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灵庙二十四壮士的约定
又到清明,眼前又浮现出吕梁山上华灵庙二十四烈士以血肉之躯抗击倭寇的英勇事迹。华灵庙,位于马首山新绛、乡宁、襄汾三县交会处,抗日战争时期,驻守在这里的晋绥十九军三十七师三团三营八连,与汾城、襄陵、新绛的日军对峙,坚守、掩护着敌占区群众给抗日军队运粮的交通要道。
1940年,12月3日凌晨,一架日军飞机在马首山华灵庙上空盘旋侦察,飞机上的日军标志,被抗日将士们看得真真切切。
三营营长梁家胜果断发出命令:“击落敌机!”一声令下,机枪手端起轻机枪向敌机扫射,敌机起火,机毁人亡。
侦察机被击落后,气急败坏的日军于3日下午派遣筱箸指挥铃木联队1000余人,趁着漫天大雪,反穿羊皮军大衣,与皑皑白雪混为一色,悄悄向华灵庙一带围剿,妄图歼灭驻守华灵庙的守军。
当时,千余人的日军配有小炮4门、迫击炮5门、轻重机枪数十挺,而我军此时仅一个营,200多人,配有4挺轻机枪和200条**,在兵力对比和武器装备上,均处于异常悬殊的劣势。
4日凌晨3时,大雪纷飞,日军100多人不放一枪一炮,从正面潜行偷袭,左侧一路300多人,由沟内绕至我军阵地左侧,企图在左翼侧击我军。凌晨4时,雪渐渐停了,西北风突起,卷起的雪花漫天飞舞,10米开外什么也看不清。战士们趴在雪地上,眉毛结了白白的冰,刺骨的寒风阵阵袭来,他们忍受着极度的寒冷,一动不动。
日军由东向西爬行,西北风刮得鬼子抬不起头,睁不开眼,喘不过气。天时对我十分有利,我军以一个班严密监视正面之敌,3个班每人带10颗手榴弹,潜伏于阵地左侧。当日军行至我军30米伏击圈内,连长一声令下:“打!”400多颗手榴弹,不到3分钟突然在300多人的敌群中爆炸,日军猝不及防,又摸不清我军兵力,慌张地拖着伤的、遗弃死的向后撤退。我军**、机枪齐发,向日军进行火力追击。
火力追击暴露了目标,日军经过短暂休整,用猛烈的炮火向我军阵地狂轰。我军以静制动,迅速隐蔽并密切监视敌人。日军火炮连续轰击30多分钟后,又调集了400余名兵力,以炮火作掩护,向我军发起进攻。
我军迅速调集**,待敌人推进到我军阵地200米以内的地段时,100多个拉雷同时在敌群中爆炸,炸得日军晕头转向,仓皇溃退。这时,日军故伎重演,又以炮火机枪更猛烈地持续压制我军阵地长达一个多小时。山上的小松树被炸断,山石被炸开,白花花的雪也不见了踪影,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掀翻了。
营长梁家胜分析了敌情后,果断命令,七、八、九连调集战士,以“拦头、斩腰、截尾”的打法立即出击,第二次把敌人歼灭在阵地前面。敌人的死尸横七竖八地堆在山前,透过枪炮的火光,隐约看到血把雪都染红了。从凌晨3时到6时,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3个小时。
冬天夜长,在敌人对我军实力摸不清的情况下,黑夜中与敌人周旋,我军可以扬长避短,行动自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战斗进行到天亮,我军失去了夜色掩护,暴露在日军火力之下,八连必亡不说,一旦敌人占领了这一咽喉要道,不光切断了山下通往山区的运粮通道,而且直接威胁抗日大本营的安全。
必须尽快找到一个克敌制胜的办法。官兵们集思广益,一次次提出各种办法,又一次次否定。后来,一名绰号“智多星”的战士提出,组织一支敢死队,身上绑上手榴弹,冲进敌人中间,与敌人同归于尽。
这是最惨烈却也最有效的办法。营长和连长征求八连战士意见时,连同伤员在内,八连的战士们全部站起来,异口同声要去当敢死队员,为死去的亲人和战友们报仇!
连长彭永祥与“智多星”为谁带这支“活炸弹队”深入敌阵争执起来。“智多星”说:“这主意是我提出来的,我年轻,该我去!”
连长彭永祥摇着头,说:“你年轻,还未结婚,留下来用处大。我已经四十岁了,有两个孩子,我要给被日本鬼子杀害的父母报仇。待抗战胜利了,你到我家乡替我在父母坟前烧些纸,看看我妻儿,就算尽心了。”
“智多星”还要争执时,营长快刀斩乱麻说:“不要争了,由连长带队!”
很快,由连长带队包括5名轻伤员在内的二十四名“活炸弹队”组成了,他们看向敌人的方向,目光炯炯,英勇无畏。
彭永祥来自繁峙,两年前,日军在他们村里杀死了他的父母,之后,他在一次战斗中,亲手击毙6个敌人后仰望天空大喊:“爹娘,我给你们报仇了!”
彭永祥面对全连战士,代表二十四位壮士说:“我们把生命和鲜血献给了抗日,请把我们的名字留在华灵庙下,让我们一直守护这块地方!”这不仅是二十四壮士的心声,更是抗日战场的最强音,全连战士手拉着手,默默记下这一约定。
炮火、枪声划破夜空的黎明,敌人开始第三次围攻了。二十四名壮士迅速将400多颗手榴弹各自捆在身上,接着又拿起10颗手榴弹,拉出线拴在一起备用。日军以500余人组成两个突击梯队,进行波浪式的连续冲击。当第一梯队的日军接近我阵地100米时,我军未予理会;待日军进入阵地30米时,营长一声令下,200多颗手榴弹掷在敌群中爆炸,敌人死伤过半。
紧接着,日军第二梯队又冲上来了。二十四壮士背起束好的手榴弹,8个人一组,从不同地段跃入敌阵,向敌人猛扑过去。彭永祥一声大喊:“活炸弹,拉火!”轰!轰!轰!一片巨响之后,二十四名壮士与敌人同归于尽。
排长杨璞带领战士们立即进入阵地,机枪、**、手榴弹齐发。敌人被我军壮士的英雄气概吓破了胆。这场战役我军打死、打伤敌人400余名,剩余敌人仓皇撤退。
战后,战士们打扫战场,发现阵地上**完全碎了,**零件满山都是。敌人的尸体横七竖八,壮士的遗体残缺不全。
华灵庙一战战况惨烈,成为我国抗战史上的一个壮举。
记住他们的名字吧!他们是:连长彭永祥,排长郭文光、李树屏和士兵牛苗荣、葛志义、王振全、景新吉、陈元海、李贵生、吴庆周、王福祀、杜锡山、邵君山、周家宽、罗华周、李发成、张鉴、康三保、张三娃、胡孝成、徐顺德、周秀恒、赵卯娃、梁德昌。
1945年6月8日,“二十四壮士殉国纪念碑文”在华灵庙立起。2006年,“华灵庙抗日纪念塔”和“华灵庙抗日纪念馆”修建,万紫千红的美景中,二十四壮士的英灵,在这里安息,二十四壮士的英名,从这里传播。
华灵庙二十四英烈的故事生动地演绎了中华儿女不畏强敌、同仇敌忾的心声,激发出他们与日寇血战到底的英勇气概。为了和平,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贡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是值得我们永远敬慕的人。
梁 冬/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