了江河,灌注到村中间,从西边流过的洪水也归到村里。沿村居民的房屋倒塌的一片接一片。北门与西门皆被冲毁,长椽短檩,水上飘得一根根,从南面陆陆续续一直飘着。此时,人们心里想,这么大的洪水,这下村里的庙宇,肯定遭受水灾,受到损坏。到了寺庙,只见献殿、香亭及南北院墙冲毁的一干二净,石桥则是半好半毁,南半桥完好,北半桥倒塌,舞楼(就是戏台)则前面有点塌陷,而后面完好。洪水已经上了窑门八砖高,古时候青砖比较厚,八块砖带白灰缝也就是一米多高。洪水都这么高了,可是安放神灵的窑洞与神像安然无恙,完好如初。你说神奇不神奇?是不是神灵眷恋西位村这处钟灵毓秀之地、不忍心抛弃乡民呢?
西位村民以“耕读传家”,重视教育,造就了一代代优秀人才。据记载,明清时期曾考取进士3人、举人5人、生员近百人。民国时期,时任村长宁世清带头捐资成立贫民学校,体现出有识之士重视教育之远见。在近代和现代史上,从西位村走出了一批有学识、有作为的人物。如视死如归的中共党员、革命烈士宁友玉,荣获“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的军队高干宁秉一,弃笔从戎的老革命宁烈,牺牲在抗日第一线的飞行员宁世荣,急公好义的晋商名人宁世清,稷山西医第一人李小庆,两袖清风的老支书李义洽,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等,可谓人才辈出。
西位村民风淳朴,既有农民的勤俭、忠诚与质朴,又有读书人的正直、进步与文明。上世纪50年代,在全国开展的爱国卫生运动中,西位村成为稷山卫生十杆旗之一,苏联专家、德国专家及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卫生参观团曾来考察学习。村民们以孝敬父母,勤俭持家,和睦邻里,助人为乐,遵纪守法为荣。如70多岁的退休教师宁怀福,多年来与妻子一起精心照料母亲,受到村民一致赞扬,分别被评为“运城市十大孝星”和“河东孝星”;村民宁玉宗,从上世纪70 年代起就义务为村民调解民事纠纷,30多年间共调解民事纠纷上千起,为社会稳定与和谐作出了贡献,被村民称为“和谐使者”。
在明代,稷山县建石龙镇,西位属之。清代,稷山县辖四乡六镇,西位属翟店镇。新中国建立后,1954年撤区建乡,西位村属西位乡。1958年10月建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以社辖管理区(1961年改称大队)制,全县设6个公社,西位属翟店公社,西位管理区后称西位大队。1962到1983年,全县行政区划多有调整,西位为翟店公社下辖行政村一直未变,有16个居民组,1200余户,6400多人,全村南北长约 3.5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占地面积约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8488 亩,地势平坦,气候温和,主要以种植业为支柱产业,传统以种植小麦、棉花、玉米、谷黍等农作物为主。
文图/杨继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