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制造业活着但日本制造快死了
来源:红歌会网 作者:言回原标题:日本制造业活着但日本制造快死了
正文之前,我们不妨讲一个小故事。
一战之后、二战之前,日本始终在进行大规模军备更新,但是受限于当年日本制造业的技术条件,以及日本人奇葩的脑洞,绝大多数产品不是完全没有用武之地,就是水准低劣不值一提。
当然这中间也有一些可圈可点的产品,比如耳熟能详的掷弹筒、30式刺刀、九八式钢盔等等,实战效果足以和同期欧美列强的单兵装备比肩。这其中掷弹筒和刺刀因为成型很早,得以大规模列装,但九八式钢盔这东西是1938年才定型的,日本贫弱的生产能力决定了这些刚开发的“精品”根本无法大规模列装,所以二战战场上日军普遍配发的依旧是老式的30式钢盔。反而是二战结束后,中国通过研究缴获的日本钢盔,开发了并大规模列装了解放军的第一代钢盔:GK80型,所以严格的算起来,新中国早年的钢盔,基本是纯正的日系技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两件事。
第一,以次充好是日本人的传统技能。
第二,技术可以形成先发优势,但技术是可以被学习的——哪怕是军工技术都不例外。所以技术只能决定你一时的水准,而真正决定发展前景的是实打实的硬实力:工业基础,人口,土地资源,市场规模等等。
以这些硬实力为衡量标准,日本并不具备一个制造业大国的基础。
但日本却切实的当了几十年的制造业大国,这不得不说是非常滑稽的一幕。
笔者在《从神钢造假看日本制造业神化的破灭》一文中曾经提到,日本经济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是大国政治博弈的产物。所以当政治筹码失去意义的时候,经济泡沫就必然破裂。然而日本的制造业神化却没有跟着经济大环境一起崩溃,这是很不科学的一件事。
近期神户制钢造假丑闻爆发,让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日本制造业,这应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在笔者看来,“日本制造”早就已经死的差不多了,活着的是“日本制造业”。日本制造业是一个行业;而日本制造则代表着产品。
制造业的繁荣,依赖于产品的质量,有质量才有口碑,这是一般意义上的客观规律。然而产品的质量却并不是达成制造业繁荣的唯一条件。某种意义上,吹出来的口碑也是口碑,一样可以引发繁荣的表象。
还是以钢铁为例好了。
中国有一个段子:日本在华车企的钢材都要从日本本国进口,为什么不用中国钢?因为国产钢管硬度不行会弯曲变形或无法焊接。甚至连螺丝钉也要进口日本的,因为国产螺丝打不进日本的钢管中……
这种属于比较浅显的谣言,稍有点专业知识的都能看出来。就算没有专业知识,在汽车市场里“日系车皮薄馅大不耐撞”也是十分出名的调侃,实在是算不上硬度高。
而就是这种浅显的谣言,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流传甚广的。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这与日本媒体的宣传模式息息相关。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日系制造品质好”都是日本媒体孜孜不倦的宣传口径,加上在某些特定的领域,日系产品也确实可圈可点。还是以钢铁产业为例,电线和发条等材料、机械、电力相关的钢材产品,日本确实处于顶尖地位。这种顶尖地位集中在很小的范围内,只不过在媒体的宣传下,“日系制造品质好”的观念被扩展到了整个钢铁行业,甚至整个日本制造业,最终在整体经济下滑的大环境里,保住了日本制造业的神话。
这种宣传模式其实是典型的以偏概全,以这次事件的主角,日本第三大钢企神户制钢来说,他在2011年进口了一个150吨的电渣重熔炉,这玩意是生产炮钢的,而在此之前,日本根本无法自产炮钢这种高强度的武器用钢,这算是日本“零的突破”。而按照我国已故金属专家王仪康先生的回忆,中国早在1965年前后就已经能完全自主的生产炮钢了。如果按日本的宣传方式,那中国是不是可以说自己的炼钢技术领先日本40年?
类似钢铁神话的宣传模式充斥着日本的整个制造业,如果说电子元器件、汽车、机器人等产业,日本还能享受技术先发优势的红利的话,那马桶圈、电饭煲、电子产品就纯粹属于吹出来的制造业神话了。
真实的日本制造业,你能看到的是三井的假钢,神户的假铜,奥林巴斯的假账,铃木和三菱的假车,高田的假气囊,甚至还有日产的假员工……
为什么有恃无恐,因为即便产品质量不过关,在媒体的背书下,也可以凭借过去积累的声誉把问题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媒体一方面保住了制造业神话的桂冠,一方面也助长了制造业人员的造假风气。
毕竟,“工匠精神”吹不圆了,还可以用“躬匠精神”顶一顶,没有什么是鞠躬解决不了的,如果一次不行就鞠两次!
说起来,日本的“躬匠精神”退步的比“工匠精神”更快,早期的谢罪文化是要切腹的,后来变成了上吊,再后来是“土下座”的下跪,现在居然只剩下鞠躬了,不得不说,日本人的羞耻心也是越发不值钱了。
在神话的定义中,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人类思考并结合自己的想象力所产生的文化现象和故事。
从这个定义来说,“日本制造业神话”这个词倒是颇为准确——神话,总有破灭的一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