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山马家巷村赋
巍巍吕梁,汤汤汾水,钟灵毓秀,人杰地灵.。马家巷村,藏忠魂于黄土,纳豪情于山河。斯地也,烽烟曾炽,赤帜高扬;今朝焕彩,绿野流芳。
红色血脉,忠魂不朽。昔日烽火连天,山河破碎。马家巷村,早立中共之帜,首燃革命之光。李银来、李达等先辈,振臂呼号,聚民心而抗敌寇;李强、马子真等属,血染沙场,捐躯以卫家邦。三十六烈士,英名镌石,忠骨埋青山;百余青年,舍梓从戎,丹心照汗青。今有英烈堂,肖像列阵,彩绘盈檐,观者无不肃然垂首,感怀先辈之慷慨。更有伟人塑像,矗立广场,红绸揭时,东方红歌彻云霄,少年先锋誓言铿锵,此诚薪火相传之见证也。
山河新颜,生态兴村。若夫田园锦绣,阡陌纵横。汾水南依,溉良田以沃土;国道侧畔,通四方以繁华。千亩小麦良种,喷灌滴灌,科技兴农;百顷林经绿圃,香盈阡陌,富村助民。村巷皆硬化,街灯如星列;绿柳拂朱墙,碧水映蓝天。昔之荒滩,今成生态机灌之站;旧日砖窑,化作场工纳金之源。更见体育广场,少年逐球而笑;老年中心,翁媪品茗而歌。人居和谐,俨然桃源之境也。
文旅交融,宏图再展。至若红色文旅,蓝图绘就。古宅窑洞,修旧如旧,藏烽火之记忆;民屋新筑,黛瓦朱栏,迎远客以温情。游人至此,既可缅先烈之壮怀,亦能揽山河之胜景。更兼村史展馆,述峥嵘岁月;稷山英雄馆,彰时代英杰。红歌连唱,白发少年同慷慨;舞姿翩跹,乡愁家国共激荡。
民风淳厚,薪火永续。嗟乎!马家巷人,耕读传家,勤廉立身。晨起荷锄,暮归诵史;守青山而唤莺雁,改江河以沐恩荣。兄弟躬耕,儿孙力学;巷陌新姿,韵致天成。忠魂昭昭,化为民心之凝聚;豪情浩浩,铸就乡野之脊梁。
壮哉马家巷!昔以热血荐轩辕,今以绿野酬盛世。红色教育,融于沃土;振兴之路,启自初心。仰观堡子岭上,门楼巍峨,犹闻先辈呐喊;俯视汾水岸畔,麦浪翻金,尽是幸福绵长。此间天地,忠魂与山河共色,豪情共日月同辉!
乙已年萌春稷山老翁 写于申城
作者:安新明,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会员,稷山县三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稷山县作协名誉主席,稷山县诗联学会名誉会长,曾任稷山县廣播电视局局长、经贸局局长,退休干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