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说_平陆人物
傅说是我国上古时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建筑科学家。他发明的“版筑”术,是我国建筑科学史上的巨大进步,他辅佐殷商高宗武丁五十余年,选贤任能,广施仁政,安抚百姓,开疆拓土。他首创“干支”记时,编历书,指导农时,大造象形文字,促进文化发展,为推动当时社会历史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武丁中兴”盛世,并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说命三篇》,其中“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的名句,为我国最早的朴素唯物主义史观。商高宗武丁尊他为“圣人”,这是我国最早见之于文献的圣人。
傅说,殷商时虞(平陆县)人、著名贤相。
傅说的青少年时代,正是殷商王朝由“盘庚盛世”,向着下坡路滑落时期。盘庚迁都殷后,朝中进行了一系列整顿,河患得到治理,内部纷争停止,将士英勇善战,边界得以巩固,百姓安宁。但到盘庚之后,由他的两个弟弟小辛、小乙依次上台执政时,边界难宁。(奴隶主贵族,穷奢极欲)奴隶们被任意驱使,一股被压抑的无名怒火正在窜动,殷商王朝有倾覆之险。长期遭受奴役,生活在最底层奴隶群中的傅说,他小小年纪,就学着干出力活,跟着父母、兄姐辛勤劳作。
傅说天资聪明、生性慧敏,他很快掌握了不少生产技术,懂得了许多人间哲理。他又善于思考,且有一定技术和组织能力,所以成为奴隶群中的佼佼者。在修筑被洪水冲毁的道路时,他使用了一种“版筑法”,就是以两块木板相夹,中间填满泥土。这一方法,在三千多年后的北方,仍被广泛用于筑墙、垒坝、修护地堰。然而在当时,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重大发明创造。就在傅说带领奴隶来板筑的时候,殷王武丁恰好微服简履,到民间访贤求士路过这里。观其行,听其言。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尧舜“禅让”王位,从成汤灭掉夏桀,到盘庚迁都至殷,从胥靡生活,到朝政治理,对应兴应革的现实,傅说谈笑风生,头头是道。武丁激动地喊出:“吾心上的贤人,今见是矣!”
殷王武丁,是盘庚之弟小乙的儿子,谥号高宗,很有作为,公元前1322年,他继位时年龄不足20岁,当他看到朝政日趋衰败,贵族之间互相倾轧愈演愈烈,朝野上下,民怨沸腾,殷商社稷摇摇欲坠的情景时,心潮澎湃,欲图殷商中兴,必须不拘一格选贤取士。他下访求贤,发现下层社会中,确有不少头脑清醒的人。公元前1319年,武丁排除种种干扰,利用当时人们“信神”的心理,巧妙地以“梦得傅说”之法,选取了傅说。傅说被邀入朝后,“武丁得而举之”。
武丁一切事情都和傅说商议。傅说来自民间,自然懂得被压迫的痛苦,他没有忘记改变下层社会人们水深火热的艰难处境,但在当时社会中,还远远谈不上什么重大改革,但比那些贵族官吏只知自己,不知要强上好多倍。他又不能辜负武丁的良苦用心。他既要“明王以奉天道,建邦设都,树后王君公,承兴大夫师长,不惟逸豫。”要“惟事乃其有备”,“无启宠纳侮,无耻过作非”,同时又要“踏成汤之迹,以安天下之民”。既要对得起武丁,又不能忘记下层民众。他陈《说命三篇》,上篇记“命相之辞”;中篇记“为相进戒之辞”,下篇“记论学之辞”。他指出,“惟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惟厥攸居,政事惟醇,黩于祭祀,时谓弗钦。”对武丁的学习,他提出“王人求多闻,时惟建事,学于古训乃有获,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
傅说辅佐武丁系统地实施了“治乱罚恶,畏天保民,选贤取士,辅治开化”等政治主张。武丁接受劝谏,百事小心谨慎,因而使政治有所清明,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矛盾稍有缓和,许多奴隶得到了参军参战的权利,打仗特别勇敢,铸造兵器的冶炼厂设在都城,日夜打造各式的戈、矛、刀、箭,军备得到扩充,边关进一步巩固,少数王亲的暴行有了收敛,争权夺利的奴隶主受到惩戒,殷商出现了国泰民安、百废俱兴的升平景象,朝廷内外,充满生机。公元前1291年,王师三万克鬼方;公元前1282年,王师灭大彭;公元前1269年,王师伐豕韦。殷商疆域比原来扩大了好几倍,真所谓“武丁为君,傅说为臣,相得而益彰”。
傅说比武丁早十多年离世,享年应在70岁以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