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2024年主要成就
一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考察运城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迈出新的坚实步伐。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5%,综合排名连年保持全省第一方阵。11项约束性指标全部完成。一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大事要事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
——发展硬实力持续锻造。以“合汽生材”为代表的战新产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4.6%,新质生产力加速成长。粮食总产58.2亿斤、再获丰收。“运城苹果”入选中国区域公用品牌十强。大闸蟹、白对虾、甘蔗等特优农产品火爆“出圈”。“晋创谷·运城”揭牌运行。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达67%,全省第1。全球首台20兆瓦级蒸发冷却半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在中车永济下线。
——城市新内涵持续彰显。大天鹅、火烈鸟常态化栖息越冬,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丹顶鹤首次打卡,运城成为候鸟越冬新乐园。黄河一号旅游公路自行车公开赛吸引沿黄9省(区)近万名选手参赛。七彩盐湖景区、河东成语典故园开门营业,运城博物馆、关公文化博物馆、永乐宫壁画艺术博物馆跻身国家一级博物馆。“小众旅游”和“古建打卡”的新标签俘获泼天流量,好运之城魅力四射、热度爆表。
——经济外向度持续提升。盐湖机场升格为4E级国际机场,通达国内外36个城市,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250万人次。临猗黄河大桥全面通车。入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成功举办优质企业资源推介会,北上深掀起运城旋风。跨境电商综试区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建成运行。保税物流中心(B型)一期开工建设。新增1对国际友城、7对友好合作伙伴。果品出口国家和地区增至78个,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速全省第1。
——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率排名全省第1,汾河入黄口断面水质首次达到优良标准。入选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成为省级污水管网全覆盖样板区。和美乡村建设亮点纷呈,全省学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现场会在我市召开。运城学院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填补山西南部研究生教育空缺。16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群众幸福生活更有质感。
一年来,市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393件人大代表建议、508件政协提案全部办结。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等专项整治,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定推进“理旧账”,27个历史遗留问题得到解决。“12345”热线运行质量继续位居全国先进行列。
2024年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 聚力抓落实,重大战略走深走实
坚决办好“第一政治要件”,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落地见效。推动北方铜业十八河尾矿库严格按国务院核查组时限要求完成整改销号,新库启用和旧库关闭治理同步展开。持续推动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滚动实施“十大生态保护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43.7亿元。谋划实施总投资114.5亿元、涉及87个项目的“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完工率达58.6%。统筹盐湖保护利用,“退盐还湖”有序推进,持续开展“净湖行动”,加快推进堤埝除险加固及生态修复,盐湖黑泥系列产品成功面市。积极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实施7项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新开放国保单位11处、总数达67处,永乐宫壁画艺术数字特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展出。全国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进座谈会、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推进会、第四届中国考古学“西阴论坛”等国家级会议在运城召开,彰显了赓续文脉的历史担当。
2聚力优结构,转型升级提质提效
全市省级产业链107家企业实现营收1075.1亿元,占省级产业链总营收15.1%,增长24%。万荣外加剂和盐湖水泵2个省级专业镇实现营收84亿元,增长10.3%。运城经济开发区获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盐湖高新区挂牌省级转型综改示范区,数字经济园区入选省级示范园区。焦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100%,炼钢先进产能达到80%以上。运城制版被评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两化”融合贯标认定企业达209家,率先在全省建立基础级智能工厂38家,国家和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分别增至8家、48家,均为全省第1。全省首批认定省级消费品特色园区13家,我市入选5家。低空经济规模排名全省第3。建成32个“吨半粮”创建示范基地,稷山吴城村玉米亩产最高达2353.2斤,创全省复播玉米新高。新绛现代农业产业园入列国家级,全市总数达到4个,全省第1。晋龙养殖、康顺达食品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建成14个标准化乡镇综合服务站、120个规范化行政村快递便民服务点,为电商企业申报农村寄递物流上行快件补贴1800万单,占全省40%以上。夏县获评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两新”争取资金规模位居全省前列。提前一年建成2098公里的全域旅游公路网。《梦境·西厢记》《宋韵·南风歌》等实景演艺圈粉无数。岚山根景区被评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和文旅消费集聚区,运城盐湖、夏县泗交获评省级旅游度假区,夏都文旅新城建成投运。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大,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增长9.1%。“晋兴板”挂牌企业新增22家,总数达246家。
3聚力增后劲,发展动能更足更强
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三大灌区转企改制顺利完成。获批省“光储直柔”乡镇能源服务计划试点项目、全省唯一,地热能开发利用在全省先行试点推广,垣曲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开工建设。“标准地”供应工作全省第1。27个事项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146个事项“跨省通办”,市、县两级完成“7×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全覆盖。新增省级“双创”基地1家,新培育认定专精特新企业80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326家。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省级重点工程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位居全省前列。全省开发区2024年“三个一批”活动主会场首次走出太原设在我市。民营经济主体达51.7万户,17家企业入选“2024山西省民营企业100强”,全省第2,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蓄积新动能。
4聚力大保护,生态底色越擦越亮
坚决守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基准线,10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0%。总投资约80亿元的黄河干流流经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57个项目,已完工30个,黄河干流运城段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伍姓湖综合治理工程争取重点流域水环境中央预算内投资6610万元,全省唯一。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9.8万亩,全省第1。中心城区多条主干道雨污分流及道路提升完成改造,姚暹渠、常硝渠等防洪排涝工程稳步推进。市级水网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地下水压采任务超额完成。城镇污水处理厂加快提标扩容,83个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成投用。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美丽运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5聚力办实事,民生保障可感可及
财政用于民生支出占比超过8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5%、6%。落实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举措,城镇新增就业5.7万人,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比重达33.9%。新(改、扩)建22所幼儿园和寄宿制学校。高考一本、二本达线率继续位列全省第一方阵。在全省率先将三级民营医院纳入检查结果互认范围。市中心医院二期投入使用,新增2所三甲医院。获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全面实现行政村村医服务和医保结算全覆盖。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门诊慢特病保障范围扩大,职工医保实现家庭共济。社会救助对象扩大至低收入人口。殡葬基础设施短板逐步补齐。行政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100%,农村危房(抗震)改造任务全部完成。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99.4%。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10个专项行动,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小产权房有效整治,保交房完成年度任务。高标准建成垣曲电网补强工程,电网防灾抗灾能力显著提升。生产安全亡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信访总量下降11%。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社会治安持续好转,守护了万家灯火百业兴盛。<br>快报标题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2024年主要成就<br>发布位置 :<br>联系人:启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