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世界正在步入第四个发展阶段
来源:红歌会网 作者:中国引领原标题:战后世界正在步入第四个发展阶段
【核心提要】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的引领下,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正在沿着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方向不断前行。经过若干年的持续努力,一个以“持久和平与持续发展”为特征的美好世界必将展现在世人面前。实现毛泽东主席年轻时立志“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伟愿望、兑现毛泽东主席执政后做出的“中国应当对世界做出较大贡献”的庄严承诺。
战后世界发展已经走过了“两大阵营对峙、三个世界划分、多级群雄并起”三个发展阶段。现在已经迎来了第四个发展阶段,即“中国引领发展”的新阶段。本文力图通过对战后世界发展阶段的历史回顾、对战后世界发展第四个阶段基本特征的分析论证,深刻认知当代世界正在发生的本质性变化,以便为人们把握当代世界发展趋势提供一点新的思路。
一、对战后世界发展阶段的历史回顾
惨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难以弥补的巨大损失,给人类社会留下了永远的伤痛。由帝国主义的掠夺本性所决定,战后人类世界的重建和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必定是一个艰难的历程。
1、战后世界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为“两大阵营对峙”阶段
在二战尚未结束,反法西斯同盟国美、英、苏三国就忙于战后国际秩序和世界格局的安排。曾经召开过三次重要会议,即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后两次会议,对战后国际秩序和世界格局的安排具有决定性作用。
1945年2月4日~11日,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苏联总书记斯大林,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第二次会晤,就结束战争、维护战后和平、安排战后世界秩序等内容进行了激烈争论。经过三国各自的妥协和让步,最终达成了一些既有利于加速战争进程、彻底击溃德日法西斯国家,又不顾其他国家利益、侵犯别国领土主权的协议,形成了“雅尔塔体制”。这一体制,深刻反映了美国称霸世界的战略意图:即美国取得对世界的领导地位、取得对世界经济的优势地位、取得对整个欧洲的仲裁人地位。雅尔塔体制是美、英、苏三个大国“权益分赃”的产物,蕴含着难以克服的内在矛盾,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深刻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1945年7月17日~8月2日,美、英、苏三国首脑杜鲁门、丘吉尔(后5天为新任首相艾德礼)、斯大林,在德国柏林附近的波茨坦举行第三次会议。这次会议时间之长、讨论问题之多、争论之激烈,都是空前的。美、英、苏三国围绕对占领德国及其赔偿问题、波兰西部边界问题等欧洲战后的主要问题;对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及其战后必须遵守的政治、经济等原则问题,达成了协议。这次会议是世界从战争走向和平的时刻举行的。随着战争的结束,基于反法西斯战争而结盟的共同基础正在逐步消失,联盟内部的矛盾迅速表面化。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使美国成为受损失最小、收益最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最强的头号世界强国,急于谋取世界霸权;使苏联的国际声望空前提高,军事力量空前壮大,成为一个能够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美国的扩张计划威胁着苏联的战略利益,而苏联的影响扩大也威胁着美国及其英国的战略利益。双方的矛盾日益尖锐化。
1946年2月,美国驻苏联代办乔治·凯南针对斯大林的讲话,给国内发回了一个长达8000字的电报,提出对苏实行强硬政策,并提出了一整套“遏制”苏联的对策,为杜鲁门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1947年1月,乔治·凯南以X先生的化名在《外交》季刊上,发表了《苏联行为的根源》一文,把“遏制”提高到战略的高度加以阐述,受到华盛顿的青睐。
1946年3月,下野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的陪同下,在美国富尔顿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讲。他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里亚斯特,一副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了。”他号召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共同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这次演讲被称之为“铁幕下的演说”。由此,拉开了“冷战”的序幕。在丘吉尔发表“铁幕下的演说”不到10天,斯大林在《真理报》上发表谈话。他尖锐地指出:“丘吉尔先生和他的朋友在这方面非常像希特勒及其同伴”,予以坚决回击。双方的火药味十足。
1947年初,美国宣布“杜鲁门主义”,推行“马歇尔计划”,开始由“热战”转变为“冷战”。面对美国在欧洲咄咄逼人的攻势,苏联于当年9月成立了共产党九国情报局。在成立会议上,苏共代表日丹若夫做了有关国际形势的报告,通过了《关于国际形势的宣言》。正是这个宣言尖锐地指出:世界已经分裂为两个对峙的阵营,一个是帝国主义阵营,另一个是反帝国主义民主阵营。
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于1948年2月美、英、加三国会谈决定建立北大西洋集体防务协定开始,到1949年4月美、加2国与欧洲10国正式签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自此形成。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于1955年5月苏联和东欧7国在波兰首都华沙举行会议,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并决定成立国际武装部队联合司令部,华沙条约组织自此诞生。
在20世纪50年代,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不断膨胀。1951~1959年期间,美国的工业产值增长4.3%,基本建设增长2.7%,劳动生产率增长3.1%,国民收入增长3.5%。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迅速恢复,苏联与美国抗衡的实力不断增强。1951~1959年期间,苏联的工业产值增长8.9%,基本建设增长8.4%,劳动生产率增长6.5%,国民收入增长7.6%。于是,两个世界大国依靠其背后的政治、军事集团的支撑,开始了日益激烈的较量和争锋,形成了冷战和遏制的局面。
2、战后世界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为“三个世界划分”阶段
二战后,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殖民主义体系土崩瓦解。从1945年到50年代中期,大约15年左右时间,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中心在亚洲。中国革命的胜利,印度、巴基斯坦的独立,中朝人民抗美战争的胜利,东南亚人民反对老牌殖民主义的胜利等重要历史性事变,构成了这个时期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靓丽风景。
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大约15年左右时间,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向非洲和拉丁美洲迅速扩展。1955年4月,29个亚非国家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了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标志着亚非国家作为一种崭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了世界舞台,成为第三世界崛起的开端。在亚非会议的影响下,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在非洲如火如荼,新独立国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1963年5月,31个非洲国家首脑,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聚会,共同签署了《非洲统一组织章程》,建立了非洲统一组织,并把这一天确定为“非洲解放日”。这些重大历史事件,成为这个时期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华彩乐章。
拉丁美洲自50年代中期以来,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1959年古巴革命的胜利;1964年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区主权的反美斗争;1965年多米尼加爆发了反对美国武装入侵的英勇斗争;拉美国家带头掀起反对超级大国海洋霸权的斗争等重大国际事件,成为这个时期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壮丽诗篇。
1961年9月,由南斯拉夫、印度、埃及、印度尼西亚、阿富汗5国共同发起,25个国家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聚会,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宣告了不结盟运动的诞生,为第三世界的形成奠定了初步基础。
早在1957年1月,毛泽东主席《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就说过:当时世界上有“三种力量,第一种是最大的帝国主义美国,第二种是二等帝国主义英、法,第三种就是被压迫民族。”当时,毛泽东主席对第三种力量还在用“被压迫民族”这个概念,并没有使用“第三世界”这个概念。但是,毛泽东主席关于三种力量的分析,却为后来提出“三个世界”理论奠定了认知基础。
“第三世界”这个概念,最早是由法国人类学家阿尔弗雷德·索菲提出来的。他把亚非拉的独立国家称之为“第三世界”;曾任法国总统的戴高乐也从地理划分出发,把新独立国家叫作“第三世界”;亚非拉地区新独立国家的领导人也称自己为“第三世界”。
1974年,毛泽东主席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明确提出了“三个世界”理论。他说:“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他还说:“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这就是毛泽东主席根据世界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兴起,以及苏联向霸权主义的不断转化,综合分析了当时世界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所做出的新的科学判断。这个新的理论很快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并成为许多国家制定外交政策的理论依据。
进入20世纪70年代,两大阵营各自发生了分化,形成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世界的局面。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激烈角逐,引发了世界的动荡不安,也引起了世界主持正义的各国人民的强烈不满,出现了联合反霸的新形势。
3、战后世界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为“多级群雄并起”阶段
进入20世纪80年代,苏联作为新兴的超级大国,为了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使出了浑身解数,也耗尽了大量资源,竭尽全力发展军事力量。到1982年为止,苏联研制了大量武器装备。其中,战略导弹2314枚,弹头6791个,当量57亿吨;战术导弹5773枚,弹头16800个,当量29亿吨;坦克5万辆,装甲车8万辆,火炮3.2万门;飞机13680架,歼击机和轰炸机4250架;军舰2110艘。为此,耗费了巨额军费开支。1965年,军费开支仅为320亿美元;到1981年,达到1440亿美元。以此同时,也使国民经济整体下滑:八五计划时期国民收入年均增长7.1%;九五计划时期国民收入年均增长下降到5.1%;十五计划时期国民收入年均增长下降到3.9%;十一五计划时期国民收入年均增长下降3.1%。西方记者曾经把苏联的国民经济称之为“着军装的国民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说,军备竞赛拖垮了苏联。这是苏联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所付出的沉重代价,也是导致苏联亡党亡国的重要因素。
从1991年苏联解体到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的20年时间里,苏联作为一个超级大国已不复存在,美国就变成了唯一的超级大国。在世界力量对比中,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力量格局。按照20世纪末国际社会对世界格局的认识,在未来世界力量格局中起主导这20年的时间里,没有苏联制约的美国更加肆无忌惮地巧取豪夺,更加疯狂地实行单边主义,四处煽风点火、干涉别国内政,向第三世界国家推行西方的民主模式,妄图实现西方的一统天下。经过10年的胡作非为,美国终于自食其果,引发了以本·拉登为首领的基地组织的恐怖袭击。
然而,传统意义上的世界大国:欧洲已经没有可以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但联合起来的欧洲,仍然不失为一个实力较强的 “大国”。日本由于长期受到美国的制约,经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但仍然是一个实力较强的国家。与此同时,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走上了快车道,在不同地区形成了多个发展中心:包括亚洲的中国、印度;非洲的南非;拉丁美洲的巴西;还有横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等,都已经步入世界强国的行列。这种力量格局说明:世界已经进入了“一超多强”的发展阶段。
二、战后世界发展第四个阶段的基本特征
早在20世纪末,国际上的相当一些学者就曾预言:21世纪有可能发生两件影响世界发展方向的大事:一件大事就是中国的崛起;另一件大事就是美国的衰落。对此,当时有许多人持有疑义,认为不一定能实现。后来发生的“中兴美衰”的基本事实,不幸被发出预言的那些学者所言中。
1、“中兴美衰”是当代世界发展的最主要特征
刚刚进入21世纪,美国就遭受了“9·11”恐怖袭击。时任总统的小布什,在举国上下的支持下,开启了反恐战争的先河。为了抓住“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元凶本·拉登,于2001年3月,就打了一场阿富汗战争。结果没有找到本·拉登,又迁怒于萨达姆。于2003年3月,又打了一场伊拉克战争。此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美国就把大量的精力、财力和资源,用于反恐战争。结果是越反越恐,恐怖主义遍地开花。已经历了三任总统的反恐战争,成了一场没有期限的持久战。这种状况,一方面消耗了大量经济实力,另一方面耽误了国内的经济发展。再加上2008年10月突然爆发的金融危机,使美国的经济雪上加霜,遭受了重创。美国长期以来“重金融、轻实体”这样一条“脱实向虚”的经济发展道路,使美国的经济出现了“空心化”的状况。美国长期以来一直在负债经营,高达20万亿美元的债务,必定会成为一颗随时引爆的炸弹。正是这些因素,导致了美国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
然而,正是由于美国的衰落,为中国的崛起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进入21世纪,中国并没有放慢发展的脚步。经过10年的深化改革、持续开放,到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就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使得中国在世界“多强”当中脱颖而出。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之下,对内精心谋划、稳妥施政,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运行态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对外顺应潮流、智慧布局,通过“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引领世界各国人民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使未来的人类世界不断向着更加光明、更加幸福的方向变化。这种发展态势,充分说明了中国崛起的持续性,也改变了世界发展的基本格局,使世界格局从“一超多强”向“中国引领发展”的方向转变。
2、中国引领是当代世界发展的最显著特征
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空前未有的历史机遇,呈现出引领世界的运行态势。我们可以从客观环境和主观条件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首先,从客观环境的角度,考察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就会发现从全球范围内有三个重要的现象值得关注。
一是“中兴美衰”的国际现象,有利于中国取得引领世界发展的资格。美国的衰落,使之逐渐丧失了世界领导者的资格。中国的复兴,使之正在取得世界领导者的资格。自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打造金砖合作模式、强化上海合作机制的发展态势看,中国的国际感召力、影响力、凝聚力正在迅速增强、不断扩展,中国取代美国只是时间问题。美国的衰落是负能量的释放,呈现出穷途末路的发展趋势;中国的复兴,是正能量的激发,展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前景。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作“风水轮流转”。大国的兴衰也是如此。曾几何时,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德国、苏联这些曾经瓜分世界、称霸世界的大国耀武扬威、盛气凌人、不可一世,先后都不可挽回地走向了衰落。登上世界霸主地位的美国,实施强权政治,进行巧取豪夺,已经榨干了许多国家的骨髓,捞到了数不清的好处。现阶段,已经到了“物极必反”的临界状态。
中国还有一句老话,叫作“多行不义必自毙”。 特朗普上台后,采取“美国优先”的政策,对包括盟友在内的所有国家疯狂地“剪羊毛”,充分暴露了垄断资本的极端自私本质。惹起众怒的美国,已经成为众矢之的。许多国家开始敬而远之,与美国分道扬镳。美国采取“打一派、拉一派”的卑劣手段,制造世界乱局,以便乱中取利。
美国把伊朗、朝鲜等国定性为“邪恶轴心国”,成为其心头大患,必予除之而后快,促使这些国家成为美国的死对头。特别是最近以来,美国总统特朗普一再指责伊朗没有履行伊核协议,威胁退出伊核协议,引发欧洲几个大国,以及联合国、尤其是俄罗斯和伊朗异口同声地反对;美国以朝核问题为借口,在韩国强行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引起中俄朝等国的强烈反制。针对朝鲜坚持"拥核"的强硬态度,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发出狠话:“对付朝鲜只有一个办法能奏效——军事行动”。为此,美国正在朝鲜半岛集结军事力量,为对朝动武做准备。被美国称之为后院的拉丁美洲,美国总统特朗普也不放过。最近他也无端指责古巴和委内瑞拉是“流氓政权”,引起拉丁美洲国家和人民的强烈不满。墨西哥是美国的近邻,特朗普非要在美墨边境修建隔离墙,惹得墨西哥十分不满
美国把争夺和控制中东作为战略重点,有意把水搅浑,利用伊斯兰教派的传统矛盾,挑起以沙特为首的逊尼派国家与伊朗为首的什叶派国家之间的争端;在打击极端组织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有利于美国战略利益的极端组织,就得到支持;不利于美国战略利益的极端组织,就得到打击。这一做法,直接威胁到土耳其的国家利益,引起了土耳其的高度警惕和戒备,促使土耳其公然背叛了美国,与俄罗斯结成了打击极端组织的盟友;中东地区是穆斯林的聚集区,特朗普上台伊始就颁布“禁穆令”,引发了国内外的大规模抗议浪潮。
欧洲是美国的传统盟友,与美国渐行渐远。不顾美国阻拦,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家,纷纷加入了由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银行”。美国还以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为由,对俄罗斯实施连续制裁,并组织北约成员国连续进行针对俄罗斯的军事演习,引起美俄关系高度紧张。
亚洲的阿富汗,就是因为16年前的那场战争,至今仍然混乱不堪,美国是始作俑者。时至今日,美国还赖在阿富汗,不但不撤出军队,反而继续增兵,使阿富汗永无宁日。所有这些行为,都说明美国正在把自己置于与全世界为敌的境地、正在陷入空前孤立的状态、正在做衰落前的垂死挣扎。
美国走向衰落,为中国的复兴和崛起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国际环境。只要我们仔细分析就会看到,美国制造的矛盾越多,所消耗的资源、能量就越来越多,就会分散精力而无暇东顾,就会使中国减少来自国际方面的负面干扰。当下的美国各种内外麻烦缠身,进一步消耗了美国的实力和精力,不可避免地为中国的复兴和崛起创造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对中国持续地复兴和崛起是极为有利的国际环境。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知和足够的准备,为新的发展战略的稳步推进注入更大动能。
二是“和平发展”的世界愿望,提供了中国引领世界发展的民意基础。2008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虽然已经过去9年了,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都提出了许多刺激经济的思路、方案和措施,除个别国家外,绝大对数国家的经济还处在缓慢复苏状态中,并没有走到正常的发展轨道上来。各国经济发展都面临着不同程度地困难和问题。
经历2008年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冲击,世界各国人民饱尝了经济危机所造成的企业破产、投资减少、生产萎缩、贸易不畅、消费下降、利益纷争、社会混乱、战乱频发、难民成潮等各种苦果,至今记忆犹新。各国人民纷纷要求改变现状、改善发展环境、改造发展模式,实现新的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全球性共同发展。“维护和平、寻求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在这种时代潮流面前,私欲极度膨胀的美国,已经失去了各国人民的信任;遭受诸多国家嫌弃的日本,难以承担重任;遭受重创的欧洲,已经无暇顾及;丧失了实力的俄罗斯,已经无能为力。在当代世界大国当中,只剩下了中国。正是这种“维护和平、寻求发展”世界性潮流,强烈要求中国承担起引领世界各国重新走向和平与发展的“人间正道”。这对中国来说,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机遇。对此,我们党一定要抓住这一难得机遇,乘势而上,成为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全球发展的引领者。
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和人民,还包括一些发达国家都看到一个基本事实:中国引领世界发展,不附加任何条件,完全站在平等公正、互利共赢、成果共享的立场上,同所有国家和国际组织进行包容性合作。因此,赢得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赞誉和欢迎。
三是“独辟蹊径”的发展战略,有利于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和世界的和平秩序。以美日为首的敌对国家,其帝国主义的反动本性,决定了他们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崛起决不能轻易让步,必然耿耿于怀,必予除之而后快。他们设置海上岛链,挑起各种风险事端,制造各种意想不到的麻烦,妄图围堵中国、分化中国、肢解中国,干扰中国崛起的历史进程。
面对当代世界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沉着应对、果断施策,采取“排除干扰,另起炉灶”的办法,冲出重围,开辟新路,不断化解风险和挑战。
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闯出一条发展新路。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以来,仅仅4年时间,就从战略构想迅速转化为实际行动,获得了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参与,设立了亚洲基础设施开发银行和丝路基金、中欧班列自2011年首列开行以来,截至目前累计开行超过5000列,开行中欧班列的中国城市已达33个,到达欧洲12个国家的33个城市,中欧班列已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重要的物流通道。中国还帮助沿线多个国家搞起了高铁、港口、电力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召开了“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正是这个充满智慧的发展战略,把美国和日本排除在外,也把中国送进了世界中心,开始越来越多的主导世界事务。
强化金砖国家合作,重建世界发展新秩序。从2007年建立的金砖国家合作组织,到现在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2017年金砖国家合作将进入第二个“金色十年”。金砖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1年,在中国三亚举行的第三届金砖五国峰会上,针对美国滥用全球铸币权的恶行,提出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2012年,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四届金砖五国峰会上,提出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为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2013年,在南非德班举行的第五届金砖五国峰会上,提出建立“金砖国家外汇储备库”,建设“金砖国家海底光缆”。2017年9月,金砖五国第九次会晤在中国厦门举行,就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垄断局势,有力地改变以西方国家为中心的国际秩序,建立有利于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新治理体系,做出了诸多战略决策,使世界向着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稳步迈进。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国家的安全稳定得到了有效保障,不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巨大促进,而且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秩序也是有力维护和最大贡献。
其次,从主观条件的角度,考察中国所具备的国内条件,就会发现从全国范围内有三个必备条件值得研究。
一是国内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既无内乱,更无内战,社会安宁稳定。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理论指导,以政治社会稳定为基本前提,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把一个相对落后的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相当先进的中国。这是我们国家长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凝心聚力、共谋发展、共襄盛举的必然结果。
邓小平同志当年高度重视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问题。1989年2月,他在《压倒一切的是稳定》中就尖锐地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中国应如何获得持续的稳定局面呢?1990年4月,他在《振兴中华民族》的谈话中给予了清晰回答:“只有稳定,才能有发展。只有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有一个稳定的社会主义中国。”同年7月,他在《中国永远不允许别国干涉内政》的谈话中得出这样一个科学结论:“中国要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安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的国际环境。”
邓小平同志卸任后的三届中央领导集体,秉承了“稳定是改革发展前提”的理念,始终把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提升到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上来加以认识,始终把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放在全党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处理。因而使我国的经济获得了可持续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人民获得了安宁祥和的生活环境,成为极具魅力的国度。
二是人民普遍存在发展愿望,争取有更高层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纵观今天的社会主义中国,各族人民都过上了历朝历代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20世纪50~70年代,中国人民追求的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20世纪80~90 年代,中国人民追求的是“电视、电冰箱、洗衣机、电脑、手机”;到21世纪以后,中国人民追求的是“汽车、洋房、全民教育、全民医保、全民旅游”。现在这些目标都一一得到了实现。中国人民还在追求更高层次的、更加幸福的生活。这种追求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必备要求。
人民群众要求清新型的政治生态。中国人民追求风清气正、民心凝聚的社会氛围。我们党要把清风正气、凝聚民心作为党的自身建设的终极目标常抓不懈。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清醒地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上任不久即启动了针对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还陆续启动了针对领导干部的“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了针对基层党员的“两学一做”常态化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改革创新党的思想建设制度、组织建设制度、作风建设制度,提高党建的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持续进行空前力度的反F·B斗争,“老虎、苍蝇”一起打,力图尽快遏制、解决F·B问题,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得到有效恢复,也使人民群众看到未来和希望。
人民群众要求智能型的生活状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越来越强烈,由此引发的科学革命和技术进步接踵而至。人类世界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信息革命、信息技术、信息产业的发展,现在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新媒体时代、大数据时代、智能化时代。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便携终端、云计算、智能制造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呈现出信息传播的网融合、微传播、泛关联、智能化等显著特征。网络信息传播的发展,涉及到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国防安全、网络安全,已经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极大地改变了人类传统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联系方式,将给中国人民带来更加高端式、智能型的享受,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更便捷、更舒适。
人民群众要求舒适型的生态环境。经过改革开放的40年发展,我们经历了“发展、污染、治理”的曲折历程,终于认识到“蓝天、青山、绿水”,才是人们所真正需要的生活环境。于是,才有了大规模整治环境污染的政策措施、才有了空前力度的改善生态环境的举国行动,才有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只要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采取“齐抓共管、标本兼治”的方针,从传承“天人合一”理念,到补偿生态破坏欠账;从产业布局环保审定,到企业污染治理担责;从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到建设美丽乡村;从全民确立生态意识,到人人自觉维护环境。经过若干年的持续努力,一个人人健康、处处美丽、衣食无忧、舒适宜居的“人间天堂”,必将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绽放异彩,展示出独特魅力。
早在一九六二年一月三十日,毛泽东主席《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对中国五十年后的发展,从发展战略的高度,作出了科学的预言。他说:“至于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五十年不行,会要一百年。”“从现在起,五十年内外到一百年内外,是世界社会制度彻底变化的伟大时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是过去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都不能比拟的。”距毛泽东主席发出这个预言到现在,已经过去了55年。纵观半个世纪的发展变化,完全证实了毛泽东主席英明预见的正确性。
从人类世界的角度看,半个世纪之前,还是两大阵营对峙的阶段。美苏两国冷战正酣,双方剑拔弩张、决一雌雄。半个世纪之后,两大阵营对峙早已烟消云散,苏联早已不复存在了,美国也在走向衰落。引领世界发展的国家已经变成了中国。各国的前途命运已经更多地掌握在人民的手上。整个世界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中国的角度看,半个世纪之前,中国正处在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中,艰难地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苦苦地寻求经济发展路经。半个世纪之后,中国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中国共产党不但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管用”的理论、道路、制度,而且找到了经济发展“又好又快”的体制、机制、模式;不但找到了社会各项事业进步“共建共享”的方针、政策、措施,而且找到了对付外界干扰破环的“另辟蹊径”的思路、谋略、手段。中国所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是过去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都不能比拟的。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大智慧、大思路、大气魄、大战略、大手笔的呕心沥血、精心谋划之下,中国的发展变化完全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短短5年时间,是砥砺奋进的5年、创新发展的5年、成就卓著的5年。每天都有喜讯传来:一项项核心技术被突破、一件件智能产品被攻克、一个个大国利器被造出。这些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不但造福于中国人民,而且惠及世界人民。每月都有捷报播出:一项项深化改革政策出台、一件件重大工程竣工、一股股改革红利入账百姓腰包。这些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不但是中国富民强国的根本举措,而且为世界各国作出典型示范。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已经达到了34%,超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率的总和,稳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引领世界发展已经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以及国际组织所认可。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的引领下,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正在沿着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方向不断前行。经过若干年的持续努力,一个以“持久和平与持续发展”为特征的美好世界必将展现在世人面前。实现毛泽东主席年轻时立志“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伟愿望、兑现毛泽东主席执政后做出的“中国应当对世界做出较大贡献”的庄严承诺。(此文写于2017年9月20日~10月15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