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生_散文_薛建民
昨晚做了一夜梦,具体内容已忘了,只记住一个词——马更些。“马更些”听着很熟,但一时又想不起是什么意思,在哪儿见过。觉得有趣,便上网搜索。原来马更些河是加拿大第一大河,自南向北流入北冰洋,是探险家马更些曾行驶的河流,如今以他的名字命名。不禁感慨万千,地理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带给我无尽的欢乐和享受。笔者酷爱地理,尤其对地图爱不释手,没事总喜欢看一看——无论中国地图还是世界地图,政区图还是地形图。我喜欢在地图里遨游,研究各地的人口、面积、经度、纬度、时区、交通、地形、气候、文化、风土人情等,常常看几个小时都津津有昧;喜欢记一些拗口的地名,并不觉得枯燥乏昧,反而当成一种乐趣,如达累斯萨拉姆、亚的斯亚贝巴、布宜诺斯艾利斯、巴塔哥尼亚、瓦尔帕莱索、布拉马普特拉河等。
也许是受家庭氛围的熏陶,从记事起就喜欢地理。很小的时候,见到过一个凹凸版地球仪,高耸的珠穆朗玛峰、青藏高原、科迪勒拉山系、阿尔卑斯山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约小学五年级时,学校开设了地理课,我国的三大平原、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半岛,铁路京广线、陇海线、京包线、包兰线、宝成线、成昆线等引起我浓厚的兴趣。初中时,代地理课的范老师口才非常好,说话妙语连珠、引人入胜,把课“讲活了”,我很喜欢听他的课,《中国地理》、《世界地理》课也成了我的最爱。高中时,地理课甚至带动了我对《世界历史》课的兴趣。说实话,我不太喜欢《中国历史》课,尤其是中国近代史,到处是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到处是割地、赔款,令一颗少年的心感觉很不爽。而《世界历史》可帮助我通过历史巩固地理知识,尤其是“一战”、“二战”对了解欧洲、非洲、大洋洲等大有裨益。
地理也不负我望,给了我丰厚的回馈。高中二年级分文理课时,我一开始选的是理科。由于就读的是一所煤矿子弟学校,学风很差,高考经常“剃光头”(全校考不上一个大学生)。文科班主任陈老师是家父大学同学,劝我改学文科。因为根据以往经验,上理科肯定没戏,上文科还有一线希望。父母尊重我的意见,让我自己决定。我来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至今仍记得那个决定命运的夜晚,我独自在宿舍里反复思考、权衡利弊,最终决定放弃理科,改学文科!致使我下此决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理!在抉择的天平上,地理是最大的一个砝码,给了我莫大的勇气和底气。此后,我更加疯狂地学习地理,陶醉其中,不仅课本知识倒背如流,全世界190多个国家(1990年数据)的首都、重要城市、山川、河流都牢记于心,当时教材地图册上的地名基本都能记住(虽然知道许多知识根本不可能考,考试不可能考那么深)。我甚至可以凭记忆手绘一张世界地图。
苍天不负有心人,实践证明,我选择对了。我是1990年参加的高考,那年的地理题非常难,60分及格的人都很少,我很幸运地考了86分,地理单科名列全省第三名,这是我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荣誉,也是我为数不多的引以为傲、可拿来吹牛的资本。地理一门课就足足给我提了二、三十分,正是凭借地理课的出色发挥,我应届就如愿以偿地考上了一所较好的学校。虽然也有遗憾,但我已知足了。因为当年全国高考文科录取率不到15%,且考上的大部分是往届复读生,应届生占比不超过20%。这里有必要讲述一个高考插曲:地理课是第一天(7月7日)下午开考,我竟然迟到了5分钟。原因让人哭笑不得,我住在矿招待所,考场设在县城某初中,距离很远。午饭因饭店人多浪费了不少时间,回招待所取准考证时,又因管理人员不在岗而进不了房间,又耽误了不少时间。费了一番周折终于拿到准考证时,离开考时间已很近了,当时县城没有出租车,我是一路小跑进的考场,等坐到座位上答题时已开考5分钟了。看到第一道题时,我脑袋嗡的一下,出了一身冷汗。因为题目是:1990年( )国家获得独立。虽然知道答案是纳米比亚,但还是吓了一跳,以为临时改成考政治,而不是考地理,再看后面的题才恢复常态,赶紧答题。
曾经的理想是当一名地理老师,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阴差阳错,我最终并没有学地理专业,后来从事的金融工作也与地理关系不大。但对地理依然一往情深,业余时间我喜欢收藏各个年份的地图,观看《航拍中国》等地理方面的纪录片,默写美国50个州的名称、首府等,给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我喜欢关注国际局势,如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不过我关注的重点主要不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而是通过这些事件增进对俄罗斯、乌克兰、巴勒斯坦、以色列等国家地理的研究。最近,我又通读了一遍《一战全史》和《二战全史》,对世界各国、四大洋地理方面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此外,还看了一本畅销书《透过地理看历史》,而我的阅读角度是透过历史看地理,受益匪浅。
我甚至有参加央视《中国地名大会》节目的冲动,相信自己完全有实力过关斩将。中国的333个地级行政区,我早已烂熟于心,2800多个县(市、区)现在大约能记住2000个左右,今后的一个目标是记住剩下800多个。当然难度不小,一是许多县名很容易混淆,二是随着年龄增长,记忆力减退严重,常常刚记住,过几天就又忘了。也许有人会不解,现在手机上网这么方便,费力记那些地名有什么用?想起一个经典故事,有人问登山家为什么要登山?登山家回答:因为山在那里!为什么要记地名?我的回答是:因为我就是喜欢!也许这就是作家王蒙所说的“无用之用”吧。
虽然大多数时候,我身居闻喜小县城,但地理却让我视野开阔,对世界各地了如指掌,从寒冷的西伯利亚到干旱的撒哈拉大沙漠,从繁华的巴黎国际大都市到偏僻荒凉的复活节岛,从享受和平时光的祖国内地到饱尝战乱之苦的加沙地带,我都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最后,我想说,感谢地理,你最包罗万象,让我的生活丰富多彩;感谢地理,你最客观公正,让我无怨无悔,受益终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