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5-2-21 17:46:34

一湖盬池水 半部华夏史


盐湖,是咸水湖的一种,在我国高达1500多个。世界上7大盐湖,有3个在我国。运城盐湖属于世界三大硫酸钠型内陆盐湖之一,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库楚克盐湖、美国犹他州大盐湖相媲美。运城盐湖盐分比普通海水高出6倍之多,富集着多种盐类物质和重要的矿产资源,也是非常美丽的人文旅游、休闲养生胜地。

独特的地理位置

在九曲黄河的臂弯里,运城盐湖横亘在晋南盆地最南端,东西长约35公里,南北宽约5公里,总面积为220平方公里(其中水面为132平方公里),让河东人民引以自豪。因为盐湖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华夏文化结胎蒙珠发育之地之一。

运城盐湖南倚中条山,北靠峨嵋岭,东接瑶台峰,西展黄河边,湖光山色,景色奇特。其东西长、南北窄、四周高、中间低,形似一个大元宝,俗称“万宝池”;又像一条洁白的玉带,飘落在中条山北麓。盐湖周边黄、汾、浍、涑四大河流水系,及时补给,水气充沛,环境湿润,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形成独特的闭流湖。盐湖属季风气候,冬季多西北风,气候寒冷干燥,适宜硫酸钠、硫酸镁的结晶析出;夏季多东南风,正是氯化钠生产季节。

“有幸入仙境,身立画图中。”运城盐湖在中条山与卧云岗之间,构成山、湖、岗相映成趣的壮美风光和绮丽景色。盐湖湖面一望无际,天水一色,如梦如幻,震撼人心;湖中烟波浩渺、碧波荡漾、溢彩流光,提振精神。湖边上万亩芦苇湿地环绕,蔚为壮观;水中鱼虫游弋,悠然自得;湖面上百种水鸟栖息,鸣啭歌唱,大自然神奇之笔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壮美画卷。春季野花漫布堤岸,夏季片片水草蛾眉绕翠,秋天路边果实与水面相偎,冬日沉硝浮现银池雪国。晨光浮荡,如剔透的水晶充盈于天地之间,使人们不仅能领略北之粗犷、南之秀美,还能感受这份独属于盐湖的壮阔与神秘。

盐湖南畔有“武圣”关公故里——常平村;西畔有被称为“天下第一武庙”的解州关帝祖庙;东畔有北宋名相司马光墓;北畔有“德孝始祖”舜帝陵。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鹳雀楼、唐开元黄河大铁牛、永乐宫元代壁画等,都点缀在盐湖周围。尧舜禹三帝皆临盐湖建都,为保护盐湖建功立业。随着近年来旅游产业蓬勃发展,运城至太原、西安、郑州等地的高速公路、高铁形成交通网络,为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方便。盐湖美景独具韵味,周围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给自然景观加入了山水的声形情趣,平添了几份灵性。

独特的形成方式

运城盐湖的形成有着很多美丽古老的神话传说。“天神造盐湖”“麒麟卧盐湖”“蚩尤化盐湖”“哑姑挖盐湖”等,这些都反映了勤劳勇敢的河东先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敢于与大自然抗争的奋斗精神和美好愿望。

盐湖是地球造山运动的产物。早在5亿年之前,这里是一片海水,造山运动使海水退去。远在新生代第三纪时期,由于喜马拉雅山构造运动的作用,中条山北麓发生大面积地层沉陷运动。这次地壳变化,形成盐湖原始湖泊的雏形。

到了新生代第四纪初,受新的地壳运动变化作用,中条山发生垂直升降运动,形成狭长的陷落地带,并沉积了很厚的淤积层,含有大量盐类的雨水、山洪汇集到这里,形成天然盐湖的初状态。后又经历了阶梯状断裂陷落式运动,既受山脉阻隔的河水浸积,又汇集了山洪和周边泾流诸水,经过2500万年~3000万年的沉淀蒸发,结成了表层、浅层和深层的白钠镁钒盐板层,逐渐形成了天然盐湖。其总储量达1亿吨以上,其中硫酸钠为7000万吨,每年随着地下水的流入,盐湖形成动储量达11.87万吨。

独特的制盐工艺

我国最早发现并开发利用的天然食盐就是运城盐湖的食盐,不是之一,而是唯一。相传,在五帝之前的无信史时代,华夏先民就开始利用盐湖资源,至今已有8000年~10000年的历史。

早期的盐湖生产方式是采用“天日曝晒,自然结晶,集工捞采”。其特征是在晒制成盐的过程中,不投入人力,坐收自然之利。《周礼》中记载的“苦盐”,不炼而成。苦盐,就是运城盐湖的食盐;不炼,就是不经过煎煮。含有盐分的卤水,经过风吹日晒,自然结晶成盐,之后人们组织力量捞采,不再加工直接食用。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中曰:“河东盐池谓之解盬。今池水东西七十里,南北十七里。紫色澄渟,潭而不流。水出石盐,自然印成;朝取夕复。”由于食盐含有微量的氯化镁,导致味道发苦。这种“苦盐”在周代仍属珍品,除食用之外,还用于祭祀。

到了唐代,运城盐湖出现“垦畦浇晒”产盐新工艺,食盐产量大幅提高。这种工艺分5个步骤,即:提卤蒸发、过箩调配、储卤、结晶、铲出。这种工艺领先世界产盐技术近1000年,被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汉学家李约瑟博士称为: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活化石”。这一技艺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独特的千年禁垣

禁垣是运城盐湖的象征,亦称禁墙、禁城。

禁垣初创于唐代。唐宪宗元和年间,盐法大坏,私盐盛行,盐利大减。为了保证国家的税赋收入,朝廷制定了严酷的盐律:“盗卖池盐一斗以上,杖背,一石者死。”尽管如此,但仍难以禁盗。因此,在盐湖周围修建了水沟、矮墙等非常简陋且规模不大的防护建筑。运城盐湖最早的禁垣雏形“壕篱”就这样问世了,为防止食盐走私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宋代在唐代创建“壕篱”的基础上,环湖一周又修建了“拦马短墙”,分东西二门,以便人员出入,并“募兵百人,为护宝都,以巡逻之”,有效地护围了盐湖,使得朝廷税收有了初步保证。

禁垣完备建成是在明代中叶宪宗成化十年(1474),明政府下诏收回大滩池,由巡盐御史王臣“经理盐池,塞东西二门,另辟中门,以总出入,又于马墙之外,筑设禁垣一周,计长一万七千四百二十二丈。高低随乎地势,东西南北不一”。修筑禁垣动用人力之多、工程之大,在盐湖历史上是空前的。

修建的禁垣经历了40多年风雨沧桑,明正德十二年(1517),巡盐御史熊兰又征调役夫3万余人,费时半年,把禁垣加厚至一丈五尺,加高至两丈一尺,隍堑深挖,加宽各一丈五尺,并在东西禁门内各建一座“瓮城”,城上建楼,城内设置六十铺,分遣重兵把守。每当夜幕降临,城门紧闭,城外马道有兵卒巡逻,盗盐走私者插翅难逃。至此,中国历史上唯一功能完备、宏伟壮观、固若金汤的盐禁之城就这样建成了。“环池四面,周围以墙,名曰禁垣,所以御盗贼而资保障也”(《河东盐法备览》卷一·盐池门·禁墙)。

禁垣是凝固的艺术,凸显劳动人民的开拓和智慧、创造与发展,昭示着历史和未来、价值与精神,表达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蕴含着丰富深邃的艺术追求和文化高度。

独特的池神庙宇

盐池神庙是池盐文化的精神标识、文化载体、艺术代表,衍生了神话传说、宗教故事、歌谣文字、景致建筑、烟火人情、人文历史,既是恢弘的“木石史书”,更是富有天地之精华、日月之灵气、人文之史实的池盐文化圣地。

其特点是:全国唯一一座祭祀盐池神的庙宇;用国库银两修建,典型的“国有资产”;池神、日神、风神三座大殿横向排列,并尊于首;三座大殿上俗称“勾心斗角”的鸳鸯交首拱建筑特色,在全国独一无二;有独特的二月二、六月初一、八月十五3场祭祀池神活动。

“旧称神曰盬宗,而不详其所自,隋唐以前,未崇祀典,至大历丁已秋,池中红盐自生,度支韩滉请加神号,诏赐池名宝应灵庆。始置祠焉。”这说明在唐代以前,盐池边就有盬宗庙,纪念盐神“盬宗”。岁月沧桑,风雨侵蚀,庙宇早已荡然无存,其遗址在今安邑以南、盐湖北岸的庙村,庙村也因此而得名。

一湖盬池水,半部华夏史。一个“盬”字,是运城盐池的专用名字,盬宗就是运城盐池的“盐神”。关于“盬”字,有很多种记载。古代盐池名:“戊子,王至自于盬。”(周《穆天子传》);没有经过熬制的盐:“猗顿用盬盐起……与王者埒富。”(《史记·货殖列传》《汉书·货殖传》);未经炼制的颗粒盐,《左传·成公六年》:“必居郇瑕氏之地,沃饶而近盬。”《水经·涑水注》:“河东盐池谓之盬。”盬的本意为“出盐直用”,“盬”与“苦”相通,“苦盐”是运城盐池盐的别称。

唐大历十二年(777),由于阴雨连绵,盐业不振,食盐减产,红盐自生。时任guan员以求神佑之功求帝建庙,朝廷遂诏赐盐池为“宝应灵庆池”,并封掌管盐池的池神为“宝应灵庆公”,在盐池北岸卧云岗重建“灵庆公神祠”,开殿设像,加以奉祀。从此,中国唯一一座宏伟壮观的盐池神庙诞生了。

盐池神庙坐北朝南,池神、风神、日神三座大殿及奏衍楼、海光楼、歌薰楼、商厅、官厅、牌坊等,形成一个完美的池盐文化古建筑群。盐池神庙承载着华夏文明的历史进程,这些文物古迹是历史送给当代人不可多得的厚重礼物,也是人们触摸真实历史场景的最佳场所。

独特的玫瑰溢彩

关于运城盐湖卤水的颜色,在民间传说和文献记载中早有论述。

《史记》载:黄帝曾战炎帝于阪泉,败蚩尤于涿鹿,“轩辕氏诛蚩尤于涿鹿之野,血入河化为卤,使万世之人食其血焉”。《水经注》中亦说:“紫色澄渟,浑而不流。”《梦溪笔谈》中说:“解州盐泽,方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尝溢;大早未尝涸。卤色正赤,在版泉之下,俚俗谓之蚩尤血。”北宋著名诗人王禹偁在他的《盐池十八韵》中有诗为证:“涿鹿城虽近,蚩尤血若何。有时红烂漫,是处白嵯峨。”

那么,运城盐湖为什么能变成“玫瑰溢彩”?

这是由于气温上升,水位下降,生长在盐湖内的盐藻类物质发生了变化,产生血红素,藻体呈红色。在运城盐湖3号滩北面,有两块近300亩的水域大面积呈现玫瑰色。工作人员进行科学分析后,终于发现:腹部为红色的生物体,即“卤虫”,是导致盐湖出现红中带紫颜色的主要原因。

卤虫,身长在0.04毫米到2毫米之间,广泛分布于湖泊、池塘、江河等各类淡、咸水中。运城盐湖卤水中的卤虫体长在0.25毫米左右。其生长迅速、繁殖快、产量高,并且营养成分全面、游动速度慢,是虾、蟹育苗行业的适口饵料,在渔业生产上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运城盐湖里的卤虫颜色之所以为红色,和卤虫生存的水质条件是分不开的。盐湖中有很多藻类,尤其是盐藻,本身就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多种矿物质,还有很珍贵的β-胡萝卜素。卤虫食用了盐湖内大量的藻类,吸收了这些营养物质,在一定盐度的水中长期生存,就呈现出这种红色。卤虫的繁殖速度极快,3个小时左右会产一次卵,大量卤虫聚集于此,会让盐湖出现罕见的玫瑰红色。这是由盐湖的水质、盐度、酸碱度及湖中的营养成分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经过长时间的日晒蒸发和水底矿物质溶解,盐湖盐度也发生了变化,卤虫在繁殖过程中也已适应了这种变化。盐湖还有另一种略透点黄的粉红色,是由于卤水达到一定浓度后,与湖中的盐藻、卤虫形成的,一般盐度都比较高。多彩的盐湖,为运城旅游献上了一道迷人的风景。

聚焦运城盐湖,领略自然风光,观看惠风激荡,享受文化洗礼。

赵波/图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湖盬池水 半部华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