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虞灭虢——莫让利益蒙蔽双眼
河东成语典故园“假虞灭虢”雕塑
近日,《哪吒之魔童闹海》热度持续高涨,影片构建的奇幻世界里,权谋与挣扎、真相与背叛相互交织。玉虚宫的仙人表面上道貌岸然,秉持“仙道正统”,实际上却暗藏祸心。为巩固自身的权力,他们残酷镇压妖族,将其贬低为“邪魔外道”,还用各种手段操控各方势力,制造混乱。其行径,与历史上“假虞灭虢”的故事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都警示人们,不能被眼前的利益、虚假的表象迷惑,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洞察事物的本质。
犹记年少时读课本,“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的典故,令人印象深刻,其中一些段落历历在目。只可惜,虞国被晋国的表象算计,没能像哪吒一样,在危机来临前看清局势。倘若虞国能与虢国携手抵抗,或许就能避免国家覆灭的命运。
《春秋左传·僖公二年》记载,春秋初期,晋国实力渐强,妄图向外扩张,邻近的虢国和虞国便成了它眼中的“肥肉”。晋献公一心想要消灭虢国,虞国却正好挡在进军的道路上;欲灭虞国,虢国必然相助。大臣荀息献上借道之计,他说:“虞公目光短浅,贪图小利,只要送他白玉之璧、千里宝马,他肯定不会拒绝的。”献公心中不舍,荀息又劝:“虞、虢两国,唇齿相依。虢国一旦灭亡,虞国也不能独存。君王的美玉、宝马,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
虞公果然贪图财宝,竟许诺晋国假道伐虢。虞国大夫宫之奇赶忙劝谏:“虢国是咱们虞国的屏障,如同虞国的嘴唇。嘴唇没了,牙齿便会寒冷。晋国今日夺取虢国,虞国明日就会跟着灭亡。”可虞公被晋国送来的名马和美玉迷了心智,根本听不进宫之奇的劝告。
晋国第一次借道虞国攻打虢国,虞公不仅借路,还派兵协助。晋军一路势如破竹,顺利拿下虢国的下阳,摸清了虢国的虚实,也为下次进攻埋下伏笔。三年后,晋献公故技重施,再次向虞国借道伐虢。目光短浅的虞公,全然不顾上次的教训,又一次答应了晋国的请求。
这一次,晋国军队长驱直入,迅速包围了虢国都城上阳,虢国孤立无援,很快就被灭国。晋军凯旋途中,驻扎在虞国,趁虞国毫无防备,突然发动袭击。虞国仓促应战,根本无力抵抗,就这样,虞国也惨遭灭顶之灾,虞公沦为阶下囚,曾经从晋国得到的名马和美玉,又被晋献公收回囊中。
这个故事里,献公以借路之名,成功离间了虞、虢之联盟,进而孤立并消灭了两国。贪婪短视的虞公,为了眼前的小利,出卖了盟友,也出卖了自己的国家。千百年来,这段悲情故事在《左传》《春秋谷梁传》《史记》《资治通鉴》等古史中被反复记载,最终形成了“假虞灭虢”“唇亡齿寒”的典故。对于晋而言,“假虞灭虢”无疑是一场精妙的大谋略,堪称智慧百出的三十六计之一;可对于虞来说,这却是一个惨痛的教训,时刻警醒着后世之人。直至今日,去往平陆,看到虞国古城遗址、虞坂古盐道、下阳城遗址,它们仿佛在提醒着,“假道伐虢,灭虢取虞;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同时,这一成语,早已不只是历史的陈迹,更是对当下社会种种现象的深刻映照。它时刻提醒着我们,在生活中,千万不能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一定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重视合作,警惕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危险。比如,邻居之间,应当相互帮村,而不是挖墙脚。更要明白,天下无利不起早,世间百事利当先;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所有的贿赂,都如同钓鱼的诱饵。
在现实中,我们每个人都应从“假道伐虢,唇亡齿寒”的故事中吸取教训。无论是个人之间的人际交往,还是团体、企业乃至国家之间的关系,都需要目光长远,珍视彼此间的依存关系,摒弃短视与贪婪。莫为一时的利益诱惑,就去破坏合作、伤害他人,毕竟在这个相互关联的世界里,损人往往最终害己。只有秉持着合作共赢、和谐共生的理念,才能在人生和社会的道路上行稳致远,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薛丽娟 文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