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0-7-8 09:02:00

禹都安邑辨 (中)


大禹画像
□乔兆坤

“黄帝斩蚩尤于中冀”

今本《竹书记年·帝尧陶唐氏》说:“元年丙子,帝即位,居冀。”同书《帝舜有虞氏》又说:“元年己未,帝即位,居冀。”《左传·哀公六年》引孔子语说:“《夏书》曰:‘昔彼陶唐,率彼天常,有此冀方。’杜预:唐、虞及夏同都冀州。”《山西通志·三代世谱》说:“大禹夏后氏,颛顼曾孙,崇伯子,姒姓。受舜禅,以金德王,都安邑。元年壬子,即位,居冀。”又说:“帝启,禹子,元年癸亥,即位于夏邑,大飨诸侯于钧台;诸侯从帝归于冀,大飨诸侯于璇台。”则知冀、冀方、冀州都是指同一个地方,即尧、舜、禹及夏启之都邑。

《墨子·明鬼》说:“燕之有沮,当齐之有(社)稷,宋之有桑林,楚之有云梦也。”《法苑珠林·君臣篇》说:“燕之有沮泽,犹宋之有桑林,国之大祀也。”颜之推:《还冤记》又作“燕之沮泽,当国之大祀。”《尔雅·释地》说:“鲁有大野,晋有大陸……楚有云梦……”大陸即大卤、浊卤,亦即盐池。与沮泽、大野、云梦等皆为名薮大泽,为晋、燕、鲁、楚所祭之巨望大神。冀方即祭祀大陆盐池望神的都邑。“在中国地名中,有些以地貌得名,有些因循传说或记事得名”。“冀”之得名,也不例外。我认为,“北(八)”似两人相背之形,喻东盐池与西盐池;“田”为盐畦;“共”为共工(鲧)氏,三者会意即为“冀”,意思是“鲧部族所营东西二盐池之盐畦”。

古史传说“黄帝斩蚩尤于中冀”, 《左传·僖公二年》说“冀国经虞坂险道攻打虞国鄍邑,”《国语·晋语》说冀、卻二姓同祖,且卻犨又名苦成叔子。而《周礼·天官·盐人》则说苦盐即自然生成的盐池颗粒盐,故知苦城即苦盐之城,亦即安邑的另一名称。而冀方也就是苦城安邑的代称,冀姓之国的族望或族徽。它与蚩尤城、古解梁城、盐坂古道相邻近,是远古帝王必争而居之的中心城邦,故曰“冀为帝王所都也。”《旧唐书·地理志》也说:“冀氏,汉猗氏县地,后于古猗氏县南置冀氏。”亦说冀氏即为盐湖。

安邑为夏禹之都有档可查

《竹书纪年》说:“周赧王延十二年(魏襄王十六年),秦拔我蒲坂、晋阳、封谷。”说明晋阳毗邻秦地,理当就在今姚暹渠流域。

《汉书·地理志》说:“河东郡,秦置,莽曰兆阳。”《新辞海》河东条释:“郡名,秦置,治所在安邑,辖境相当于今山西沁水以西、霍山以南地区。”《说文解字》说:“兆,灼龟坼也。”《史记》说:“鲧之羽山,化为黄能,入于羽渊。能音乃来反,下三点为三足也。束晳(晋代经学家)《发蒙记》说:‘鳖三足曰能’。”意思是,鲧(鱼)图腾氏族后来衍化为三足(实为三支宗族)鳖的部落。《楚辞·天问》说:“鸱龟曳衔,鲧何听焉?”意思是,鲧指挥鸱龟部落拖拉沙石筑堰以堵洪水,他们为什么那样听话?又《说文解字·自序》说许慎自称祖先为太岳,始祖历山氏及共工氏(王钟翰的《中国民族史》认为即鲧所袭用的部落称号)窃天帝息壤,筑堰以堵洪水。说明鲧禹部族就是中条山下的鸱龟部落,又名共工氏。龟、兆互通(《康熙字典》:“应劭曰:‘龟曰兆’。”),故兆阳即鸱龟部落所都。而“晋”字,《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释晋》认为:“它(甲骨文)像一件器物中放了两支箭,应是‘箭’的古文。”《说文解字》说:“晋,进也,曰出万物进。”许慎、徐铉都说“晋”是个会意字。我认为,“晋”字应是“尚箭崇日”的鲧禹部族族徽。上半部为对镞(箭)之形,著名的半坡人面网纹盆所画对镞头饰即是;下半部即为太阳之形,《商书·汤誓》有“时日(夏桀)曷丧,予与汝皆亡!”之语,证明夏后自命为太阳神之子。故“晋”即鲧禹族的族徽,兆阳与晋阳也就转注相通。夏都晋阳也就必然是安邑无疑。《世本·居篇》(周王室档案汇编)说:“夏禹都阳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证明安邑为夏禹之都是有档可查,确定无疑的。

魏都安邑有南北两地之别

《史记·魏世家》说:“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为骖乘,智伯曰:‘吾始不知水之可以亡人国也,乃今知之。’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这是秦昭王手下中旗的一段话。其中“汾”“绛”二字颠倒错用。应为“绛(涑)水可以灌安邑,汾水可以灌平阳。

张守节《史记》说:“安邑在绛州夏县,本魏都。汾水东北历安邑,西南入河也。”错得更是离谱。因为绛水不可能向北穿越浍河逆地势而上灌平阳﹙今临汾﹚,而“汾水流至侯马、新降受稷王山所阻,折向西流,于河津注入黄河”。也根本不可能越稷王山东脉与绛山西脉之任家山一线及其以南的鸣条岗而到达夏县安邑(禹王城)。即使中旗、张守节未将汾绛二水搞错弄颠,绛(涑)水也不能腾越鸣条岗灌夏县安邑(禹王城),倒是涑水可以从盐湖区冯村乡太方、小张间的鸣条峡谷豁口中引渠南下或由其西南五公里的北相镇南门外向南,直奔安邑,将其淹没。中旗(或司马迁)、张守节的错误,正好明确告诉我们,至少在战国时代(公元前298年),士大夫阶层或史学界所称谓的安邑,就是安邑而非夏县禹王城。熟悉山西历史地理的人(如民国初年著名学者景定成等),都心知肚明。中旗(或司马迁)的错误,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自春秋末年起,魏都安邑已有南北两地之别,诚如周之镐京(宗周)、洛邑(成周),汉唐之东西两京一样。故或言“禹都安邑”者,并不一定非指夏县禹王城不可,而是要根据具体史实来判定其属“南”还是属“北”。有趣的是,禹王城既称安邑,为什么这一“品牌”名称却未能保留住,反而让晋阳给夺了去?我认为,除了晋阳成了大禹新营之常都而仍袭其旧都名号以外(正如上世纪50年代安邑县治移至运城镇而仍称安邑县一样),别无理由可以解释。故禹都安邑,要而言之曰:《世本》(西周)曰北(禹王城),《世家》(战国)曰南(安邑镇),旧都、新都看“水灌”!总之,《史记》所记的这一错误“歪打正着”,向我们准确透露出禹夏常都、魏都新宫在安邑而不在夏县禹王的真实信息,它留给我们的印象,比正面史料可能还要深刻十倍八倍吧!

禹王城有很高的价值

经省教委审定的《山西省中学乡土教材:历史(运城册)》(新华出版社)说:“禹王城在夏县西北禹王乡,有大、中、小三座古城遗址。大城总面积13平方公里,形状北窄南宽,保留有高耸的城墙。在城北出土了大量春秋战国时期的遗物和汉代的砖瓦,是战国时期魏国首都安邑的遗址。

“中城在大城西部,呈方形,与大城紧密相连。这里也有城墙遗址,出土有云纹瓦当和上有‘海内皆臣、岁丰登熟,道无饥人’字样的古砖。可能是秦汉时期河东郡的治所。”

“小城位于大城的中央,形状为长方形,总面积为75.4万平方米。城旁有‘青台’遗址。青台上后人曾建有禹王庙,有大禹的塑像,但均在抗日战争时被毁。在小城中曾出土铜器、陶器等秦汉时期的遗物,还有冶炼铸造作坊和陶窑的遗址。据考证,小城建于东周,到北魏时还在使用。”

“禹王城有关于夏禹在这里建都的种种传说,都没有确切的证据。但作为战国时期魏国都城安邑,在历史上仍有很高的价值,因此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1月31日《运城日报》第3版载文说:最近出版的《中国国家天文》杂志2008年第1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集中展现了中国77处具有天文内涵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我省共两处:襄汾陶寺古观象台和我市的夏县“禹王台”。

“我市夏县‘禹王台’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禹王城’遗址内,‘禹王城’即春秋战国时的魏国国都安邑城。禹王城共分大城、中城、小城和‘禹王台’四部分,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小城在大城的中央。‘禹王台’在小城的东南角,基本属于一个方形夯土台,台高9米,南北长70米,东西长65米,传说‘禹王台’为夏禹所建,是涂山氏望夫之处,夏桀玩乐之地……卫斯(运城市政协常委,著名考古学家)通过对‘禹王台’建筑年代、构造特点以及其在安邑大城中所处的位置,与‘禹王台’别名‘青台’由来的考察,对历史文献所记载的东周时期魏国天文学成就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从而确认夏县‘禹王台’就是当年魏国都城中的观象台。卫斯的研究结论,得到了学术界、科普界的普遍认同,此次《中国国家天文》杂志所发表的图文援引了卫斯的结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禹都安邑辨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