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昔97 发表于 2017-6-2 18:30:26

民间工艺:浅谈雕塑的传承与创新



浅谈雕塑的传承与创新——甄云花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很难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人类文化的前进发展是接力赛。但是创新需要灵感,灵感不是天生的,必定基于传承,基于长期的积累和全身心的投入。大科学家牛顿说:“我所以比常人看得远些,因为我是站在前代巨人的肩头上”。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用现代的审美和功能需求对传统进行创新,才是传承的最佳方式,根本不移,薪火相传。

山东灵岩寺的北宋罗汉像

西魏释迦佛石像

—、中国传统雕塑艺术
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是以独特技术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性格为中心,通过雕塑的艺术形式表现,反映我们民族的文化精神的艺术语言形式。传统雕塑是融汇着中华名族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哲学思想的完整艺术体系,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历史。
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传统雕塑在其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雕塑类型。
中国传统雕塑追求的是内在精神指向,神、韵、气的统一是其特征,所谓神,指对象内在精神的本质和创作者的精神,对象内在的精神,一般主要指眼神,而雕塑上更强调的是情态、体态、动态的瞬间;所谓韵,是通过线条来表达的,它富有诗性、神性、巨大的超越性;神与韵的物质化生发之“气”,它是无处不在,无处不可惑的文化与宇宙气象。
例如人像的雕塑,中国传统雕塑讲究的是脸部的神态、表情以及内在精神指向,而忽视人体结构。比如山东灵岩寺的北宋罗汉像的脸部骨骼,从解剖学上来讲,完全是错的,但是其面部表情非常生动,栩栩如生、神气十足,甚至可以表现出人物的性格与内在精神特质。或许有人会解释说“造型经过了艺术的夸张”,但实际上,这种天马行空的艺术表达,是严格按照中国传统的“相学”来造像的。在中国“相学”中,凸起的颅骨、高耸的顶骨,谓之“奇骨灌顶”,耳轮广阔、两耳垂肩,谓之贵不可言,额、鼻、颧、颌必有五岳之形,眼、口、耳需有川流之势……这一切,象征着一定的性格和内在的精神,其中包含着先民对生命的思考,这种程式与尺度,其实正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某种内在精神指向。

甄云花,《春》

甄云花,《贵妃醉酒》

甄云花,《花自飘零水自流》
二、雕塑创新
艺术都是在传承和创新中发展的。中国雕塑力求发展,必然离不开创新。
雕塑的创新有很多种,通过空间环境的结合、材料的选择、色彩的应用、装饰风格的改变、内在形式的流露等多个方面,来展现创新过程的情感表达。
雕塑有中外之别,古今之分,因此这也为雕塑创新提供了素材。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外来文化予以创新,将西方的“写实”与东方的“写意”而结合。构建当代本土文化艺术的语言和体系,并彰显自己的艺术性。进行雕塑创新也可以改变以往用具象的内容,进行创作表达方式,从而不在来缚人们的思想,放飞人们的想象力,采用抽象来对事物进行内在意义和本质的表达。要打破传统的局限性,努力挖掘出深藏在事物内部的,能够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的艺术表现,表达人物内在的思维情感。雕塑艺术的创作也可以结合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艺术风格与特点,进行创新。

甄云花,《母爱》

甄云花,《西施浣纱》

三、传承与创新的结合
任何意义的雕刻作品都具有时代性,作品的意义不能脱离当时的创作环境,而是产生于雕塑作品与时代与人们的交流互动中,被人民理解,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如果不考虑实际情况,盲目的照搬外来模式或者元素,只能遭到时代的冷落,被人们抛弃。
中国雕塑的发展,应当放在开放的环境中,海纳百川,不断继承和发展,一脉相承而又不断有所发展,有所创新。
以我国传统雕塑艺术为例,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来自地中海与印度洋沿岸犍陀罗风格传入中国,很快就被我国的佛教雕塑技术所吸纳,从而形成了“曹衣出水”“瘦骨清象”的魏晋之风。近代,更有很多外来艺术的精髓被消化吸纳之后,融汇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长河中,成为我国民族文化传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总之,雕塑创新是基于传统的基础上的创新,无论是空间、环境的开放性,还是材料角色的转换,都体现了雕塑创作过程中对于传统的继承和创新发展,从而真正的实现了现代与古代艺术元素的完美结合。
                  
甄云花(保定市工艺美术大师,现就职于曲阳县工艺美术学会)   


民间工艺专业论坛作品发布
点我注册
点我联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民间工艺:浅谈雕塑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