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0-7-8 10:17:30

河东乡贤叶仕荣


叶仕荣深入田间地头,查看葡萄种植情况。
□王正民 陈相果
“叶书记,上次的秋苗赔偿费得重新商定……”风风火火闯进来的两位妇女打断了笔者与叶仕荣书记的谈话。三个小时的谈话被村务和村民的电话屡次打断,时断时续。

今年56岁的叶仕荣,是永济市开张镇枣圪塔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从2008年上任迄今11年来,类似这样大大小小的事务纠纷不知处理了多少起。

兴村富民 教育先行

2008年,枣圪塔村办小学面临着被解散的潜在危险,叶仕荣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向上级部门申请保留学校,为村子留下教育资源。他发动村民集资,自己带头捐款5000元,让原本破败的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学校终于保留了下来,学生不用东奔西颠出村上学,让家长消除了顾虑,村子将近3000名村民无不交口称赞。

留下学校就要重视教育。今年“六一”,叶仕荣自掏腰包500元,为全校110余名学生每人购买了书包等学习用具,并为教师每人赠送饮水用具,鼓舞了师生们的教学热情和学习热情。

叶仕荣对乡村教育的关心不只体现在人文关怀上,还特别注重学生的德孝文化培养。他在校会上向学生宣传德孝文化,讲述先贤德孝事迹,让学生从小接受德孝文化熏陶。他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就要从娃娃抓起。如果村子里连学校都没有,从何谈教育?教育如果只追求教学成绩,不注重德育孝道培养,教育就是失败的。”

如今,枣圪塔村学校设施和教学质量在全市数一数二,良好的教育基础让村子里每年都要飞出几个大学生。知识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让村民看到了教育的成果,也看到了兴村富民的希望。

德政工程牢固的根基建设,成功的教育是先决条件。对此,叶仕荣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及人之老 及人之弱

笔者到达枣圪塔村委会时,叶仕荣正在会议室召开村民小组长会议。为了全方位、多层次、广角度地了解这位村官在村民心目中的形象,笔者见到了杨立奎、叶代忠、叶迎春等几位村民,想听听他们眼里的叶仕荣。

德为立身之本,孝乃百善之先。叶仕荣是家中长子,兄弟工作繁忙,不常回家,妹妹远嫁,耄耋父母的饮食起居全靠他和妻子照料。奉茶侍羹,打扫浆洗,他都亲力亲为。叶仕荣不只对自己的老人尽心行孝,对村子里其他老年人的生活同样关心。为了丰富老年人的生活,村里老年协会活动室里为老人们提供了可供娱乐的麻将、象棋、扑克牌等,每天都有象棋、书法爱好者来活动室休闲娱乐,老年文艺舞蹈队和戏曲爱好者更是为枣圪塔村的夕阳红队伍增添了一抹绚丽色彩。

老年协会让老年人在精神上有了依托,物质上的关怀同样跟上。村里有四分之一的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老人和儿童成了叶仕荣一块心病。他经常走访那些需要关心的留守家庭,嘘寒问暖,送钱赠物,关怀备至。

不仅如此,在每月5日的党员活动日,叶仕荣第一件事就是强调,让所有党员主动关心留守家庭和困难户的生活,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给每一个需要的家庭。今年90岁高龄的杨爱香老人,儿子去世多年,无依无靠,叶仕荣第一个提出由村委会赡养,而且自己经常看望。

叶仕荣说:“枣圪塔村的老人看着我长大,我就是他们的孩子,关心他们的晚年生活是子女的责任,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给每一位老人,让他们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是我做子女的责任。”

逢年过节,叶仕荣都要组织党员干部看望和慰问八十岁以上老人,重阳节必定组织七十岁以上老人外出旅游。每逢村子里有戏剧演出,叶仕荣总是提前为七十岁以上老人安排好座位,并派专人负责接送,真正让每位老人体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享、老有所乐的幸福晚年生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叶仕荣是枣圪塔村“孝顺的孩子”。

农业转型 科技致富

德以兴村,勤以富民。枣圪塔村人多地广,传统的农耕作业早已落伍,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农业转型,带领村民走向富裕,成了叶仕荣苦思冥想的头等大事。为此,叶仕荣多次背上干粮,走云南、下四川、闯山东,一路考察,引进并成功试种耐运输、耐储藏的克伦生葡萄,成为科技致富的带头人。

2009年,在他的努力下成立了“舜禾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立志带领更多的村民发展葡萄种植。叶仕荣还广泛利用自己的人脉,聘请运城技术员为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指导,并增加设施投入,还通过网络宣传等手段,成功吸引了大批客商走进枣圪塔村,让村民销售有了选择权,价格上有了升值空间。

2017年,叶仕荣又大胆迈出一步,投入500万元注册了“舜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依然坚持合作社的“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原则,采取多元化入股模式,不单纯吸纳资金,更多的是接受土地入股,通过生产在户、管理在社,提供产前培训、产中指导、产后销售等服务模式,使公司入户扩大到了150户,可谓前景广阔。

如今,枣圪塔村葡萄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每年都要举办葡萄节,品种上又增加了夏黑、蓝宝石、阳光玫瑰等品种,产品更是远销东南亚、哈萨克斯坦等地,村民人均收入达三万余元。

2018年,叶仕荣又到陕西袁家庄进行考察,引进口感好、挂果早、收益好、深受市场欢迎的枣油桃品种,目前已突破500亩种植面积。

在叶仕荣的努力下,公司于2019年再次受到有关部门表彰,并授予了“国家级农民合作社”光荣称号。一份付出一份回报,荣誉光环的背后是艰辛的付出,这与叶仕荣全身心服务村民、利民惠民、处处为民着想的功德心是分不开的。

弘扬德孝 深入民心

以德理政,以德安民,以德治村,德孝文化宣传至关重要。枣圪塔村距离市区比较偏远,交通不便,属原始自然村,传统的乡村环境卫生在村民心中根深蒂固。为了改变乡村环境卫生,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叶仕荣上任后,免费向每户发放三个垃圾桶,通过广播宣传、入户讲解、自觉监督等方法,鼓励村民把垃圾分类存放,并安排专人每天收集清运,天长日久,垃圾分类在村民中已经形成了自觉。巷道卫生要求党员包干到巷,专人清理,极大地改观了村子的环境卫生状况,使枣圪塔村的乡村卫生清洁工程在镇上名列前茅。

枣圪塔村有一个坚持了四十年的不成文的规定:所有的红白喜事一律不准鼓乐进村,聘请歌舞戏剧助兴可以,但必须在村子舞台上表演,方便村民观看,否则免谈。

他还敢于移风易俗,通过创办微电影《枣圪塔风波》,向村民宣传天价彩礼的危害,摒除攀比奢靡陋习,把农村的攀比心理剔除在村规民约的延续中,无形中为一些还不富裕的家庭缓解了经济压力。

叶仕荣在带领村民致富路上大刀阔斧高歌猛进,在公款利用上却精打细算,过于“小家子气”。他主张花小钱办大事,反对面子工程。在村标志建筑物商议会上,有人主张和其他村子一样修建高大阔气的门楼,叶仕荣却提出反对意见。他说,村标志可以标新立异,醒目就行,没必要花巨资效仿其他村子。在他的提议下,一块刻有“枣圪塔村”的巨石耸立在村子南边,只此一项就为村子节省了四万余元。

合民心、顺民意,枣圪塔村在叶仕荣的带领下,党风廉政,民风向上,精神文明建设宣传到位,不仅谱有村歌,每年还举办春节联欢晚会,凝聚了民心,体现了枣圪塔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中国梦”是叶仕荣选用的微信名,他认为,枣圪塔村村民的“中国梦”就是人人过上幸福小康生活。

临别时,这位低调平和的汉子信心满满地说:“让村民富起来才是硬道理——咱不喜欢玩虚名堂,只管干就是了。”

乡贤文化是一个地域的精神文化标记。在河东历史长河中,无数乡贤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力量,在乡村社会建设、风习教化、乡里公共事务中,作出了巨大贡献。

新时代,在运城的各个乡村一线,活跃着一批有能力、有情怀、有担当的新乡贤;在各地,更有一些河东赤子,他们把浓浓的乡情,转化为回报家乡的实际行动,成为助推经济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支生力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东乡贤叶仕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