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18-5-22 17:07:49

家乡运城民间玩具风俗艺术

运城民间风俗孕育和发展了民间玩具艺术,民间玩具又充实丰富了运城民间风俗,它同运城乡村民俗一样恬淡而淳补,是劳动人民淳风之美的体现和物化。

在我的家乡运城,婴儿出生的第三日俗称“三天”,“三天”时,大人们为婴儿编织,制作竹笼、花篮、绣球等玩具,做为礼品挂在土炕上方。当婴儿哭闹时,用这些玩具来哄逗。

到了婴儿出生的三十天,就要过“满月”。这是农家的喜庆日子,亲朋好友、左邻右舍都要送礼品、喝喜酒。礼品大部分以玩具为主,有布虎、布鸡、青蛙枕头、面塑的小猴小狗以及“麒麟送子”、“二郎担山”。还要给婴儿戴“百家锁”,系“吉祥骨”。

婴儿的一百天称“百岁”,家人要给婴儿置“拴娃石狮”、“守娃麒瞵”一类的玩具,既能玩耍,又能防止婴儿滚爬磕碰。

过周岁,在运城民间农家有一种占卜儿童前途的礼仪,这天点燃香烛,献果供食,用面捏制文房四宝、琴棋书画、秤尺、升头、彩缎红绸、女工剪子针线、刀枪棍棒、锄镰犁耙、钉锤扳钳等,代表各行当的实用工具,将其置于婴儿四周,任其抓取,观其先拈何品,以做佳谶。

提起老虎,无人不惧。古人曰:“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但民间玩具中的虎的形象却总是憨气可爱。民间艺人对它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借助它的威力把自己制做的虎当做勇敢、强悍、吉祥之物。用虎的形象传递爱和祝福,借虎的形象反映希望和眷恋。比如婴幼儿睡觉的虎枕,满月时大人给婴儿脖子上带上虎头护身符,过节时胸前围着脚踩五毒的虎牌,挂上艾叶虎。能跑会走时脚踩虎头鞋,头戴虎帽,为防寒手上再套个虎头暖袖,小孩在玩耍时,口吹泥虎哨,手拿皮老虎。在运城最有特色的要算虎头枕了。用布块、绸缎为枕面,蚕茧、荞麦皮装枕芯,再用彩画或彩纸刺绣各种花纹图案,经过民间艺人巧手装扮一番,酷似一只既乖巧又憨实的卧虎。

芮城的虎枕,虎身和虎头可拆可合,携带拆洗均方便;

运城万荣、河津的民间玩具布虎用黄十布做底料,只在虎上画以斑纹或四季花,简练醒目;绛县、新绛的布虎绣扎细腻、精巧;万荣还有双头虎枕,在枕的两边各做一个憨态可掬的虎头,身体同四肢成为一个舒服的圆形软枕;绛县的“虎头鱼尾枕”,由天真幼稚的小虎头与活灵活现的尾鱼组成—体。贵在那虎的形象既有虎娃的气质,又有“王”的风度、鱼的形象既显得灵秀又显得温顺。这些都是孩子们的奶奶、妈妈、亲手制做的,凝聚着深厚的母爱,寄寓了祝福与冀盼。
每当春暖花开,运城民间不少村庄里便可听到“咕咕叽叽”的泥哨声,这种泥哨是孩子们的喜欢玩具。

运城的泥哨,花样颇多。造形有动物、人物,往往同一题材就有多种不同的动态和不同的神态造型。其中常见的有鸡、鸽子、鹰、燕子、猪、狗、猴、鱼、龟、青蛙等,还有男童女孩造型的泥哨。

有些偏重于写实,如新绛的鸟类、龟、青蛙形泥哨;有些则偏重于写意,极为概括简练,如稷山的鸽子、八仙造型的泥哨。

但无论写实还是写意,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善于挖掘各种动物潜在的美,使小小的泥哨富有吸引力。这种民间泥哨,实际上是一种很古老的吹奏器的孑遗。

乡村中的“七音哨”就是根据古代的陶埙发展而产生的民间玩具。万荣古城发掘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陶埙,同七音哨极为相似。由于时代变迁,陶埙从乐坛中退伍,但它柔和的音色,构造简便的形制,仍受到人们的宠爱,进入玩具领域,成为孩子们的宠物。这种七音哨在动物造型的头部有一吹孔,在园鼓似的哨体上有六个小孔,吹时变换不同的指法,便可吹出各种悦耳动听的音阶声响,可以说它是泥哨中的精品。

运城民间玩具同乡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是人们生活所需要的,同时又被当地的水土特征、自然气候等生活条件所影响。具体到运城的饮食习惯和民间玩具上,抽丝剥茧寻找着家乡风俗习惯。从这些它凝结着浓郁的乡土感情,孕育着浪漫的艺术想象中,从自己对生活的直观感受中,可以对我的家乡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家乡运城民间玩具风俗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