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洗马村和黄家窑村创建碾房、碾子碑记
近期,因负责编撰《钟灵毓秀—虞乡》一书,下乡走访,笔者一行在永济市虞乡镇洗马村东--洗马庄看到了一块重修碾房碑记和一块创建碾房石碑,在黄家窑村看到了创建碾房和碾子两块石碑,各自记载了一二百年前当地村民为了生活集资建设碾房和碾子的经过。 一、洗马庄村创建碾房碑记 洗马庄石碾子 在村庄的东边,观音庙北侧,有一座碾房,内置一盘石碾子。碾盘、碾砣均为红褐色花岗岩,整块石材雕琢而成。碾盘直径1.80米,厚60厘米,中间安装一铸铁碾柱。碾砣直径60厘米,长度50厘米,中贯一木质碾杆。在碾房的外墙上,有一块新立的石碑;在碾房的内墙上,有一块旧碑。 重修碾房碑记,1988年金秋 1、巍巍条山下,坐落着一个古朴秀丽的村庄——洗马庄。此庄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庄中央有一座罕见的大石碾。它历经数百年,为当地百里民众享用,素有“走过九州十八县,没见过洗马庄大石碾”之称。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保护华夏宝贵的文化遗产,于1988年春夏之交,合庄民众齐心协力,翻新重建大碾房。如今宏伟壮观、驰名晋陕豫三省的大碾房已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碾房内墙上石碑 2、合庄创建碾房碑记 尝观或舂或揄或簸或蹂,是知古之造米者皆由碓而捣之也。自后世不用碓而用碾,诚以碾之造米较碓而更快者也。余庄有碾子两坐,一在东,一在西,使用莫不足便也,特是风飘雨洒亦有时便而不便。以故合庄商议起盖碾房。识者曰:“先盖东碾房,日后能行再盖西碾房。”由是众口一辞,皆以为是。遂同心协力、鸠工庀材,数月之间,厥功告竣。夫而后风不飘、雨不洒、蹂不辍、簸不休,孰不谓便?莫便于此,而为吾庄之盛举也哉。余自愧不文,但捋前后事体,费用多寡及经理人等历历叙明,更祈我庄兴仁讲让,和气致祥,胜而无不永,永而无不胜者也,是为记。本庄儒学生员张捧辰谨撰并书 东西两碾:先来先碾,后来后碾,须宜逊让,不许相争。 大清咸丰三年岁次癸丑桐月吉旦(1853年农历三月) 这块石碑距今168年,正文通体用工整楷体撰写刻就,计有300余字,长50厘米,宽38厘米。 洗马庄村南洗马庄村,南依中条山,北临运永公路,东临陶家窑村,西侧紧邻洗马村,以前仅有十几户人家,后来居住者逐渐增加,现属洗马村。洗马村民讲:村里原有8座碾房,分布在村庄各个地方,现仅剩下这一座碾房比较完整。 二、黄家窑村创建碾房、碾子碑记碾房西侧的土坯墙上,两块石碑 在村庄的蓝家巷口碾道,西侧土坯墙上有两块石碑,村民蓝致祥老师从他家拿来了长凳和湿抹布,擦洗过后,看清了石碑内容: 1、创建碾房碑记:当闻物其多矣,惟用之便。今本邑东头旧有碾房一座,但户口滋繁,用度不便,同众商议需置碾子地基一方,创建落成,非复前日缓急,不便虑矣。厥工告成,故兴前人所出资财与后人所出者,并刻诸石,以垂不朽。共费银两70两。碾盘碌碡系村中官计开地基伍厘。大清嘉庆十五年岁次庚午花月吉旦(1810年2月) 2、创建碾子碑记:从来物之为用,不贵其偏,而贵得乎其全。今本邑东头于嘉庆十五年,新建碾房一座,亦足以庇其风雨之飘摇矣,但内无碾子,不无缺略之憾,原同从商议,复出资财又造碾子,以备之庶使用,得使而人心欢喜,岂犹有偏而不全之虑乎,今功告峻,遂将出资人名开列以后,以垂不朽。 (捐款名单略)首事人:闫姓、李姓、程姓、蓝姓 大清嘉庆十九年甲戊暑月吉旦(1814年6月) 从碑记上可以看到,这是清朝嘉庆年间创建,距今已经有211年和207年历史了。 笔者拿来尺子,量了一下,蓝巷碾房,长6米,宽5.5米,面积33平方米;碾盘,圆形,直径1.8米,厚0.52米;碾子,圆形,直径0.6米,长0.5米,二者均为坚硬石材,有点像花岗岩。左为蓝致祥老师,右为作者 今年七十多岁的蓝致祥老师介绍道:“石碾所在的地方,村里人都叫它碾套,实际应叫碾道,是一个敞开的厦房,里面堆放着一个硕大的碾盘,上面转动着碾子,人推或牲口拉,是村里人碾玉米糁、碾辣椒、碾谷物的地方。墙上挖有小坑,叫灯窝,晚上推碾时,放置油灯。 在黄家窑村,黄姓大约是在宋朝前就到了这里居住,有一千多年历史了。要生存,就要置办石碾子,村里最早的石碾子是建在大巷西头的石碾子,应是黄姓、王姓、李姓、程姓等合力置办的。解放初,村里只有六百多口人,就有了四盘石碾子。这些石碾子,都是从虞乡城买回来的。”
黄家窑村蓝家坡石碾子 “有了碾子,对当时的人们来说,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力量,它对古代的人们来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几乎每个村落都有这个东西。就是地处山坡上的几户人家,也要添置一盘石碾。” 听了蓝老师介绍,再查看碑记,明白了石碾子在村庄的重要性,首事人倡议,村民们踊跃捐款,齐心协力创建碾道。 蓝老师最后说:“到了1970年,村里通了电,有了磨面机、粉碎机,古老的石碾子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它不再是人们的日常必需品了。先是成了堆放杂物杂草的地方,后来房屋年久失修,也倒塌了。西头两盘石碾,新农村建设也被埋到了土里,结束了几百年的历史使命。”三、两座碾道、三块古碑文各有特色,值得品读。 一座碾道是一滴智慧的结晶。洗马村《合庄创建碾房碑记》中,一开始就提到了由碓到碾的变化,“诚以碾之造米较碓而更快者也”,而黄家窑《创建碾房碑记》中,开头也提到:“当闻物其多矣,惟用之便”,《创建碾子碑记》又提到:“从来物之为用,不贵其偏,而贵得乎其全”,这些都是乡民在日复一日的辛劳中总结出来的生活智慧,怎样可以更便利,更高效,更全面,我们就选择哪一个,在生产工具的革新和认识上,既体现了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表现。 一座碾道是一股团结的力量。试想一下,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人们若没有众事众议的意识,若没有捐资出力的风尚,若没有兴仁讲让的乡俗,那么一座石碾会轻而易举地出现在村庄里吗?一间碾房会不到数月之间就建起来吗?而乡民的生活会亲邻友善、和气致祥地走下去吗?答案显然是不会的。由此可见,碑文所记的“合庄商议”“复出资财”“先来先碾,后来后碾”等细节,是多么让人心生钦佩,同时令人不禁感叹,乡民如何在旧社会艰苦不便的生活中互帮互助,乐观地唱出和睦的赞歌。 一座碾道是一个幸福的愿景。无论是洗马庄村碑记中对于村庄“胜而无不永,永而无不胜者也”的祈福,还是黄家窑村碑记中对于贡献者“以垂不朽”的祝愿,都无一例外的,表达出乡民对于和谐生活的向往,和做善事后与荣有焉的自豪感。
二峪口碾道,它是一个村庄的微缩,也是一段时光的记忆,更是一种文明的载体。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石碾不再一圈一圈地展现轮回,而碾房也在年久失修中刻尽了沧桑,但是古人用他们的智慧,将他们的心血,通过一方小小的碑记,告知着后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道理。生活的富足永远伴随着精神的高标,物质的丰盈永远离不开文明的润泽。(拍摄、编辑:李波) 作者:平常人生ABC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