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纯阳吕公祖墓”为宋墓非唐墓
1994年《芮城县志》第757页记:“吕祖墓”在原永乐镇永乐宫门外东约200米,墓园广约13公亩,墓坐北向南,墓前立有石刻(古代墓碑)“大唐纯阳吕公祖墓”。1959年12月随永乐宫迁移时发掘,证此为宋墓非唐墓。以上是考古证史一例子。
笔者模糊记得,那块“大唐纯阳吕公祖墓”碑好像是元代的?今人常常以古碑来“述证”历史。绝大部分情况下,碑刻的史料价值很高,但“出错”也是常有的事。这种“出错”本身也是一个历史事实,也能分析出很多历史信息。
例如,是有意作伪?还是失察造成的。有意作伪,那就要分析“作伪者”的动机!失察造成的情况,顾颉刚称其为“无意作伪”(模糊记忆)。
按照现代汉语“伪”字之语义,“无意作伪”不如称作“无意成伪”。
一般情况下,对与纸本文献所述不同的碑刻记载,要具体事情具体分析,若确与史实不符,用“失察”“失实”“存疑”概称更恰当一些。但是,如果揣着明白装糊涂,明知不是还竖立“大唐纯阳吕公祖墓”碑的“道士”(合理推测)或其他人,那即使过了几百年,都应予以批评。
丁金龙/文 来源:公众号《运城历史研究笔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