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高考”竞争激烈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公元796年(唐贞元十二年),46岁的孟郊第三次赴京赶考,终于登上了进士第,于放榜之日写下了生平第一首快诗《登科后》,表达极度欢快的心情。科举,可谓古代“高考”,考生被录取称为登科。古往今来,所有考生都盼望着自己可以金榜题名。那么,形成于隋唐,废除于清末,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代“高考”,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9天3场考试
一年一度的高考,每次的考试时间为两天或者三天。相比现在,古代的考生就辛苦多了。明朝是科举的鼎盛时期,考试分为四级,第一级是童试,中者称秀才;第二级是乡试,中者称举人;第三级是会试,中者称贡士;第四级是殿试,前三名分别称状元、榜眼、探花,其余称进士。考试三年进行一次,乡试、会试各分三场,每场考三天,第一场写七篇八股文,第二场写一篇政论、五篇判词、一篇公文,第三场写五篇时政评论。乡试在南京江南贡院举行,考生自带干粮,不允许回家。江南贡院是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科举考场,最多的时候有20644间号舍,每间号舍两平方米左右,上下分置两块木板,分别作为桌椅。考生睡觉时,把两块木板拼接起来当床,如果个子高,连腿都伸不开。所以,身体不好、意志薄弱的考生连考试都坚持不下来,就更别提被录取了。
人们经常说的“进京赶考”指的就是参加会试。会试由礼部主持,考场在北京贡院。古代“高考”竞争之激烈,远胜于现在。明清时期,录取人数最多的一次是雍正八年,一共406名,最少的一次是乾隆五十四年,只有96名。清朝光绪九年,参加会试的考生有1.6万多人,只有300多名考生得中,录取率仅为1.9%。
最重量级的殿试在太和殿前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除了现场点题,还要通过问话、观察等方式对考生进行综合性考察。其中最隆重的是传胪仪式,即由皇帝宣布名次的典礼。
进考场拿好浮票
千万别夹带
现在的高考是就近考试,就算考生忘带考试用品,也可以赶紧回去取。古代就不一样了,考生长途跋涉、年深日久去赶考,一定要把所有东西都带齐。首先是书箱,用来装四书五经,有的底板有夹层,可以放贵重的物品。其二是墨斗笔,算是考试专用笔,笔头有一个椭圆形的墨汁储藏盒。最后是砚台。所有考试用品里,准考证最重要,而浮票就是古代的准考证。古代没有照片,画像也存在误差,准考证只能用语言描述。比如,姓名赖以尊,年龄二十岁,体貌中等身材,没有胡须,考号治字三十一号。
预防作弊,古今是一样严格。古代的作弊手段有三种,一是贿买,二是夹带,三是请人代考。针对贿买,历史上对策不断,弥封、誊录、锁院……贿买被揭发,行贿、受贿者都可能被处死,同场的考官也可能受罚。夹带是最常见的作弊手段,考生把四书五经等考试用书的字变小、书压缩,缝进衣服、藏在鞋底,甚至绑在头发里……一件麻布坎肩上有62篇八股文,总计4万多字。只有火柴盒大小的《五经全注》,竟然印了30万字……进入考场前,考生要被不识字的士兵搜身,只能带书具、灯具和蜡烛。后来通过考前洗澡并提供制式服装的方式,既防止作弊又不亏礼。考生进去,号舍即刻关闭上锁。而古代最牛的“枪手”,当数唐朝诗人温庭筠,曾经“帮助”八个考生考试,当然最终也因此名落孙山。
27岁状元“连中六元”
很多高校有少年班,其实这种选拔方式,古代就有了。唐朝成立了童子科,10岁以下的孩子能通一经,并且《孝经》《论语》等每卷能诵文十通者,就可以入科。宋淳熙元年,女孩林幻玉前去应试,就大纲内的43本诗书对答如流,被孝宗皇帝封为孺人。元朝的童子科中试者,都能进入朝廷的最高学府国子学。科举不限制考生年龄。此外,累世中第的家族性现象也经常出现。
考生的最终目的都是考取状元。历史上一共出现过文武状元500多个,第一个状元是唐高祖武德五年的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的刘春霖,唯一的女状元是太平天国三年的傅善祥。连中三元最难得,不仅是状元,还是解元、会元;不仅是殿试第一名,还是会试、乡试第一名;不仅是全省第一名、全国第一名,还是皇帝心中的第一名。500多个状元中,只有19个曾经连中三元,文状元16个,武状元3个。其中最牛的,是明朝洪武年间的黄观,实际上他是连中六元,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殿试,都是第一名,中状元时才27岁,后来任翰林院修撰,是建文帝的重臣。
考生能考取状元的因素很多,其中书法是可以直接影响成绩的,就像现在要求考卷要整洁美观一样。康熙三十年殿试,因为被第二名戴有祺的书法所折服,康熙直接把他定为了第一名。明朝万历二十六年的状元赵秉忠的考卷,是目前唯一的殿试状元卷真迹,字迹娟秀、工整严谨。当然也有另类考生,比如明末清初的文坛奇才金圣叹,专门写零分作文。他参加了三次考试,回回都如此,最后一次气得主考官在考卷上批道:“秀才去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