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瓷瓦坡遗迹
河津市下化乡半坡村是个埋在深山人未知的大村子。半坡村的大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面积大,总16平方公里。二是自然村多,六个自然村,七个生产小组,耕地面积2106亩,农业人口1421人,非农业人口360人,拥有村委大院,文化舞台和学校。这不说,大,还体现在全村乡路绿化,村路绿化,田间地头绿化,荒山荒坡绿化;大而精,广而细,多而序,美而旷,绿而畅,坡下坡上,沟沿崖边,无树不成林。自然生态大美而野,山村环境已初步具备在河津境内成为独一无二的农家乐基地生态村。“七沟八梁十面坡”处处有说头,处处有风景,处处有故事,处处有看头。如树:6百万株油松,红松,白皮松,杨柳,国槐,花椒,侧柏,核桃树等,从2008年至今,树绿天蓝,已成为半坡村目前最大的基点和最大的保护生态环境工程。树绿村新,与现今城里车多霾浓是个鲜明的对比,也是个反讽。人们所需要的真实的生活质量不是浓烟废气,而是免费的空气、白云、干净的水,真情亲情和碧蓝的天空。但半坡村遭受私挖乱采,使地下水源遭到破坏。经过近些年的努力,如今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好的改善和保护,期待沟里某天泉水丁冬,就说明人有心,地有灵,天有眼,大山深处有家园。
半坡村除了面积大,还有六个传奇的自然村。
半坡村,在龙门山半腰上而得其名。半坡村门楼两根柱上有上下联语:一览无余苍茫秦晋收眼底;万钧雷霆奔腾黄河走脚下。横批:高路入云。此处便是河津八景“云烟中寺”的云中城及云中寺旧址了。
干泥坪,该村久负盛名,其地高产制耐火砖的原料,缸泥。如今早已不是当年的车马境况。
羊凹,有两棵古槐,据村支书吴创来介绍,西面那棵被雷击后自燃,近几年又从根部生出三五株幼苗。东面石头缝里的这棵古槐,已收录河津市林业局《河津古树名录》一书。槐根似莽,如龙蟠踞,其威力强劲,植被覆盖,核桃树结实粗壮。如此处再栽上几畦桃林,每年三月便是一大盛景。
黄窑科,这个自然村名又奇又怪,它肯定是一个人名,最早的居民,并且此人赢得村民敬仰,以此人为村名便是最好的纪念了。如今未考,村人说不明白,《乡宁县志》又无记载。但黄窑科是值得保留的很好村名。
刘西嘴(沟南罗家)。刘姓丁盛,罗家依旧。以刘起村名,在中国成为普遍,往日家庭努力,一是看一丁众否,二是看能人多寡。刘西嘴,刘是姓,西嘴是地理方位。据说上个世纪60年代,该村有一棵大柏树,三个成年人方可抱身,可惜,被村民伐倒瓜分。
碗窝,顾名思义,因烧制日用瓷碗而名,也就是说,该村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水源,二是原料矿物质,三是交通及投资者。碗窝全具备。
半坡村呈现给我们的不只是自然景观,而是珍贵的古迹、城池、寺塔、古堡、天梯、庙宇、古洞等,它等待发掘,它期待重见天日,它渴望走出千百年历史笼罩下的阴霾。
现录民国版《乡宁县志》(共有6个版本,明万历,清顺治,清康熙,清乾隆,清光绪,民国6年版本最权威)有关在半坡村地界上的文物古迹。
倚梯城:绝壁百余丈,在龙门上口,垒石为之,俯临黄河,以其绝险,非梯莫上,因名,(179页)。又,倚梯城,百一十里,西绝壁百余丈,在黄河大梯子崖上(194页)。
蜜蜂崖:百二十里,在大梯子崖后,多蜂,土人于季秋相率取蜜。(193页)
塔子山:百二十里,下为龙门,上为云中城。(193页)
万岁堡:九十里,在倚梯城西偏。(194页)
云中城:县西南百二十里,即塔子山,下为龙门,城方五亩,砖基犹存;寺废,砖塔七级,高七丈余。文中子(王通)登云中之城,(有王通诗为证),望龙门之美,即此。(198页)
倚梯城:即倚梯崖,魏孝文帝(386—534)西巡至此勒石。(时太和二十二年,见龙门碑记。)《通志》城内有禹庙,今废。(198页)
禹王洞:在小梯子崖上,绝壁千仞,下临黄河,相传大禹凿龙门时,常憩于此。洞深莫测,人无敢入。(201页)
禹庙碑:后魏·太和十九年,旧在梯子崖。(287页)
《元和志》慈州,昌宁县倚梯故城,在县西南一百五十里,其西南角即龙门之口也。以城在高岭,非倚梯不得上,因以为名。城中有禹庙,后魏·孝文帝西巡至此立碑。(288页)
万岁堡:山多荆棘,皆直而无勾。相传明末李自成过此,荆棘勾破其衣,呵之曰:“同时荆棘,何屈而不伸耶!”自后荆棘皆直,殊不经也。(296页)
万岁堡魏孝文帝(怀古十首(之二)作者:柏乡杨宏声)君王举狩礼,千乘万骑来。云日咸瞻矣,河山亦壮哉。百年交运洽,九有孝治开。不见江南使,更衣助国哀。(476页)
至此,《乡宁县志》1917年第16卷本,提给笔者的词条,足以说明在半坡村地界里有不平凡的古迹和年代事件。埋在风尘岁月里的灾难与朝代更替带来的巨大破坏力,再一次证明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狭隘性,以及人类心性里不光明,且以贪婪与仇恨,为自己造成不可估量的文化损失和文化代价。这些代价都以百姓血汗和生命而为之。如今实物遗迹当存者见少,然后,文字里的城池寺院,会让我们查之明远,立竿见影,而晓知一二。它对半坡村而言,无疑是一笔大财富。它比煤炭宝贵万倍,它比石矿珍贵千倍。它对有识之士而言,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尤是文化财富更能生发出经济效应,略加修整开掘,将会惠及村民大众。
半坡碗窝窑火将会成为该村未知的历史文化新亮点。
关于碗窝这个自然村,依旧没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在这里我得提三个关键人物:一个是村支书吴创来亲自驾车陪我们走访。一个是村主任贺万生驾车陪我们参观植树造林,推土造田工程,以及养殖业(养猪,养鸡,养兔)的发展。其间,他培植的樱桃树让人赞叹。另一个就是碗窝组组长,65岁的杨富海先生,亲自陪我们走访万岁堡,指看禹王洞,关帝庙,(乾隆四十六年十月初三重修),还有关帝庙内,大元国大元四年(忽必烈1274年)立的一块碑《佛居后岭上乃北利人天性……》大意说的是佛寺距城西,城南及周围建筑:紫金山云钟塔,饮马水泉,等占地亩数,因字迹不清,多有斑痕。包括立碑县令□□□姓名被扣去。但有一点,“平阳府”三个字清晰可辨。
笔者要说的碗窝的制碗业,何时起?何时终?困扰已久。
下化乡于1970年从乡宁县划归河津,河津通化镇、里望乡划归万荣。河津县志无半坡碗窝制碗烧瓷记载,连乡宁县也没有。如《乡宁县志》(262页)这样记述:瓷器以西乡老窑头、西坡镇为佳,行销山外,余次之。沙器又次之,皆粗器也。蜡、蜜、毡皆产之而无多。笔者又查阅《老字号名字号》(《百年山西》系列一书)载:介休洪山瓷器,从春秋战国已炉火烧制,早期汉唐以粗瓷为主,宋后渐细。元之后北方出白瓷,均以河北曲阳县官窑瓷为国家器税。(它是北方瓷器典型代表)1958年洪人“黑釉瓷”一举跻身巴拿马世界博览会金奖。山西第一批细瓷器,结束了山西无细瓷的历史。
那么,碗窝瓷器,以生产日用瓷为主。碗在众多瓷器中最经典。
笔者初步查看瓷器种类有:碗、宋碗、元碗、明碗、清碗。碗底及颜色釉,有黑釉,青黄釉,釉黑红等。从破瓷片判断,底脚浅居多,大小各异,突出碗底厚高者,突显元时期特征,重笨。罐,盆,瓮,缸,捣蒜臼等器,外观粗糙,釉色均以黑釉居多,豆点刺手。据杨富海先生介绍,此地是倒废料废瓷的地方,叫瓷瓦坡。许多破瓷烂瓦罐,在修路平田整地时,到处都有。现观路沿,发现当年窑口尚存。有不少地方被常年雨水浸洗,还能看见窑工处理品,或烧破烧烂的瓷碗碎片。
碗窝瓷器均属粗瓷,并属民窑,且初具规模,生产年代宋以前早有,也就是说,此窑与云中城有关。北魏孝文帝巡城至此,说明碗有销路,日用瓷有市场。也就是说碗窝早在踞今1600年前,碗窝碗就闻名云中城了。宋元以后,碗窝的碗也发生变化,宋碗底浅,口沿外伸。元代碗底高而厚实,其口向里,且沿高。明代碗底更浅,碗沿尺度低,最明显特征,质地薄,釉色贼亮,给人感觉“精明”。清代早期,碗窝制碗业走向衰退,其碗尺度明显增大,质量不如从前。笔者认为:碗没有了销路,或者说,碗的市场萎缩,重要的原因是江南细瓷碗占有了北方市场,因碗窝碗至今未发现有细瓷。那些盆罐更是粗糙脆弱,结实程度远远无法与细瓷相比。外观笨重其一,质地结实其二。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碗有花样花纹,或别的瓷器底部烧有“官文字号”字样。唐以前,日用瓷均以粗器简单居多。但不排除观赏瓷器。早在4200年前,山西夏县就有中国最早的青色碗器,其精美绝伦,成为国宝,碗之精魂。
碗窝窑口规模可嘉,年代久远,朝代延续长久,这是河津瓷器历史上独一无二,它的历史久远于河津琉璃上千年。碗之于口,食为民天,试想,碗的历史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占据了重要位置。天下万物变化莫测,而碗无论如何变化,其简单实用,自始至终伴随人类走到今天。再过若干年,盒饭,方盒,袋袋都是客族,唯独只有碗盛饭才有家的味道,也只有碗也才有性情亲情。
碗窝将会成为半坡村掌上明珠,成为河津碗窑遗址不可多得的新亮点。它可知可感,可观可看,这样的文明之窑头,对河津瓷文化的发展研究将会增加新的课题。
笔者对村支书吴创来,村主任贺万生建言:打造河津第一家生态旅游农家庄园完全成为可能。一是土地面积宽阔,有山有坡有树有空间。二是有田有粮,有果园有蔬菜有养殖。三是有古城遗迹,有云中寺塔诗赋,有禹王传说,有梯子崖诗联。四是有万岁堡基地,有禹槐唱响,有碗窝窑址和实物遗具支撑。五是有龙门山,干泥盘作屏障,更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做靠山,何愁钱乎?加之人逢时运,村逢国盛,顺势而为正当时。愿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乡人明白一点:以文养山,以山育人,才会打造出大家都想要的金山银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