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樊镇
南樊镇为建制镇是镇党委政府所在地,也是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南樊镇历史悠久,区位独特,地处绛县、曲沃、翼城三县交汇处,素有“一鸡鸣三县”之美称。南樊镇形成较早,始兴于明朝,盛于清朝,鼎于民国,解放后尤为繁荣文明古镇,也是运城市绛县四大集镇之一,素有小北京之称。晋南旱码头之誉,一首“襄陵银太平”,数了曲沃数翼城,虽说绛县不出名,南樊赛过小北京的脍炙人口的民谣,在当地广为传颂,展示了南樊古老而独特的地域魅力和商贸重镇以往的风采。
南樊镇辖18个行政村,国土面积57平方公里,位于中条山延伸丘陵地带,分垣上垣下两部分。垣上兰峪、沸泉、迁桥、王良坡、陈家坡等五个行政村;垣下:西堡、柴堡、中堡、史村、尧都、西三涧、东赵村、北柳、南柳、吉峪、范柴、郑柴、槐泉等13个行政村,23个自然村,113个居民组,4600户,2.5万人,耕地5万亩,23个党支部,南樊全镇党员772名,交通便捷,信息畅通,外环大(同)运(城)、阳(城)侯(马)、东(镇)济(源)三条高速公路,只需30分钟车程,紧邻运城关公机场。国道203和东循环一级公路穿境而过,县村村通油路,街巷道通组到户,村村通宽带,移动城控全覆盖无盲区,闭路远程电教全覆盖,网络发展迅速。
在落实绛县县委、县政府“两乡五区”发展规划上,按照构建果业强镇、中药材大镇、商贸重镇、文化旅游名镇的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向,按照稳一产,化二产,活三产,对农村农业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不断在农业精、优、特、新上下功夫,逐步摸索出“农业+”的新型农业发展之路,完善基层党建+经济产业的发展模式,形成“一村两园三基地”的发展格局。
一村是以史村为主的大粒樱桃专业村;
两园是6000亩绿色苹果园区,沿坡4000亩核桃园区;
三基地是万亩中药材基地、万亩山楂基地、以虹鳟鱼和梅花鹿为主的特种养殖基地。
今年又新上了三个特色产业园区和一个重点工程,三个特色园区分别为黄芩种植园、连翘示范园、樱桃观光采摘园,一个重点工程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形成了独具南樊特色的农业示范项目。形成大粒樱桃(山西省大樱桃种植第一镇)中药材(晋南中药材种植第一镇)优质山楂(绛县山楂种植第一镇)养殖业(梅花鹿养殖华北第一镇)成为著名的绿色果品之乡,名贵中药材之乡,特种养殖之乡。
南樊镇以塑此商贸重镇为目标,树立“共建共享”的发展思路,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利用南樊集市人口集聚,产业集聚,资源集聚的特点,立足区位优势、经济优势、文化优势、市场优势,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在人文、宜居、功能品味上下功夫,经过几年的努力,初步形成商贸流通、产品批发、金融服务、机械修理、文化娱乐、涉老服务、工业加工、饮食服务等八大产业分布群,加快了人流、物流、车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汇集,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南樊镇围绕农业办企业,办好企业,促农业已成为农业产业化必由之路,立足做强做大优势产业,延长产业链,全镇的农产品深加工,保鲜产业进步崛起,新上了两个山楂加工厂,10个保鲜冷库,具备一定能力的加保鲜优势能力,史村、北柳、西堡、电商产业发展迅速,集市快递投入运营,占商机抢先机,成为农产品销售中一支新型力量,西堡中药材收购加工销售全国闻名。
南樊镇挖掘南樊文化旅游内涵,抢抓“大众旅游时代”新机遇,依托人文景观和山水景观,致力于将牡丹花、山楂花、樱桃花和虎踞山庄、沸水山泉、石牌坊、泰山庙、3543军工企业遗址、紫云寺等旅游资源有效整合,形成连点成片、三季赏花、四季观景的人文绿色小镇,带动经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助推农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产业化路径发展,形成万亩基地支撑、示范园区引领重点项目推动的经济发展新格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