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农村疾苦!他们错把父母的帮扶,当成子女的啃老
今天,来谈一下农村的“啃老”问题。本文的观点,同各大官媒的观点有所不同,但是立场都是一样的,都希望中国农村变得更美好。
1
先来看一段存在争议的文字:
“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在部分农村地区,中青年人出现啃老现象。有的打工数年,仍须家里老人贴补;有的为了结婚成家,婚前婚后都让老人“大力支持”;有的婚后子女管不了,还靠老人给抚养费。在乡村全面振兴、城乡不断融合的背景下,农村啃老现象亟须引起重视。”
上述这段话来源于半月谈公众号,是《部分农村啃老现象观察》一文的前言。开篇就有硬伤的调查报告,竟然被《人民日报》《新华社》《极目新闻》《封面新闻》等官媒纷纷转载。
结果,遭到网友的集体吐槽。
在寒牛出栏看来,这件事不能责怪网友觉悟低,而是部分官媒不知农村的冷暖,不解农村的苦楚,不懂农村的现状,错把农村父母的帮扶当成子女的啃老,乱给广大农村青中年人“戴帽子”,引发广大网友的集体反感。
为什么说这篇报告开篇就有硬伤呢?
因为半月谈记者严重失察,错把农村父母帮扶子女的普遍行为,归咎于农村啃老现象抬头。这个认识非常感性,见解非常肤浅,缺乏对农村深层次的认识,没有看到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也缺乏官媒应有的共情,给人一种不知农村、不懂农民困苦的距离感。
记者所调查的事件,所列举的案例,我相信都是事实的,这点不需要怀疑。因为这种现象,在农村非常普遍,并非是个例。
但是把这个父母帮扶子女的现象,归咎于农村青中年人在啃老,这个就显得很草率、肤浅、不合时宜,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
在中国农村,父母对子女的帮扶,并不等于子女在啃老。这就好比,争取外国的援助,并不等于要依赖、依附外国,不谋求独立自主。
什么是啃老?
啃老是指具备劳动能力的成年人,每天都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只知道吃喝玩乐,完完全全靠父母养活的社会现象。
啃老族是指有劳动能力却不参加劳动,完全靠父母生活的的成年人。
而那些自己参加劳动,或者暂时在家待业的,需要靠父母接济帮扶,才能把日子过顺的中青年人,并不属于啃老族。
如果把成年人接受父母的帮扶,或需要父母接济才能更好地生活,都看作是啃老行为的话,那么全国99%的人都在“啃老”,中华民族都变成了啃老族了。
很显然,逻辑上是讲不通的。
故此,不能以偏概全,不能偷换概念,不能把现象当本质。
这篇报告的最大硬伤,就是只看到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却没有看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深层原因,只看到某种现象,没有看到本质。
归根结底,就是缺乏辩证法思维。
2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不能把“有的打工数年,仍须家里老人贴补;有的为了结婚成家,婚前婚后都让老人“大力支持”;有的婚后子女管不了,还靠老人给抚养费”归咎于农村啃老现象抬头呢?
为什么不能把父母的帮扶等同于子女在啃老?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或理由。
第一,父母帮扶儿子是农村的传统。
在中国农村,有一种不成文的传统,就是做父母的都有一种朴素而诚挚的心愿,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适婚年龄要成家立业,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基于这种朴实的情感,父母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心甘情愿地帮助子女,把小家庭经营好,把日子过好,把后代培养好。这样家庭才能和睦,家族才能兴旺,一代强过一代。
只要孩子搞得好,家庭幸福美满,做父母的就觉得有成就,内心跟喝了蜜糖一样甜,再苦再累都觉得值。
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很多父母都很朴素,平时生活很节俭,习惯积蓄攒钱,以此提高家庭抗风险能力。但是他们对自己的孩子都很大方,为了孩子的前程和幸福,可以倾尽所有,毫无保留。
中国式的父母,他们像一根根蜡烛,为了照亮女儿,可以燃尽自己。
这是中国农村家庭特有的温暖。
这种现象,并非当今农村才有,而是从历史中传承下来的,积淀了数千年之久,才形成一种不成文的规矩,才形成一种不成为的传统,才形成一种不成文的习俗。
追根溯源,同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模式和儒家文化占主导地位息息相关。
在过去的千年历史中,中国农村都是小农经济模式,以家庭为单位的劳作方式,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一家人相互帮助、相互扶持、相互照顾才能完成农业生产,才能抵御各种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才能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才能让生命与种族繁衍下去。
纵观历史,自从隋朝开创科举取士以来,科举考试为普通农民子弟提供了阶层跃升的通道,读书成为许多农民子弟光宗耀祖的重要途径。
历史中的进士和举人,大部分学子都是来自经济殷实的家庭,即使是来自农村的“寒门子弟”,也是当地经济较为殷实的农家。唯有经济有一定基础的家庭,才有能力供养自己孩子长期读书学习。
由于小农经济模式的束缚,加上过去生产力落后,农民的经济基础都很薄弱。普通的农民家庭,往往要经历几代人的努力、积累和接力,才能在经济上稍显宽裕与富足,这样才能为子孙后辈提供读书和科考的机会,才有机会培养出一个士子。
为此,在中国农村,父母对子女的帮扶,并不等于子女在啃老,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内涵。
另一个因素是儒家文化。
儒家的“三纲五常”道德伦理,经过历代统治者的推行教化,这些原则被广泛应用于家庭生活和社会关系之中,也普遍渗透到广袤的农村,影响了农村的知识分子,乃至影响了每个农村人。
宋明清时期,在相对富庶的江浙一带,儒家文化对农村影响尤为明显。遍及各地的书院和私塾,就能诠释出历史的厚重。
小农经济和儒家文化,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促使中国农村形成一种浓厚、团结、互助、敬孝、友爱、和睦、温暖的家文化,甚至演变成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基因。
直到今日,在广阔的农村,还依然保留着这种家庭文化,它像基因一样,刻在中国农民、中国人民的骨子里。
回头看当今的农村,很多父母之所以乐意帮扶子女,都是发自于内心的本然和良知。看到子女生活过得艰难,他们内心会戚戚然,总感觉不是滋味。他们会本然地伸手双手,扶孩子一下,拉孩子一手,帮孩子一把。
你要问他们自己都老了,为什么还要操心子女的生活?为什么还要帮衬子女?为什么还要拿钱补贴子女家用?
大多数农村父母,只会朴实地告诉你,这是父母应该做的。孩子过得好,我们才会好。孩子过得不好,我们过得再好,也没有意义。
稍微有点文化底蕴的父母,就会告诉你:当今社会,年轻人都不容易,工作生活压力都很大,我们做父母的尚有余力,能帮尽量帮。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孩子是家庭的延续,孩子是家庭的未来。
这就是中国农村家庭文化的力量,它像春风化雨一样,无声无息地滋养着每个家庭。很多农民,不会在孩子面前讲漂亮的话,却会用行动来帮助孩子。
对于农二代而言,有父母帮扶一下,生活会轻松点,起点会高一点。没有父母帮扶的,生活会辛苦很多,要比同龄人付出更多,才能谋生立命。
3
第二,当今农村经济,又回归到小农经济模式。
建国之后,毛主席对中国农村治理做了顶层设计。
在农村大力推广人民公社,就是要瓦解传统的小农经济和乡贤治理模式,着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构建新型的农村治理模式,进而跳出历史发展的周期律。
一方面通过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把农民留在农村,来普遍提高农民家庭收入和福利,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避免贫富分化。
另一方面,通过“村委会”来选举和监督村干部,确保农村民主的落地,集体领导的执行,压制农村宗族势力,保持农村政治平衡。
1984年,人民公社解体。
在全国范围内,只有少数农村坚持发展集体经济,大部分农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际上就是分田上户搞单干。这就意味着大部分农民,一只脚又退缩到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
为什么说农民的一只脚又退回到小农经济模式?
相比历史中的小农经济模式,现在的农村还是有所区别,主要是耕地、宅基地、林地、鱼塘等生产资料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农民只有承包经营权,可以在内部流转、出租、互换土地,但是无权买卖土地,从根上杜绝了农村土地兼备问题。
分田单干之后,农民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向村集体承包土地,又以家庭为单位从事农业生产,农民自负盈亏。由于人多地少,人均土地资源不多,在农业生产和农业收益方面,同过去的小农经济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说农民的一只脚又退回到小农经济模式。
这就是决定了农村的经济基础非常薄弱。
以南方各省为例,风调雨顺的年景,平均亩产水稻1000斤。田间收购均价为1.2元/斤,种一亩水稻的毛收入是1200元,早晚两季有2400元。除去种子、化肥、农药、打田、收割、喷药等成本费用,每亩水稻早晚两季净收益为500元左右。如果是自己打田、喷药、管理的话,那么净收益会高点,大约每亩800-1000元。
这是按最好行情来计算的,也就是满打满算,每亩水稻的年收益为800-1000块。一个家庭种30亩地,年收入也就是3万块,最少要两个强壮劳动力才完成。如果种50亩或100亩水稻,两个人很难完成,就需要雇人种地,或者付出更多农业生产成本,相比单亩净收益会下降很多,除了锅巴没有饭。
由于种地收益微薄,根本不能养家糊口,所以青中年农民都纷纷逃离农村,要么去县城务工或做点小生意,要么背井离乡去外地谋生。窝在农村种地,靠父母帮扶的青中年人,其实非常非常少。
加上过度的城镇化,现代资本的吞噬,农民不在城市买房置业,到了适婚年龄的儿子,连上门说媒相亲的人都没有。
为了下一代的幸福,农民都会举债在城市买一套房,为儿子的婚事做基础。否则,错过了年纪了,儿子找对象就更难,搞得不好就要打光棍。
生孩子后,很快就面临小孩上学问题。
村里孩子都去县城上学,你总不能把自己孩子,一个人丢在村里上学吧。要想在县城上学,就必须要在县城有套房产,才有学位给你,否则你就是跑断了腿都没有用。
刚参加工作的农村子女,如果没有父母的帮衬,单纯依靠自己努力,想在城市买套婚房,成家立业,那么是非常非常非常艰难的。
除了个别非常优秀的农家子弟,可以凭借自己出色的能力和财运,在短时间内就能赚到一笔钱,可以自己支付购房首付款。
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要想在城市安个家,的确并非易事。
为此,在中国农村,父母为子女准备婚房的,比比皆是。条件好的全款买下,直接当婚房送给子女。条件稍差点的,也要帮忙给个首付,让子女自己慢慢供房。
故此,不能把农村父母帮子女买房的行为,也当成农村的啃老现象抬头。
这样讲,完全不符合事实和逻辑。
4
第三、经济不景气,普通人赚钱越来越难。
现在就业环境不好,各行各业都很卷,普通人赚钱越来越难。
比之我们的父辈,现在的年轻人都没有吃过什么苦,好日子过习惯了。家庭收益下降了,生活成本却没有下降,为了维持原有的生活开销,部分年轻人就会向父母请求援助。
有的青中年人,为了节省生活成本,或者工作不方便,就把孩子放在老家,给自己父母带。在老家县城买房、读书、就医的成本,通常都会比大城市要少得多,最少可以维持基本生活。
在内地的农村,爷爷奶奶帮忙带孙子的现象非常普遍,他们都是为了一个家。
这种现象,是很多农二代的无奈之举。
如果有条件,谁愿意丢下自己孩子不管?谁又愿意让孩子走自己的老路,继续做个留守儿童?
大部分人都不会,因为大部分80后、90后的农村孩子,他们曾经就是那个无助的留守儿童,深知缺少父母陪伴的孤苦与落寞。
至于少数人,让父母帮忙带孩子,连孩子生活费都不给,还要父母倒贴钱,只能说这是个例。这里面,存在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有的是家庭困难,有的父母条件好,有的是父母自己乐意。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你没有经历过别人的苦难,当然就不懂别人难于言语的无奈与辛酸。
记者把农村父母帮子女带孩子,还倒贴生活费的情况,看成农村青中年人在啃老,当成农村啃老现象在抬头,只能说明这位记者先生出身于豪门望族,含着金钥匙出身,根本不懂农村人的难处。
当然,也不排除,农村也有个别不争气的年轻人,整日游手好闲,好吃懒做,把生活搞得一地鸡毛。父母看不惯,逼得没有办法,只好忍气吞声干活,为了家庭和睦,凑合着活。
有劳动能力,却不找个事做,整天摆烂躺平,全天候混吃等死,全年365天无间歇颓废,完全依靠父母生活,才属于啃老族。
5
有人看到这里会说。
真是服了“寒牛出栏”这个老六,居然把“啃老”说得如此清晰脱俗,估计他本人就在啃老,就是啃老族一员,写这篇文章就是为自己啃老行为辩护。
在这里,我要向大家坦白。
我的确来自农村,祖上几代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坐标为江西省抚州市某个山旮旯里。
我没有啃老,因为我连啃老的机会都没有。我十几岁的时候,我父母就生病去世了,我是靠爷爷奶奶抚养长大的,供我多读了几年书,才多认了几个字,勉勉强强走出农村,在珠三角某座小城里谋生。
我是白手起家,读大学的钱都是借的,毕业之后才还清了。自己成家立业,自己结婚养娃,自己创业失败再创业,一路走过来,非常不容易。其中的艰辛,只有白手起家的人,才能体会。
由于没有父母的帮扶,我比同龄人最少要多奋斗十年,甚至是二十、三十年,注定要辛苦更多。他们三十岁就买了房买了车,而我到四十岁才实现这个小梦想,这就是差距。
我想“啃老”,但是我没有机会,除非在梦里。
但是,我可以为自己子女,努力创造一个“啃老”的机会。
因为,在我看来,父母对子女的帮扶,并不等同于子女在啃老,不会滋长子女的惰性,也不会掩盖他们的创造力。
父母对子女的帮扶,是中国家庭传承的需要,是中国传统家文化的延续,是血脉的赓续。
父母的关爱,子女的独立,并不完全冲突,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好比两条不同的平行线,或许会交叉,但是不会凌乱。
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
一个普通家庭,父母能给子女的东西并不多,一个是良知,一个是正派,一个自食其力,最后才是有限的经济的援助……<br>标题 : 不知农村疾苦!他们错把父母的帮扶,当成子女的啃老<br>联系人:淑侠<br>
https://shequtongcheng.oss-cn-beijing.aliyuncs.com/xigua/20241111/17313177636731d0030d7f6.jpg
<br>
https://shequtongcheng.oss-cn-beijing.aliyuncs.com/xigua/20241111/17313177706731d00a50440.jpg
<br>
https://shequtongcheng.oss-cn-beijing.aliyuncs.com/xigua/20241111/17313177776731d0111f1e6.jp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