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昔97 发表于 2017-8-18 11:39:39

这支扶贫工作队在汲取信仰的力量

  运城事情   “我们是经历过困难时期的人,知道贫困日子的艰难。现在日子越来越好了……”近日,在夏县庙前镇皂庄村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里,90岁高龄的杨玉兰老人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围坐在老人身旁的是夏县国税局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队长陈清俊和他的队员。进门入户,了解村民们的生活和需求,听取村民们的意见和建议,这是驻村工作队的日常。
  皂庄村地处山区,下辖6个自然村,杨玉兰老人所居住的郝家坡距离村委会所在的皂庄近8华里。虽然杨玉兰老人不属于精准扶贫帮扶对象,但驻村工作队队员经常去老人家中看望,听她讲过去的故事。“老人长期生活在村子里,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对村里的贫困户家庭情况和贫困原因十分了解,我们的扶贫工作离不开像她这样的老党员的支持。”皂庄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张秋囤说。老人的生活和她的想法,工作队的每一个人都记在心上。
  皂庄村共有18名党员,14岁入党的杨玉兰老人是村里唯一一位新中国成立前的老党员,老人从十一二岁开始参加革命工作,清心律己,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过着平淡简朴的生活。如今90岁高龄的她依然坚持田间劳作,并照料身患疾病的堂弟,身体力行地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吃亏的事情跑在前,占便宜的事情不能干。”朴实的话语传递着老人的谦逊、温和、善良,传递着一个老共产党员的信仰和情怀。老人的话语感染着工作队每一个人,扶贫工作需要的正是这样谦逊、温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为做好扶贫工作,驻村工作队坚持入户走访,了解贫困户特别是贫困党员的经历、生活,以及最需要的是什么。皂庄村42户贫困户的家庭收入、财产、劳动力、医疗支出、求学负担都一一记录在工作队的工作手册上。
  扶贫工作需要尊重和理解,驻村工作队本着“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的原则,积极组织贫困户采摘野生中药材、种植西红柿、花椒等,筹集资金为贫困户送上花椒苗、化肥,帮助贫困户走出困境,谋求产业发展。扶贫工作是要在帮扶贫困户走出经济困境的同时,帮助他们走出思想困境,驻村工作队坚持组织党员干部宣传扶贫政策,消除贫困户的“等、靠、要”想法,增强贫困户的致富观念,传递坚韧不拔的精神,传递发展的希望和信念。
来源:黄河晨报  记者:吴玉良 张恒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支扶贫工作队在汲取信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