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昔97 发表于 2017-5-4 17:11:48

文艺复兴是兽性的回归


  写了两篇关于人本质特征的文章,读者寥寥(几百人)。看来大家喜欢刺激的,比如骂谁一顿,而对立论的文章不太有兴趣(四个打赏)。虽然效果不好,但贫道意犹未尽,再写一篇过过瘾。
  记得2008年汶川地震出了个范跑跑。他不顾学生死活先逃命,还得意洋洋地到处显摆,引起了公愤。虽然多数人对范跑跑的行为不以为然,但还是有不少为他说话的。凤凰台一席一虎谈还为此组织了一次辩论,席间几个女同胞就对范表示同情。主要理由就是——遇险逃命、贪生怕死等是人的本性。人性如此,批评范跑跑就是拿“几千年的道德枷锁”束缚人。主持人也认可这个逻辑,气得反方发言人郭松民直跺脚,当场离席,落了个郭跳跳的外号。
  当时就说:贫道在场也说不过范跑跑。因为只要大前提是“贪生怕死属于人的本性”,那咋说都是范跑跑有理。贫道当时就指出:凤凰台这是装孬:范跑跑犯的这事儿本身就是一泡臭狗屎,凤凰台堂而皇之端到桌子上让大家品味儿,无论输赢都是散布“负能量”——虽然当时没这词儿。
  关于什么是“人性”主要是八十年代初讨论的,此前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的定义与阶级有关——人性是指人的社会性,有无产阶级人性和资产阶级人性。这些年不太讨论人性了,应该是对此有共识——人性不是人的社会性而是人的本性。现在解释人的本性大致为:“健康人的行为都是服务于他自己的目的。”也就是“人都是自私的”。围绕这一点,什么自我意识、自我决策、自我肯定、自我中心、自我异化等,一套一套的。凤凰台讲的那一套确实是现在的标准看法。
  贫道有时会较真:既然做定义,肯定有反义词,也就是人性不是什么。人性的反义词是“兽性”。经常会说“这家伙失去了人性,跟畜生一样!”也就是说,人性应该是指人有别于动物的那部分精神属性。当然,人本来就是动物的一种,动物的精神属性人往往也有。因此广义的人性往往包括兽性。实际上,正是人性定义的这个特点让一些人在讨论问题时偷换概念,轻松愉快地就把群众给忽悠了。就人性问题来说,几百年来大家深信不疑的一些判断其实都是有毛病的,真说清楚了会吓你一跳。
  说实话,现在真让人说出与兽性对立的,也就是狭义的人性究竟有哪些,还真会难倒不少人。哪些精神属性只有人有,动物没有呢?
  先说正面的:母爱、***、对爱情至死不渝、恋母情怀、怜悯、友谊、忠诚、团队精神、诚实、谦让、合作、献身精神……这些精神属性人都具备,但是——但是动物也具备!仅仅狗这一种动物的“优秀品质”恐怕大多数人都比不过,别说所有动物了!
  再说反面的:嫉妒、自私、损人利己甚至不利己、作弊、背叛、争斗、凶残、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夫妻好像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很多毛病上句是说人,下句就说畜生!
  因此,真用排除法来确定人性的范畴,还真愁死人呢!说一个——动物也有;再想一个——动物竟然还有!不信你看完本文后再想想,看除了贫道下面说的内容外,能不能找到点只人有,动物没有的。
  那么什么精神活动只有人有,动物没有呢?看过前面文章会说——臭道士不就是想说信仰么,说只有人有超验精神活动么。
  说对了,信仰只有人有,动物没有(这里解释一下:前面文章发出后,有道友质疑说:早就有狐狸仙、白蛇精!动物也修行,功夫到了会成仙的。对此贫道不抬杠,只能悄悄说一声:“忍住不说话就不行吗?贫道是在忽悠俗人呢!”)。
  无论哪种信仰,都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复杂的,脱离世俗规则的,能够自圆其说的精神世界。信仰这套体系的人会按照这套精神规范行事。所有信仰都有“戒律”并要求信仰者“守戒”。这些戒律往往是“反兽性的”,对前面讲的所谓负面的精神范畴加以限制。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真正处在信仰状态的人并不觉得“守戒”是痛苦,感觉守戒是愉悦的,摒弃那些俗人在意的东西是理所当然的,是一种新的境界。真正“走火入魔”的信仰者会沉浸在与恶念斗争、与痛苦斗争的愉悦中——无论是印度教的苦行僧还是坐在渣滓洞里的江姐都这毛病。而稍微感到自己还在意这些,都自责“修行不够”。宗教就不说了,文革期间的“狠斗私字一闪念”就是典型做法。
  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信仰这不讲理的东西,总要承认上面讲的这种精神活动是只有人有的,动物是没有的。也就是说,所谓人性,就是神性!
  不要以为到此为止了,人还有一个动物没有的精神属性——道德。
  道德是什么?百度说道德是“指衡量行为正当的观念标准,是指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也就是人类社会为了社会秩序的存在和协调形成的一套行为规范。
  有人会说,群居动物都有行为规范,非洲狮群社会也是秩序井然,一群狒狒照样长幼有序尊卑清楚。搞到吃的谁先吃谁后吃谁只能享受残渣剩饭一点不会错,比人还讲究。狒狒也有“狒狒社会调整狒狒之间以及单个狒狒和群体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这些规范“总和”起来不也是道德吗?
  是贫道错了吗?
  贫道怎么会错!只能是百度错了。
  百度关于道德的解释应该加一个词——教化。也就是道德的定义应该是“一定社会用教化方式实现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教化是什么?教化是“说服”。秩序和行为规范可以用说服建立,也可以用暴力实现。人通过教化建立的行为规范叫道德,狒狒是用暴力建立了行为规范。而人的行为规范很多也是暴力建立的,难道那部分规范也“总和”到道德里?!
  教化需要什么?需要有语法的语言。估计每个人都“教化”过别人,下面的分析就不用贫道啰嗦了。
  稍微留心就会注意到,道德和信仰好像干的都是一件事儿——鼓励正能量。
  那么道德和信仰有什么差别吗?既然干的一样事儿,有了道德还要信仰干什么嘛!
  道德和信仰差别大了!首先,信仰能干的和打算干的事儿多了,与道德干的相同的活儿只是捎带着就做了——不守戒无法得道。其次,道德建立的行为规范不考虑行事人的感受——高兴也罢不高兴也罢,忍者点吧,反正不这样就不对。但信仰不是,进入信仰境界的人不用谁再教化,脱离了俗人的感受,按规范行事水到渠成自然而然。遵守道德很难达到甚至永远也达不到有信仰的人在按规范行事时的那种境界。
  李达康的“洁身自好”是道德约束和遵守党纪,陈岩石一心为公不计名利是出于信仰。中国人失去对共产主义信仰的今天,除了在教的人,还有人能在做好事儿时体验到雷锋的心境吗?!
  道德是大道不行退而求其次的无奈。
  说到这里,人性的定义就出来了:人性=信仰+道德。说的完整点就是人性是信仰和道德调整过的精神属性。
  当然,概念范畴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人性也是这样。狭义人性=信仰+道德;广义人性=兽性+信仰+道德。不过,用了一种一定要前后一致。
  大家从来听到的都是“文艺复兴——人性的回归”,“从神性走向人性——文艺复兴”。看完贫道讲什么是人性,会发现这些判断句的毛病就大了——纯粹忽悠人嘛!!
  所有关于文艺复兴的描绘,内容无一例外地都是说是一次肯定人追求获取财富、获取爱情、得到个人幸福的伟大运动。而且赞美文艺复兴的都痛痛快快批判神性,对所谓“封建道德”的批判也是必须的内容。贫道不对文艺复兴究竟是“进步”还是“倒退”不做专门评价,总的看法是文艺复兴是好事儿。但是,几百年来关于文艺复兴的论述方式却是错误的。不能因为干了点好事儿就可以胡说八道。因为把话说绝了下次不好办。
  所有论述文艺复兴文章提到的人性,都是广义的人性。而且主要是指广义人性中人与动物都有的那部分精神活动,集中在个人欲望的合理性上。既然用的是广义人性,就不能把兽性与神性对立起来。狭义的人性=信仰+道德,广义的人性=信仰+道德+兽性。把“信仰+道德”给剔除了,剩下了什么?只剩下了“兽性”!人性=兽性?
  所以本文的题目是“文艺复兴是兽性的回归”。
  为什么贫道还说“文艺复兴是好事儿”呢?因为啥事儿都不能走过头。道德和信仰搞得太厉害的时候,往往是少数统治阶级利用信仰和道德把普通老百姓搞得人不人鬼不鬼的,自己却花天酒地胡作非为的时候。看看《十日谈》就知道中世纪的神职人员其实是很不守规矩的。易中天不读《十日谈》就敢把西方宗教吹得花儿一样的,真丢武大和厦大的脸!
  上面说的不是有点乱么?确实。贫道能在这里定义人性,无非是马列主义不时兴了——离开阶级分析,人性还真说不囫囵的!
  贫道说不对文艺复兴做评价是因为有些事儿把不准:文艺复兴还有一个重要作用,让西方人找回了祖宗——古希腊帝国和古罗马帝国——如何把异族(这时是异教徒)不算人可以随意掠夺和奴役的道义逻辑。自此西方人在上帝名义下开始了几百年的殖民活动——把数千万非洲黑人和数千万美洲印第安人送到了上帝那里。
  这还真像野兽干的。
  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为什么说不敢参加凤凰台给范跑跑设的局——因为当今世界大部分道理是颠倒的。明明是兽性的东西大家都当人性供着,明明是人性的宝贝大家都嫌弃。连道德都变成“几千年的约束人性的桎梏”,还能冠冕堂皇地在电视台上讲,而且主持人说这些不是人话的话一点没感觉羞耻——不是脸皮厚,而是从小就以为这样!
  道德如斯,信仰就别提了。大家都愿意与禽兽为伍,贫道有什么说的!!
  前几天与几个湖南电视台的小青年在董道长的鹤棚里喝茶,说到几件历史的事儿贫道一一给他们纠正。后来说到一些道理也是这样。后来一个男孩儿很感慨:看来这几十年知道的东西大部分是假的!
  不用烦,这个题目不再说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艺复兴是兽性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