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昔97 发表于 2018-2-12 16:02:52

大名草编的种类和传承意义

大名草编的种类:
邯郸市大名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提起大名县人们多会想到《水浒传》里“吴用智取大名府”的故事。故事里的大名府就是现在的大名县。

大名县历史文化悠久,春秋时是著名的“五鹿城”;唐德宗建中三年称“大名府”;在宋仁宗庆历二年建陪都、史称“北京”。如今大名县是河北省著名的花生之乡、小麦产地。大名县耕地面积110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82万亩,得天独厚的条件造就了全国最大的面粉加工企业——五得利面粉集团,也为草编制作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麦秆。

“大名草编原料以麦秆为主。”河北省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王群英告诉记者。王群英是大名县人,也是现今从事草编手工艺品制作的艺人之一。

据了解,草编起源于南唐,兴盛于北宋年间。在张择端名画《清明上河图》中便随处可见头戴草帽的百姓。而草帽也是草编中最常见的成品。但凡见过草帽的人不难发现,草帽都是由一缕缕似辫子般草绳,逐一叠加、缝制而成。王群英告诉记者:“这一缕缕看似辫子的草绳是由5根麦秸草编织而成,这样的草帽辫叫‘花元草’,当地又称‘草龙’,是最传统的草编技法。”至今,在天热时,农民下地干活仍会戴顶草帽遮阳。


草帽

王群英告诉记者:“在清代中期,本地有这样一个习俗:女孩出嫁后的第一个夏季,是要从娘家给男方拿去几顶自己编的草帽,叫‘回春帽’。”

“这个习俗促进了草编制品的流行。随着社会需求量的增加,草帽和草帽辫逐渐从自用转为商品,开始生产销售。”王群英补充道。

“在建国以前,草帽辫还可以用来交换小米等生活必需品。”这在当地流传的歌谣里可见一斑:“草编是个宝/农民离不了/掐个辫子缉个草/灌油盐酱醋有钱了/灾年能换粮/丰年添衣裳。”

据村民王称心老人回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几乎人人都是在业余时间掐草帽辫,白天劳动晚上掐,不搞其他的话一天掐七八挂(一挂约100米长)。最好时每挂能卖到1角2分钱,一个月下来,顶一个二级工工人工资。

草辫

在大名虽说“掐草帽辫”几乎人人都会,且可以换取生活用品,然而要说完全掌握这门技艺并编制成品却并非易事。

王群英以编织草帽为例介绍说:“先到农家收麦秸秆,又称“麦莛”。麦秆通常有六节,能用以编织的却是麦穗以下、第一节以上的茎秆,二三节作配料,其余都不可用;然后将茎秆在水里浸泡2~3分钟拿出。茎秆湿了就会变软,不那么硬脆易折,这样就能掐编了;编的时候,是三根白、四根黑(黑是指颜色污黄的茎秆),掐编及续草是一直以白色茎秆为轴心,如此编出的草辫带着有规律的花纹;将编好的草辫放在大缸或大箱子里用硫磺熏,熏过后便有很亮的光泽,接着就能编制草帽了。”

“最后一步还可以将浸泡麦秆的水,按照一定比例加入漂粉,用开火煮,加温7天后把外面的浮色冲掉,接着涂上彩色颜料,等麦秆晾干编出的草帽色彩缤纷。”

她对记者演示编草帽辫时,手里拿着的一根根麦莛,似一只只不断翕张着自己翅膀的蝴蝶,要马上飞走似的。

“草帽辫的编法叫‘平编’,是最常用的草编技法。除了平编还有交编、立编。交编可以编出鱼鳞纹;立编用来编织笼子。”

她拿出一包细如韭菜叶的草辫对记者说:“这个有上百年了,看看还是保存很好。草编制品怕火和过度潮湿,但是正常存放,是有很长寿命的。”

“但现在看不到这样的草辫了。”王群英说。

“为什么?”记者问道。

“为什么?因为没有原料了。”

“原料的消失,影响的不只是看不到这种(细如韭叶)草辫,就连草编加工厂,如今也看不到了。”

大名草编的主要原料是麦秆,此刻在大名县城外,仍随处可见千顷良田上欣欣麦苗。而王群英为什么说“没有原料了”呢?

有心掐草辫 原料不好找

要说其中缘由,我们还得先来看看 “消失”的大名草编厂。

“‘大名草编厂’其实是河北省大名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草帽辫加工厂,又曾更名大名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草制品公司。厂子建于1952年,当时有50多人,是为了方便从农村收购加工草帽辫,然后出口到国外。”曾任草编厂厂长张春元介绍说。

“在1981年时厂子效益最好,那时上缴利税40多万。厂子有700多工人,除了1个总厂还下设4个分厂。”

“从80年代初开始,小麦产量逐渐增多,这是因为采用了一种‘高产’麦种。这种麦秆低、抗风、产量高。农民得到了切实的利益,逐渐全县的百姓都开始种植这种‘高产’麦种。然而这种麦子因为秆短,却不适合编草辫。”

记者从大名县宣传部孙俊了解到:“在80年代初,一亩地的产量大约三四百斤,最好的也不过五六百斤。后来通过改良麦种和土地,小麦产量节节高升,到90年代初时,每亩地已能达到千斤。”
或许在当时,农民家家庆贺小麦产量节节高升,然而在1991年草编厂主管单位:大名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向银行提交了“关于对草制品公司所属五个分厂实行关闭及银行贷款挂账停息”的请示,其中列举了以下的数字:1985年收购草帽辫达9500包,1986年收购1500包,而1989年只收购462包……再加之小麦收割机械化,使草帽辫的原料——麦莛,呈现明显的减少……据此不难看出,八十年代末期厂子经营步履艰难。

“麦秆不适合掐草辫,加上机器收割,麦秆直接还田。慢慢地就没人再掐草辫了。没有原料的供给,厂子渐渐地走向衰落……直到1997年厂子倒闭”。张春元略显伤感地说。

传承意义

公办草编厂的倒闭并不意味着大名草编从此末路。相反,张春元和王群英都非常肯定地说,大名草编绝不会消失。

张春元解释说:“虽然现在麦秆不适合草编,但是在农村,一些农民仍会留出一块田地,来种植适合掐草辫的麦子。他们仍保持着这种传统:即能用草编编制的生活用品仍坚持用草编。只是不会出现像原来的大批量生产。”

如今在大名县仍有两家个体草编厂,记者采访了其中一家草编厂厂长朱自修,他告诉记者:“批量生产上确实存在困难,但草编因其独有的特性——纯天然,还是受到国内外消费者认可。尤其是现在的一些草编工艺品。”

谈起草编制作现状,中国草编大师裕庸告诉记者:“草编种类非常丰富,在不同地区呈现不同特色,并兼具实用性和艺术观赏性,但草编多受原料影响,因为所选用料多是纯天然植物。植物受季节性影响大,所以草编不像其他手工艺,任何时候都能做。那么草编艺人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就像书法,要有自己的特色,要让自己的作品走出去。”

在大名草编中,王群英可以说是让大名草编“走出去”的第一人。

从2005年至今,她所创作的草编参加省市大型演出达14场。在她创作的草编中,最知名的莫过于草编脸谱和时装。

谈起这些创作,王群英对记者说:“最早在八十年代中期,就有了编草编衣服的构思。直到2006年夏天才开始着手制作。”

“从学校里请了学生做模特,让他们穿上草编衣服像走T台似的在舞台表演。人们都没见过啊,所以很受瞩目。”王群英笑呵呵地说。

“京剧脸谱是传统的一门艺术,草编京剧脸谱——生旦净末丑,成套编制,借鉴京剧艺术来展现草编艺术,大家就乐于接受,而且很受欢迎。拿到外面去卖,二百元一套,很快就被买走。”
最后王群英感叹道:“近几年,自己也曾想批量生产脸谱等工艺品,但草编最特殊的地方就是机器替代不了,而现在从事草编的人又很少。”

“有时原料还不够,(麦秆)每年就这一个季节大量收购,错过了再找就很麻烦了。”在大名县城郊许多墙壁上,都贴着写有 “草辫收购点”字样的纸张,王群英对此解释是:时间得往前赶。在王群英现在居住的四合院里,有几间屋子里已堆放着她近日收来的成捆麦莛。打开房门,一阵阵麦香扑面而来,这亲切而熟悉的气味,让人仿佛感受到了它们的呼吸和体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名草编的种类和传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