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昔97 发表于 2017-4-18 11:23:31

再说人格教育

  如今中国的教育深陷于应试教育的泥潭而难以自拔。有些领导人却一厢情愿地想用所谓的“素质教育”来摆脱困境。但所谓的“素质教育”理论本身充满谬误,充其量也只能误导人们从一个泥潭爬出来而陷入另一个泥潭。能够从根基上解决中国教育与中国振兴的历史使命相脱节的科学方法本来就是人格教育,然而出于某些人的私利,他们宁愿充耳不闻,继续搞他们的应试教育或乱七八糟的所谓素质教育,而置人本中道精神于不顾,置13亿人的根本利益于不顾。
  所谓的“应试教育” 是恢复高考制度以后逐步被强化的, 从20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愈演愈烈的很不完善的教育模式。“ 应试教育”如今被认为是重视知识传授、轻视能力培养, 重视少数学生、轻视多数学生, 重视选拔教育、轻视普及教育, 以应试为目的, 片面追求升学率, 围绕考试构建教育体系,安排教学内容,以牺牲多数学生选拔少数“尖子生”上大学为目的,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处于被动地位,不能全面发展而被诟病。而所谓的素质教育则被认为是以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为目标,按照学习者自身发展的规律安排教学, 重视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的最佳升级换代的教育模式。还被认为是对应试教育的扬弃,二者的对立统一。所以也就被当成是今后教育的必然的选择。
  此前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所谓的素质也就广泛被界定为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诸方面素质也就包括了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审美素质在内,因而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并且被阐释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但也并非绝对对立的概念,因为两者在词义上本来就并非反义词。其中机械唯物论的影响相当明显,如今实施的素质教育也就有了1+1=2的素质合成的实质。这与中华文化的整体哲学以及现代系统论的观点相悖。以此为指导也就有了从单一考知识走向又考知识,又考才艺,又考体育,又考能力,甚至考品德的考试泛滥的闹剧。
  所谓的素质教育忽视了人格的整体统一性,忽视了教育为了人本身而不仅仅是为了国家的根本属性。这样的忽视也就背离了一切为了人本身的人本精神和教育必须为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总目的,这就不利于中国的振兴。
  孔子早就指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有教无类”,“朝闻道,夕死可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也强调了教育为了每一个人的人本精神和重视先天秉性的发展与后天习得的养成。强调了学、思、行结合促使人格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老子则曰:“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以早服。早服是谓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强调人要治理人事和服事于天,最妥当的莫过于像务农那样。唯有像务农那样依照事物的本性而行事,及早地服从天道,厚积其德,掌握了治治人治事的根本,才能保持长久不衰,长生久视。
  老子又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孔德之容,唯道是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强调人们以其多说话而一再穷尽困窘,还不如信守行事切中于道的原则。人像地,地像天,天像道,道像大自然那样。深通之“德”的法度,是只要有“道”就服从它。最完善的作为就像水那样。水最善于有利万物而不与之争利,自处于众人所厌恶的位置,所以最接近於道。居住善于选择适宜的地点,思维能做到深刻,与人交往懂得待人的道理,说话有信用,当政懂得如何能大治,办事有才能,举止合时宜。也就强调了人之所以能够成功遂事很好地生存都取决于完美人格的养成。
  因而,不注重整体人格的养成,而止于1+1=2的素质堆积的素质教育也就背离了中华人本中道的根本精神。
  西方个体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中也明确指出:
  “儿童所经历和参与的每一项活动都是他整体生活和完整人格的表达,不了解儿童行为中隐蔽的生活背景就无从理解他正在做的事情。我们将这一现象称之为儿童人格的统一性。儿童人格统一性的发展是儿童行动和行为方式相互协调形成的单一模式。这种人格的发展从儿童的童年时期就开始了。童年生活中的一些要求引导儿童整合和统一他们自身的反应,不仅使儿童对不同情境的统一反应形式形成儿童的性格,而且还使儿童其他的行动有别于其他儿童,更加个性化。很多的心理学派在研究儿童人格时都忽视了儿童人格的统一性,即便没有完全忽视,也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
  “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学校的作用,我们就会认识到,学校总是试图按照各个时代的社会理想来教育和塑造个体。学校在历史上曾经先后为贵族、教士阶层、资产阶级即中产阶级和平民服务,也总是按照特定时代和统治阶层的要求来教育儿童。今天,为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理想,学校也必须作出相应改变。因此如果今天的理想人是独立、自我控制和勇敢的人,那么学校就得作出相应调整以培养接近这种理想的人。”
  “整体人格依据每个个体的存在而存在。每一个个体都是由其整体人格所塑造的,是其人格的整体性和统一性的代表。每一个个体都是一幅画作,同时又是这幅画作的作者。这幅画作的内容就是其自身的人格,但是每一个个体都不会是完美的画家,也无法对自身的灵魂和肉体具备完整的认知。每个个体都是以经常犯错和不完备的形式存在着。”
  “个体心理学正是根据社会情感的基本原则来研究相应儿童的教育方式。儿童的家长和其他教育者不应该让儿童只与其中一个人建立紧密的联系。如果这样,那儿童势必无法准备好投入到将来的生活中。”
  “学校不仅是一个向孩子传授书本知识的地方,还应该是一个向孩子传授生活知识,表现生活艺术的场所,所以好的学校是家庭和现实世界两者的中介。”
  心理学家阿德勒也就强调了学校教育必须有利于每一个学生人格统一性的发展,而不能只按照统治阶层的要求来实施教育。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人格一词被解释为“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人的道德品质,人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人格一词多义,本文讨论的主要是教育心理学的含义,而不是道德学或法理学方面的含义。在这个含义下,人格也就是指个性,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有机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使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个性的独特性致使每个人面对同一情况下都可能有不同反应。个人的人格是否完美影响着他的一生活动的成败。因而教育就应当作出相应调整以培养具有完美人格的人。也就是必须辅助“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这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的根基。而不是利用教育体制来对学生进行层层选择,把社会分裂成贵族与贱民的对立阶层,从根本上扭曲教育的社会功能而为贵族阶层服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再说人格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