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昨天 09:55

运城市政协把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作为协商议题之一


滔滔黄河,万古奔流,翻过崇山峻岭,穿越平原湿地,在运城,拐了一个“几”字弯,将这片沃土揽入臂弯,继而奔腾向东。一方水土培育一方文化。丰腴的黄河滋润了这片土地,也在此积淀了厚重的黄河文化。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建好用好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文化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大举措,也是我市落实国家重大文化工程的务实举措。2023年,市发展改革委、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运城段)建设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推进项目建设落地。

为了加快实现《规划》中提及的2025年阶段性目标以及2035年长远规划,市政协把推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运城段)建设保护工作列入2024年年度十项协商议题之一。今年6月,市政协成立调研组,赴河南开封及山东菏泽、济宁等地,详细了解当地推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工作的经验做法。8月,市政协召开专题协商座谈会,与政协委员、相关单位负责人共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运城段)建设保护工作发展良策。

深挖资源优势 推动活化利用

全市现存各类不可移动文物 623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2处,国保单位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数千年的文明进程,为运城留下了丰厚的“文化家底”。在这片文化沃土上,灿若星河的历史遗存,记录着中华文明的兴起与灿烂,也见证了黄河文化的发展与演变。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文物修复保护力度,全面构建文物工作制度体系、落实文物保护法定责任、提升文物资源管理质效,以新理念、新举措,推动文化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与此同时,我市在黄河文化的系统保护和文物资源活化利用方面,仍有进步空间。

“目前,我市的文物保护工作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对于黄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存在局限性,关于黄河文化的内涵外延及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时代价值等理论研究还较为薄弱,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利用方面存在不足。”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市政协调研组如是说。

一边是拥有丰厚历史遗存的文化之城,一边是承载着城市发展机遇的重大项目。如何盘活文化资源,推动文化资源与产业项目有效对接,是做好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运城段)建设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外出调研学习的过程中,市政协调研组发现,深入挖掘当地文化资源、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抓手。

“开封古城将考古遗址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向游客生动展示古城变迁”“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发展汉服产业,不仅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还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市政协调研组一行人边走边看,将调研地区的创新思路与先进经验逐条记录下来。

市政协调研组建议,要在保护传承上加力。强化保护优先意识,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保护好文化遗产、人文风貌和文化环境,保存好传统地名和历史记忆标识,延续“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景观,不标新立异、大拆大建,不触碰生态红线,进一步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传承的能力和水平。

市政协调研组认为,要在挖掘内涵上加力。黄河文化始终是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内在灵魂,要进一步深化对黄河文化内涵外延、发展历程、时代价值等内容的研究,通过举办黄河文化交流活动及创作推出更多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文艺作品,多层次、全景式弘扬传播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

完善配套设施 创新服务场景

黄河,这条古老而伟大的河流,孕育了沿黄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深挖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聚焦黄河文化旅游新创意、新场景、新玩法,已然成为做好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工作的“必答题”。

开封市清明上河园景区投资近200亿元,打造出了一个建筑规模宏大、宋代文化内涵丰富、表演剧目新颖的大型宋代历史文化主题公园,再现《清明上河图》中的大宋盛景。

开封市投资2000余万元,在大梁门运用3D全息投影技术,通过六面8K高清LED屏,展示开封城墙的“前世今生”,再现“城摞城”奇观。

位于菏泽市郓城县的水浒好汉城投资32亿元,将古代建筑群、武术文化及水浒情景剧表演等融为一体,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文化活动场景和多元的消费体验。

……

提及调研城市在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中的创新举措,市政协调研组印象深刻。

“我市文保单位众多,文化资源丰富,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还不够齐全,在智慧旅游建设上仍待提高,对于高品质文化新场景、优质文旅新业态的供给存在不足。”调研结束后,市政协调研组立足我市发展现状,结合先进地区发展经验,提出发展建议。他们表示,资金投入、前沿技术对于推动地方文旅产业发展、打造区域文旅龙头企业至关重要。

市政协调研组认为,要进一步完善景区配套设施,与上级部门加强沟通对接,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拓宽投融资渠道。还应进一步完善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运城段)在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将黄河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不断提升游客游玩体验。

除了提升服务质效、完善公共服务供给,还要不断创新文化服务场景。市政协调研组建议,强化数字赋能,通过采集、整理黄河流域的文物、古籍、历史名人、诗词歌赋、戏曲剧种、农耕文明遗址等数据资源,对黄河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呈现。

“在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运城段)建设保护工作的过程中,要以重点文物等文化资源为核心,采用AI等先进技术,开发一批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数字化新产品,通过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沉浸式体验,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化展现和弘扬黄河文化。”市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

立足文化资源 深化文旅融合

运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众多。如何运用好本地丰富的文化资源,构建起“以文彰旅,以旅促文”的文旅融合发展格局,既是推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运城段)建设保护工作的题中之义,也是我市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的关键一环。

“目前,我市缺乏知名度高、代表性强的黄河文化旅游产品。”

“强化优质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等工作仍需向纵深推进。”

“‘国宝第一市 天下好运城’文旅品牌的知名度有待进一步提升,我市文旅产业规模仍需扩大。”

……

专题协商座谈会上,专家学者、政协委员等围绕主题议题进行深入讨论。

“我们在调研时深切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仍然熠熠生辉。在开封、菏泽、济宁等地,他们将传统文化体现在城市建设、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对我们解决当下问题、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经验启示。”市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

市政协调研组建议,要在文旅融合上加力,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运城段)建设与全域旅游创建相结合,依托业态丰富、关联紧密的特色文化资源,以“文化+”赋能新业态,推动融合发展;打造黄河文化旅游精品体验线路,培育一批涵盖精品民宿、特色文创、康养休闲等内容的市场主体,增强游客参与式、互动式、沉浸式体验;注重黄河文化旅游品牌的塑造和推广,提高文化产品的附加值,使区域综合效益进一步彰显。

市政协调研组认为,应统筹推进“一县一品”创建工作,打造一批地域特色鲜明的文旅融合示范项目;创新推动“旅游+”发展,将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科技教育等元素融入其中,培育出以生态观光、自驾营地、研学旅行等为代表的新业态,加快推动文旅产业朝着现代化、智慧化、品质化方向发展。

市政协调研组建议,要主动融入黄河流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与周边省市深化文化遗产保护、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品牌打造等领域的合作,联合推出历史文化游、自然生态游、研学体验游等优质旅游产品,协同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共建共享。

我市全力打造的“国宝第一市 天下好运城”文旅品牌,如何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运城段)建设保护工作相得益彰?

市政协调研组表示,要持续擦亮“国宝第一市 天下好运城”的“金字招牌”,通过推动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加快博物馆改革发展、加强革命文物保护传承与研究展示、加强不可移动文物利用、深化文物全媒体传播等方式,挖掘黄河文化内涵,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推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运城段)建设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运城市政协把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作为协商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