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0-1-18 18:39:42

芮城西侯度遗址是怎样发现的

说起西侯度遗址的发现,不能不提到两位专家——裴文中和贾兰坡。人类起源是一个既神秘又十分有趣的问题。

100多年前,受西方学术思潮冲击,“女娲抟土造人”、“三皇五帝”等传统的中华始祖形象,为“由猿到人”的进化论所取代。

1929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裴文中在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在震惊世界的同时,也使得中国人口口相授流传了几千年的神话传说变成了“历史故事”。裴文中只比贾兰坡大四岁,却是贾兰坡的老师。

1935年,裴文中去法国留学,贾兰坡实际主持周口店的发掘工作,很快获得了重要发现。

1936年11月,在11天之内连续发现了三个“北京人”头盖骨,立刻成为轰动中外的新闻,使中国一下子成为人类最早的起源地。

在对“北京人”的研究中,贾兰坡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发现是“北京人”的用火。这是当时世界发现的人类最早的用火痕迹,在考古学界,这几乎已成定论。但贾兰坡不这么看,他说:“我们能够想象得到,最初的人类在遇到山火时必然惊慌万分,到处逃窜。在发掘中,我们看见一块巨大的石面上,有的灰烬成堆,灰烬中还有烧骨。灰堆的存在,证明当时北京人已经能够控制火,并使火不四处蔓延。从认识火、利用火到控制火这一过程,不可能是最早的人类一下子能够达到的。”他认为最古老的人类和最原始的文化,应该到早更新世泥河湾期的地层中去寻找。

当时正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进修的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年轻的王建,提出了与贾兰坡一样的看法。1957年,两人合写《泥河湾期的地层才是最早人类的脚踏地》一文,提出“中国猿人不是最早的,在他之前的泥河湾期的地层中应有人类及其文化存在。”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山西省西南部,这里是孕育华夏文明的黄河中游地区,有着与泥河湾同属早更新世的“三门期”地层。

1957年,我国黄河水利的一个大工程三门峡水库准备开工建设,贾兰坡和他的同事对库区进行考古勘探,在山西省芮城县风陵渡镇西北约7公里的匼河村一带发现了几处旧石器地点。1959和1960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又两次对这一地区进行调查和发掘,发现旧石器地点16处。

在此期间,王建偶然听说东距匼河3.5公里的西侯度,村民在沟坡间种地时,常常会意想不到地挖出一些巨大的骨头,老辈人说是龙骨,治疗破伤十分有用,放在家里,什么时候不小心弄破了手脚,刮上一点点粉末,抹在伤口上,不几天就痊愈了,确实很灵验。有时候还会捡到一些模样怪怪的石头,觉得好玩,拿回去,胡乱放在院子里。根据多年的考古经验,王建判断那里还会有新的发现。结果在村后的土山“人疙瘩”下部地层中发现1件距今100多万年前的早更新世轴鹿角化石和3块具有人工破碎痕迹的石块,这一发现引起了考古学家的深切关注。

1961年5月29日至7月31日在西侯度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发掘。开挖土石450立方米,得到的化石和石器装了9个大木箱,其中石器5箱,化石4箱。发掘工作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绩,这些古生物化石和石器,让王建进一步肯定了西侯度的价值。他再次感到,一个令考古学界振奋的发现很快就会在西侯度诞生。

第二次发掘很快进行。这一次,发掘时间更长,从1962年3月5日开始,到11月19日结束。还是王建带队,工作人员有陈哲英、丁来普,芮城县也派赵宗普加入发掘工作。西侯度的六七位村民与考古队签定了用工合同,也参加了发掘。共发掘出石器1箱,化石4箱。

两次发掘收获颇丰,引起了国家文物局和有关专家的重视。当时的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为这一发现激动不已,1961年11月10日,专程从北京来到西侯度视察。从西侯度回去后,王冶秋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晋南文物不寻常,史迹绵延万古长。
猿人更有猿人早,哪论唐虞与汉唐。

2005年4月10日至6月2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王益人带队对遗址再次进行考古发掘,共出土石制品和动物化石碎片1500余件,并从发掘方法到石制品打击痕迹与自然碰撞的对比,以及原料环境、埋藏环境、河流流向、砾石层的来流和走向等许多考古学相关性信息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突破。10月24日在郑州“织机洞遗址与东亚旧石器文化国际学术研究会”上,对西侯度遗址的新发现作了学术交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芮城西侯度遗址是怎样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