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地反智与奴性的神话
来源:红歌会网 作者:后沙月光原标题:甘地——反智与奴性的神话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年10月2日-1948年1月30日),印度国父,尊称圣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印度国家大会党领袖。
以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闻名于世,最终却死于暗杀。
以印度教哲学思想引领世人,最终却死于印度教教徒之手。
反对工业化社会,却被高度工业化的西方国家捧为楷模。
甘地跟曼德拉一样,是两位被神化的人物。曼德拉从一名革命战士成为了一名“宽恕者”,一名妥协者。
甘地则更干脆,他一开始就主张“非暴力”,无论是反殖民斗争,还是领导贫民翻身斗争过程中,非暴力精神贯穿始终。
在这种精神照射下,印度人到今天还体现着“反智与奴性”的思维。最大的讽刺在于,印度是在国家分裂,内部暴力冲突不断的情况下独立,而且绵绵不绝。
谁捧红了甘地?
甘地成名于南非,1914年回国之后,游历印度各地,通过追随者的造势和宣传,甘地在印度广大农村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在当时,这个名字还带有印度教中“神明”的味道。
然而要成为举世瞩目的政治人物,口口相传的方式显然做不到这一点,报纸和广播是包装神话甘地最重要的利器。
1920年8月开始的不合作运动,是甘地极力倡导的成名之作,当时,印度国大党高层大佬基本持反对态度。
1920年秋,国大党在加尔各答召开特别会议,讨论农民运动与市民运动问题,大会主席却是来自美国的拉吉巴特.拉伊。
拉伊几乎不了解印度,常年住在美国,当甘地提出不合作运动决议时,国大党高层大佬几乎全部反对,只有尼赫鲁的父亲则成为支持甘地的唯一大佬。
加尔各答会议,是政治意义上的真正甘地时代开启,虽然处于少数派,但《甘露市场报》总编莫铁拉尔发声支持甘地,从舆论上来说,甘地赢得了基层,拉伊背后有美国媒体力量。
从加尔各答回来后,甘地又去拜访了文豪泰戈尔,再次为自己壮大了声势。
国大党高层都是知识精英构成,他们明白”不合作运动“是什么玩意,但甘地向民众喊出的口号是:“要自由!不要再做奴隶!”印度人反响热烈,大佬们干脆闭嘴让甘地去领导这场运动。
在运动发起前,甘地要求自己有独裁权,“非暴力”原则不得被破坏,如果运动失败,国大党可以将他踩在脚下,甚至抛弃他,但运动时,都要听他指挥。
在国际舆论上给甘地造势的却是美国媒体,之后,甘地每一次运动,都得到了美国媒体的极力渲染,包括他个人形像。
从英美两国矛盾来看,英国继续维持对印度的殖民统治不利于美国商品进入印度市场。同时,在全球舆论场揭露英国殖民丑恶统治的,主要也是美国媒体。
美国热衷于结束英国对印度统治是毫不掩饰的,包围在甘地身边的几乎全是美国记者。
后来著名的“向食盐行军”运动成为与世界新闻界互动的大狂欢,之后进占达拉萨那盐厂的行动,美国有1350家媒体进行了刊登和报道。
另外,甘地本人也极其善于利用媒体,他的言论,举止,衣着,都经过精心策划。
甘地有极高的表演天赋:赤裸上身,腰上系一块土布,坐在一架小纺车面前,素食、禁欲、静修,他用东方元素装扮一身。他还可以穿着缠腰布去见英王乔治五世,在会议上高唱《薄伽梵歌》。
放到今天,甘地绝对是一个超级网红,但甘地并不是一位真正的革命者,甚至连尼赫鲁对他也时常表示不满。
奴性思维
甘地从骨子里是热爱英国的,包括尼赫鲁也一样。这是印度民族劣根性,到今天很多印度知识分子也对殖民时代抱着感激之心。
甘地身上有许多矛盾,这需要从他的人生哲学和社会地位中去发现答案。
甘地种姓上属于刹帝利,自幼接受英国殖民地奴化教育,认同英国文化,认为“大英帝国存在有利于全世界”。
成年后,他在英国研读法律,并获得执业律师资格,从这一点上说,甘地并不反对印度当时的政治架构,更不存在改天换日的精神。
意识形态上,甘地不排斥英国资本主义观念,这一点,深深体现在他后来的政治行为上。
甘地是世界近代史上一位重要人物,所以真实还原他的青年时代经历非常重要。
作为一名官宦世家子弟,执业律师,甘地去南非时就带着满满的优越感,他自认为比其它印度人高一等。
当时他受聘前往为一家南非的印度贸易公司打官司,24岁的甘地第一次受到打击就是在火车上。
买了一等车厢座位,却被赶到了三等车厢,跟被他瞧不起的黑人和印度劳工坐在一起。这件事深深的刺激了甘地。
甘地后来成立了“印侨代表党”,打算用法律知识为印度人争取平等,给他钱的主要是印度商人,因为他们在南非也受够了这种歧视。
1906年8月,南非当局对印度移民限制不是放宽了,而是更加严厉。《黑人法案》强迫所有印度人要随身携带身份证件,并严禁新的印度人入境。
甘地又领着大家反抗,主子们怎么能把印度人跟黑人一样对待呢?南非当局承诺同意取消《黑人法案》,但要求印度人去警局打指模。
印度劳工拒绝了这一强迫性的歧视要求,甘地这时却跑来劝大家跟殖民当局配合,主动去打指模。结果差点被工人用刀刺死。
伤未痊愈,甘地就跑到警察局第一个打指模,以作表率,引发了南非印度人的极大反感。
结果,南非当局只是玩了甘地一把,《黑人法案》不取消,照样保留。
这才有了甘地领导众人烧毁身份证这永载史册的光辉一幕。所谓南非抗争仅此而已,他不过是在寻求印度人比黑人强一点的地位,并不是针对种族歧视政策的根本---白人统治一切。
在这种压迫和反压迫的抗争中,作为领导者,甘地事实上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说白了就是在主子的皮鞭下,一个奴才想过得比另一个奴才更好一点,而进行一点隔靴搔痒的小动作罢了,这跟轰轰烈烈领导人民翻身,当家作主的革命家完全不是一个层次。
另外,在1899年,南非布尔人起义时,甘地站在了英国殖民者一边,组织1100名印度救伤队,到前线主动为英军服务。
1906年,祖鲁人起义,甘地再次故计重施。他以为英国主子会感激他,赏识他,重用他,至少高看印度人一眼,结果,半年不到,等祖鲁人起义一被扑灭,就爆发了身份证事件。
网上流传的甘地光辉历史,都是经过过滤,剪接的,否则的话,甘地形像会垮掉。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甘地利用自己的名望,以”募兵中士“身份为英国招募印度壮丁参战,为这场不义之战增加炮灰,“非暴力”与其说是他的思想,不如说是政治手段。
直到三十年代,甘地才正式提出了英国人必须离开印度的口号,这跟美国国力的快速增强有直接关系。
甘地与印度民众的关系,需要辩证的分析。
一,他在组织群众运动方面有重大贡献。
二,对印度人的团结精神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地主和资本家做出了一些让步(甘地绝食)
四,甘地将群众运动控制在自己设定的范围之中。
五,群众要有打了左脸送上右脸的精神。
六,死道友不死贫道。
1920年下半年甘地在印度发动不合作运动--非暴力。
1919年,中国爆发“五四”运动--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火烧赵家楼。
两个国家走上了两条完全不一样的发展道路。
印度民众在甘地带领下,一次次进行着不合作运动,迎来的是旁庶普邦大屠杀,旁庶普邦当时被全境封锁,不准出不准进,消息彻底封锁,到今天也不知杀了多少人。
另外,国大党领袖,包括尼赫鲁一批一批被抓捕,参加不合作运动被关入监狱的人数有三万左右(还不包括没登记名单的)。
只有甘地还在外面自由活动,国大党被捕大佬盼着甘地能给当局更大压力,让大家早日获释。结果,1922年2月,不合作运动被甘地叫停,不玩了。
起因是1922年曹里曹拉村的农民在被警察开枪打死十几人之后,为了反抗,放火烧了警察局,烧死六名警察。
甘地就以此为由,指责民众违反了非暴力原则,直接结束这一阶段不合作运动。
尼赫鲁出来后,就质问过此事:几千万人的运动,发生一起暴力事件就要停止前进?就算是这样,面对军警的残酷镇压时,谁能做到斯斯文文?如果有内奸或暗探故意制造暴力事件,怎么办?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注定失败。它是个骗局。
1941 年12 月7 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占领印度支那、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直逼印度。甘地仍然拒绝暴力,被免除国大党领袖职务,国大党分裂。
1942年,甘地在接受美国记者访问时说,印度抗击日本的方式将与众不同,它的唯一武器乃是非暴力。
甘地想象,“将有一排排印度人,纪律严明,手无寸铁,面无惧色地向日本人的刺刀冲,他们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直到尸积如山,血流成河。从而使敌人心慈手软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英国只好又把他逮捕了。
网上喜欢用甘地跟毛泽东进行比较,这还真没法比。
西方舆论美化谁,丑化谁,但是值得玩味,它有它的标准:符合西方利益。
最后在文字中感受一下中印两国思想上的不同:
甘地名言:
在暴力中发现非暴力法则的圣人,是比牛顿更伟大的天才,是比威灵顿更伟大的战士。他们懂得使用武力,他们也认识到武力无用,因而宣传救世的方法不在于暴力,而在于非暴力。---1920《武力政策》
毛泽东:
《七律·到韶山》1963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