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商家正月初六开市忙
每年的正月初六,街市上商号店铺纷纷开门营业,一时鞭炮齐鸣,震耳欲聋,店主们互相道贺开市大吉。那么,商家为何选在正月初六开市?马日祈福。正月初六被称作“马日”,是个有作为的吉祥之日。传说创世女神女娲创造万物,先造六畜,后造人,因此《荆楚岁时记》云:“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马日,古称挹肥。在古代,自进入正月以来,人们开始忙着过年,厕所中的粪便累积,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清理。初六这天,人们祭拜厕所神明,将平日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所以称为“挹肥”。农民将清理的粪便运往田地,表明开始下田备耕了,各行各业也都要忙活起来了。
正月初六还有送穷鬼、求财富之说。何为穷鬼?民间传说穷鬼是上古帝王颛顼之子。他身材羸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即使将新衣服给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烧出洞以后才穿,因此,大家都叫他“穷子”。正月的晦日,穷子死了,宫人把他埋葬,并说:“今天送穷子。”从那之后,穷子就成了人人害怕的穷鬼了。
明清时期,“穷鬼”被尊为“穷神”。老北京人于此日要把家中在节日期间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谓之“送穷鬼”,将门上的挂笺也摘下来扔出去,叫作“送穷神”。有诗云:“大年初六送穷神,雪点红梅满目春。喧声爆竹硝烟起,清除晦气四时新。”店铺选择在这一天开市,也是希望借着送穷的势头,开启新一年的财富之门,迎来生意兴隆、财源广进的好兆头。
正月初六,街市上的店铺开张营业,开启新一年的生意,即启市或开市。清朝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说:“至初六日,春日融和,香车绣幰,塞巷填衢。而圜圚诸商,亦渐次开张贸易矣。”开张时,店主们都要燃放鞭炮,一是庆祝全年的生意红红火火,平平安安;二是告诉左邻右舍,店铺开张营业了。清朝蔡省吾《一岁货声》说:“初六日……铺肆开张。曙后鞭炮尤多。”有的商家在开市时,在家中或店铺里设置香案,祭拜财神,祈求新的一年财运滚滚、生意兴隆。比如清人让廉《京都风俗志》记载:“初六日开市,大半祭神如元旦仪。”
旧时,老板和店员们会在营业时故意猛摇算盘,用秤杆敲打秤盘,让店内响声一片,取“响响当当,大吉大利”之意。有的地方在初六开市前,找一个“全可人”(丈夫、孩子、公婆都有的妇人)来到各屋转转,嘴里说一些吉庆的话,如“开市大吉、吉庆有余、事事平安,多赚银子多赚钱,金子银子赚一炕”等。
正月初六开市,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和美好寓意。“六”字有“六六大顺”之意,店铺于此日开门营业也是讨个好彩头,预示全年万事皆顺,生意兴旺,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北京晚报》郑学富/文<br>标题 : 古代商家正月初六开市忙<br>发布位置 :<br>联系人:Mirandawsj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