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昔97 发表于 2017-4-17 18:52:47

运城李家大院之李氏家族发家秘诀(六)



运城李家大院之李氏家族发家秘诀(六)
  经商是为了取利,这是众人皆知的,但是,经商各有各的门道。李家人经商“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坚守以善为本,坚守“不忘天良,不可要利”的经商信条,其经商的秘决非同一般:

兴办实业 惠及社会
  清康熙、乾隆时期,中国商品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着长途贩运贸易的大商业和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清光绪时期,在西方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李家第十四代李敬修洞察时势,意识到先祖手工纺织贩运土布的经商之道落伍,要顺应时势,发展壮大,就要找准自己发展的位置,勇往直前,不断前进。李敬修要发展纺织,必须人才为先。清光绪 32 年(1906年),李敬修便让自己的儿子李道行入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预科班学习,一年后李道行赴英国入格拉斯哥皇家实业专门学校纺织科学习纺织专业。1914 年,李道行学成回国。  
  李道行回国接管家务后,不仅修改了店规,更重要的是随着经商经验和资本的累积,他要实现父亲的心愿和自己年轻时的理想 :兴办实业,惠及社会。李道行认识到,做纺织业原料是第一位的,要先从棉花入手。于是他抓棉花的第一目标,便从盛产棉花的陕西省三原县开始,设立“鼎记花店”收购棉花。
  1922 年,经晋华纺织厂总工程师王世毅(1917 年留学日本,临猗县人,是李道行的亲家)引荐,李道行入股晋华纺织厂。这使李道行一生所学的纺织专业知识和技术得到充分的展现和发挥。三原县“鼎记花店”收购的棉花便源源不断地运往晋华纺纱厂。
  李道行投资入股晋华纺织厂和新绛大益成纺纱厂,每年分红利数万银元。当时,由于军阀混战,军需紧缺,帆布需求量急增,李道行便在西安城创办了帆布厂,由晋华纺织厂和新绛大益成纺纱厂供应原料,做好的帆布经自家商号销往四方。
  无论是陕西三原县的“鼎记花店”,还是山西“晋华纺织厂”“、新绛大益成纺纱厂”、西安的“帆布厂”,这既是李道行实现实业救国抱负的印证,更多的是这些实业为李家赚回了相当数量的银子。有了银子,怎样对待银子?如何分配银子?这是李道行和李家人一直思考和想的更多的问题。


清道光年间,李家先祖经商的第一个商铺在陕西的靖边县,贩运土布的终点站也是靖边县。投资入股纺纱厂后,李道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机器织的花布运往“三边”,要求各分店按成本价销售机织花布,无现钱的可用实物顶替和赊账。总之,不准哄抬物价,一旦发现,即刻清理出柜。
一些掌柜议论说,这是赔本的买卖,这样干一年,别说分红,怕是连工钱都发不出来。李道行让各掌柜尽管放宽心,入股红利照常分,大伙的工钱照常付,损失从东家股银中扣除。当时,一些掌柜把话说在李道行当面 :“东家,我们也知道你是好意,可这天下穷人多着哩,你能救几个呀?”李道行却笑着说 :“能救一个救一个,能帮一个就帮一个。人生在世,不能逃避责任,不能亏欠良心。我们没有能耐去救助天下所有的穷人,但至少也可以让‘三边’的老百姓有衣穿,有被盖”。机织花布投放“三边”市场仅三五天时间,就被百姓抢购一空。李道行跑“三边”分文未挣,只是换回了大量的皮货、药材、羊毛等土特产。
但李道行的心情却是前所未有的舒畅,因为他学的纺织专业,他投资入股的纺织实业,能够给社会带来好处,这是李道行终生追求的心愿。就这样,从 1925 年至 1936 年的十多年间,李道行每年都要向“三边”运去大批机织花布,全部成本价销售。

在李道行看来,一个人活在世上,如果只知道赚钱,那他即使拥有万贯家产,也只是一个精神上的贫穷者。如果把钱能用于社会,惠及百姓,那才是真正的富有者。
“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善是什么?在李家人看来,善是一点一滴的付出,善是一分一毫的给予。“善”渗透在李家人生活的细节里,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甚至成为“遗传基因”,不自觉地决定了他们的待人处世、行为方式。因为善,李家财源茂盛,财富恒久。因为善,李家在商海中的航空母舰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运城李家大院之李氏家族发家秘诀(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