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昔97 发表于 2017-4-19 18:48:59

运城李家大院之慈善文化(二)


李氏家族百年善行,是慈善文化的活教材
  很多人说山西表里山河,比较封闭、比较保守、比较落后,我却不这么认为。其实,自古以来,山西的人口比别的地方的人更善于流动。洪洞大槐树下的移民,盐湖舜帝陵前的寻根问祖,明清时期运城县县接纳河南、山东、河北等因灾荒逃难的难民等,就是很好的证明。这证明运城人有一颗包容的心,能够接纳别人,能够融入别人的生活中,这就是运城人大善大爱的见证。
  李家先祖并非商家大户,而是在明永乐年间,从陕西省韩城县相里堡村逃难过来的,饿晕在黄河滩上,幸遇山西人路过救助,栖身于当时的万泉县薛店镇。山西万泉人用宽大的胸怀接纳了他们。于是,当他们发家了、发展了,他们怀着感恩的心,回报这里曾接纳、救助过他们的乡亲们。

  李家以土布起家,以诚信兴家,以实业富家,以慈善传家。虽然家兴业旺,生意昌盛,地位显赫,但并没有改变遵古“忠恕”的家规家风和心系天下的大德。上自清末民初,远至大江南北,李氏家族历世数代扶危济困,乐善好施,急公好义,推仁行义;足之所至,善之所至;善行善举,无所不及,晋、陕、豫、甘、宁、蒙诸省人称其“李善人”。

赈灾救荒 不吝家财
  清末民初,晋南一带灾祸连连,洪涝干旱频频发生,政府无力救济,百姓无力抵御。每遇灾年,许多乡邻衣食无着,常常哀鸿遍野,饿殍满地。李氏家族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给灾民捐助银两,施衣舍饭,使当地百姓多次免受饥荒困厄。
  清光绪三年(1877年),麦歉收,室内鼠绝。夏秋旱,麦未种,大饥。屠牛马,种几绝,人相食,斗粟白金四两。李氏家族第十三代“文”字辈李文阶、李文蔚出资在万泉一带放赈舍饭,救活百姓无数。因乐善有德,清廷曾赠“廷”字辈的李廷槐、“文”字辈的李文蔚、“敬”字辈的李敬义为奉政大夫,封“廷”字辈的孙氏、“文”字辈的阎氏、“敬”字辈的阎氏为宜人。


清光绪二十年,一场大雨过后,县内孤山洪水暴发,阎景村内许多房屋有的被洪水冲垮,有的房屋倒塌,粮食多被淹没,村民扶老携幼避难庙宇,其衣食无着者不下百余人。李敬修、李敬伦(信)同侄子李道升(其父李敬义28岁时去世)商议后,组织家人为村民取土盘灶,劈柴煮米,舍饭施衣,惟恐不周,使村民无一人受饥饿。洪水过后,李家众兄弟拿出钱粮帮村民重建家园。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太白昼见,日赤无光,河南、河东大旱,小麦绝收,斗粟银二两四钱。老百姓饥寒交迫,饿死过半,在河南为官(通判之职,分管粮运及农田水利)的李敬修出资在当地舍饭,救济贫民。又同堂弟李敬伦、侄子李道升商议后,拿出数百斛(一斛为五斗,一斗为10升)粮食赈济村民。同时,拿出500两银赈济故族薛店村贫民,有的养在家中,有的施以粟米,毫不吝啬。
  民国十七年至十八年(1928--1929年),山西连逢大旱。秋未收,麦未种,室内鼠绝,死人无数,晋南遭灾最为严重,斗麦银元四元,入冬又逢奇寒,冻死牛羊无数,方圆百姓嗷嗷待哺。第十五代“道”字辈李道行同众兄弟李道升、李道在、李道荣、李道临等倾力相救,赈济灾民。先后赈济河东十七县灾区每县1000元银元,给河东旱灾救济总会捐款10000元银元,对本县本村及原籍薛店村特别救济4000元银元或2000元银元。并在薛店村家庙、阎景村祖师庙、运城池神庙三处设粥场舍饭,使许多人得以存活。当时,薛店村、阎景村的村民全部造册登记,届时鸣钟,村民自带碗筷,一日三餐不限量,吃饱为止,直至第二年秋收后家家有粮吃,粥场才解散,为此,李家欠下一大笔外债。
  这次严重的灾害,阎景村、薛店村没有饿死一人,也没有一户因此而变卖家产。河东各县县长纷纷请求政府表彰。当时山西省政府主席阎锡山为李氏家族颁发“博施济众”牌匾一块,以示褒彰,同时又上书国民政府,给以褒荣。原万泉县县长亦颁“乐善好施”牌匾进行奖励。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民国十九年(1930年),瘟疫流行,为了保全村民性命,李家出资从运城购回“十滴水”(防疫用),向全村户户发放,使村民度过疫情之灾。
  1938年6月,蒋介石制造河南花园口决堤事件,淹死百姓数十万,许多难民逃往西安。居住西安的李道在自己出钱,从粮店购回粮票,让其子孙把粮票发给难民。每年腊月二十三以后,李道在从西安各粮店购买几十石(一石为10斗,一斗为10升)粮食,印成三斗、五斗的粮票,盖上自己的印章,在年末岁首让子孙发给街上讨饭的难民及穷人,直至发完为止。
  抗日战争时期,日寇经常轰炸西安,为保护家人和街坊四邻的安全,李道荣在西安市的甜水井街靠南城墙边修建了一个防空洞,洞中可容纳数千余人。防空警报一拉响,家人和街坊四邻便躲避进防空洞内。李道荣还派人送饭送水,使大家安全度过空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运城李家大院之慈善文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