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陆史话
平陆夏、商称虞。周初武王封仲雍后于此,国仍号虞。春秋时为晋献公所灭,成了晋之大阳邑,以在大河之阳故名。战国时为魏之吴城。秦为河东郡地。西汉始置大阳县。王莽新朝改名勤田。东汉复为大阳县,又名太阳县。魏、晋因之。南北朝北魏太和十一年(487)河北郡来治,大阳县属之。北周天和二年(567)改为河北县。隋开皇初(581)郡废,属河东郡。唐初属蒲州,贞观元年(627)改属陕州。天宝元年(742)陕郡太守李齐物开黄河三门漕道以利水运,从河中挖出古刃,有篆文“平陆”二字,以为祥瑞,遂改今名,为称平陆县之始。五代仍旧。宋时划县为上中下三等,平陆为上县,属陕州。金代属解州,兴定四年(1220)州治移县。蒙古中统年间州徒。至元三年(1260)将芮城并入平陆,元代元贞初仍分置。清初因之,雍正二年(1724)改解州为直隶州,邑为辖境之一。1912年民国建立,废除府州治,设道县属河东道。1927年废道,平陆由省直辖为二等县。1937年10月,山西省第七行政公署在运城成立,平陆从属之。1938年2月,改行政主任公署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县仍属之。1947年5月,平陆全境解放,闫锡山县政权被摧毁。
1944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平陆抗日民主县政府于6月5日在县东黄龙凹成立,属太岳区管辖。8月太岳区成立五专署,平陆归其管辖。1945年春,县东一部分划归康杰县。12月18日,康杰县撤销,仍划归平陆。9月太岳区调整为四个专署,平陆属三专署管辖。1948年6月,平陆划归晋绥边区十一分区管辖。1949年2月15日,晋绥边区行政公署撤销,分设晋南、晋西北两个行署,直属陕甘宁边区政府领导,平陆划归晋南行署运城分署管辖;6月晋南行政公署下增设五个中心县,平陆隶属运城安邑中心县;8月平陆归山西省人民政府运城专署管辖。1954年7月—1970年4月,平陆属晋南专署管辖(专署驻临汾)。1970年5月1日起,平陆属运城行署管辖。2001年1月,运城改地设市,平陆属运城市管辖至今。
明代中叶,平陆曾编户55里(一般110户为一里)。明末,遭严重灾荒减为36里,再减为18里,复减为8大里、4小里。是时,全县共有147村。清初沿明制。康熙四十八年(1709),全县划分为35社。乾隆二十九年(1764),全县划为6路。是时,本县共有308个村。清末(1909),全县划为6区。民是时期的1917年,全县划为4个区。
1947年,全县解放,行政区划为一区(老城关)、二区(东延)、三区(曹川)、四区(张店)、五区(七泉),原老四区(常乐)划归芮城。此时,平陆有5个行政区、65个行政村、1011个自然村。1948年春,五区(七泉)并入三区。1949年,常乐等地仍划归平陆,列为五区。全县共有5个行政区,88个行政村,1124个自然村。
1953年普选划乡,撤销一、二、三、四、五区,暂保留三区。1954年完成划乡工作。结合划乡,将洪池乡的大、小沟南划归芮城;将县东的七泉、姚泉划归夏县。全县有52个乡,下辖113个行政村、1122个自然村。
1956年撤销三区。6月原有的52个乡合并扩大为1个镇21个乡。1957年,再调整合并为14个乡,行政村体制则缩小为448个。
1958年8月26日,建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全县合并转化为6个人民公社和1个矿区公社。不久,矿区公社撤销,辖区分别划入曹川和三门两个公社。继之,三门公社并入红旗公社。这时,全县5个公社是:常乐(卫星)、城关(火箭)、圣人涧(红旗)、张店(飞跃)、曹川(超英)。下辖106个管理区,433个生产队,1128个自然村。1960年,圣人涧公社分为圣人涧、部官、三门3个公社,原城关公社改为张村公社。
1961年行政区划再次变更。原常乐公社分为常乐、洪池、西侯3个公社;原张村公社分为张村、留史、杜马3个公社;原张店公社分为张店、晴岚2个公社;原曹川公社分为曹川、后窑(后更名为坡底)2个公社。并把管理区调整改称生产大队,生产队仍旧。此时,全县有13个公社,223个生产大队,873个生产队,1150个自然村。1972年,又从圣人涧公社中分出南村公社,大小队也作了调整,全县共有14个公社,225个生产大队,1436个生产队,1154个自然村。
1984年,改划全县为3镇12乡。即:城关镇、常乐镇、张店镇、洪池乡、西侯乡、留史乡、张村乡、杜马乡、部官乡、晴岚乡、南村乡、三门乡、坡底乡、曹川乡、下坪乡。原生产大队改建为229个村(居)民委员会。其中城关、常乐、张店3镇各设1个集镇居民委员会。
1989年,将留史、张村、杜马3个乡靠黄河的78个村民小组划出,分为13个村民委员会,新组建1个老城乡。1992年6月25日,运城行署批准成立“茅津经济开发区(驻西韩窑)”。1994年3月12日,张村、曹川两乡改建为镇。1997年10月24日三门乡改建为镇。2001年撤并乡镇,将原来的17个乡镇区合并调整为6镇、4乡、1个开发区,下辖228个村(居)民委员会。
平陆县——折戟沉沙名未销
平陆县是著名的“成语之乡”,我们常用的成语如:唇齿相依、唇亡齿寒、假途灭虢、假虞灭虢、马齿徒增、马齿加长等都产生在这块土地上。
西周初,武王姬发封古公父的玄孙虞仲于虞国,其封地即今平陆县北部。当时还有周文王弟虢叔被封在虢国,其封地即今平陆县南部的黄河两岸。这样虞国和虢国就成了唇齿相依的友好邻邦。
公元前661年,不断崛起的晋国连续对外用兵,先后吞并霍、耿、魏等小国。公元前658年又开始实施消灭虞、虢的计划。为此晋献公采纳大夫荀息的建议,以“屈产之乘”和“垂棘之璧”两种晋国宝物贿赂虞君,请求虞国借道给晋军南下攻打虢国。昏聩的虞君贪图小利而答应借道予晋,虞国大夫宫之奇虽力谏,不听。这次晋国出兵攻克了虢国的下阳城。公元前655年,晋国再次提出要假虞伐虢,宫之奇坚决反对,他劝告虞君说:“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然而虞君依旧不听忠言,还是允许晋军越过虞国的虞坂古道攻灭了虢国。让虞君想不到的是,晋国在凯旋途中顺手袭击了虞国,猝不及防的虞国君臣顿成晋军的阶下囚。
晋灭虞后,当年送给虞君的屈产马和垂棘璧又回到晋献公手中,人们看到“璧则犹故,马齿长矣”,这便是成语“马齿加长”的出处,后又演变为“马齿徒增”。
西汉在虢国故都大阳置大阳县,治所在今茅津渡东。因当地有“虞芮质成”的古老传说,说虞国和芮国争夺田地,后被周人礼让的精神所感动而息争,这块田便闲置下来,人称闲田。
王莽时根据这一典故,反其意改大阳县为勤田县。东汉复名大阳县。北周天和二年(567年)河北县由今芮城县迁至今平陆县老城,大阳县遂废。
唐代天宝元年(742年)的一天,陕州太守李齐物正在河北县坐镇指挥三门峡黄河疏浚工程,忽有工地官员前来报告:工人们在河沙中发现一支古戟。李齐物仔细看去,古戟铜锈斑驳,但中间镌刻的古文“平陆”二字依然清晰可见。他大喜道:“天瑞并至,珍祥毕见,这是黄河漕运如履平陆之征兆”,乃驰报唐玄宗。不久诏令颁来,改河北县为平陆县。
原来古戟上的“平陆”二字是战国时的古地名,其地望在今汾阳市的平陆村。汉代曾置过平陆县,属西河郡。平陆县的更名不仅作为一种吉兆和瑞征,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希望改善这一带水陆交通条件的愿望和心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