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坂古盐道因盐而生
因盐而生的虞坂古盐道虞坂盐道,因盐而生。本名盐坂,因地处古虞国地境,故又名虞坂。2004年6月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版《平陆县志》卷十一·古迹说:“虞坂,一名盐坂,在县东北七十里,《战国策》伯乐遇骐骥困盐车处。《水经注》虞城北对长坂二十里许谓之虞坂,今名青石槽,在车辋谷、二郎谷之东北,属安邑。明御史张士隆修道可通盐车,有崔铣《张御史治路记》,其略曰:青石槽道险而狭如永巷然,长七里,自槽之南如陕州,中有曰张店,曰茅津者凡六十里,有土坂高二十丈,沟深则半之。两崖对立而中隘,正德八年御史凿石槽深一丈有余,阔倍之,石槽平。又治张店、茅津,宏隘险峻,路亦平。佣者杀其值,负者余其力,马行可驰,车可并两,行旅大悦。”据《河东盐池碑汇·附录》所载,河东盐运往豫省自古有一条专用古道,这一古道翻越中条山,道路崎岖,坎坷不平,“自上而下,七山相崇,其中虞坂路经青石槽,‘石崖峻险,车不双轨’,经平陆县张店运往茅津渡口,装船,横渡黄河,再运到陕州、三门、磁钟、张茅、硖石等地。”
张御史不仅开辟了千古盐道,还遗《青石槽》诗一首:
禹凿开盐坂,虞关借石岑。
汗牛前事古,策马近行吟。
泉蹬留天险,槐亭动夕阴。
我惭空食志,谁识仰鸣心。
从运城出发,经运三高速至平陆县张店镇,过卸牛坪、坪头铺村,西北方向下山。这是平陆县交通运输局专为古盐道而开辟的一条长4.9公里的旅游公路。路尽处,到达虞坂古盐道。
张店镇卸牛坪村老先生、伯乐文化传承人韩长青介绍说,这条古盐道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故事,比如伯乐相马、按图索骥、假道伐虢、唇亡齿寒等。传说这条饱经风雨的古盐道是夏禹开凿的,它的使命就是将河东池盐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中原大地。从春秋时代起,即为运城池盐运往中原腹地的必经之路。
运盐人推着独轮车艰难前行,人的吆喝声、马蹄在石面上的打滑声混合着车轮吱呀作响声,远远回荡在山林中,串串汗珠浸透了脚下的石板。踩着数千年前先民们驱赶牲畜磨出的蹄印与车辙,随着青石板路的延伸,曲曲折折,徜徉在过往历史的深邃中。这便是闻名已久的青石槽!半尺来深的马蹄印、一尺多深的车辙沟随处可见,随着岁月的流逝,深深浅浅地永久定格在绵长的石道上。
资料显示,在原始条件下,先人们将白矾和盐放在石头上烧,然后浇水,青石龟裂剥落,冬天来临,修路的人们白天把水灌进石头缝里,晚上气温降低水结冰膨胀,把石头撑开。难以想象,我们的祖先是以怎样的顽强意志在硬如钢铁的山石上“啃”出了这样一条狭长的通道!
古盐道上的玉皇庙、伯乐庙、锁阳关、儿女窝、饮马池、相马处、识乐沟、坪头铺、青石槽、十八盘、挖刮庙、山神庙等遗迹犹存。最令人瞩目的当属锁阳关。锁阳关位于青石槽路段的最险要处,里靠悬崖,外临深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相传锁阳关建于五代,明初重建。重建时,山峰之间,有砖砌关洞,俨似门户,洞上方石刻“古锁阳关”四字。南面洞口两旁有对联:“矗矗树屏藩南顶天柱,亭亭罗保障北护虞州。”北面洞口下有石刻八字:“虞晋分野,平安通衢。”
春秋时期,当偏居中条山南麓、山水相连的虞、虢两个小诸侯国和睦相处、相安无事的时候,地处汾河谷地的晋国却正处于急剧扩张壮大态势中,晋献公精心酝酿的“假虞灭虢”以友好微笑的外交活动,使得虞国国君利令智昏,不顾大臣宫之奇“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劝谏,打开锁阳关,借道于晋国军队伐虢。在晋国凯旋回师时,顺手牵羊灭掉了虞国。此后,“假道伐虢”成为中国古代谋略精粹36计中的第24计。
明代诗人喻时曾作《青石槽》:秋风虞坂小蓬莱,汉漫清魂飞九垓。孤势却成三晋险,削痕争道五丁开。路从缺屿连如断,人在回崖去若来。魏豹城南浑漫兴,巫咸台顶白云堆。
这条古盐道有着太多的历史和传说。相传修路时,舜帝和他的妻子前来加入修路队伍,他们在大石峡附近的儿女窝下休息一晚,上苍赐生了五儿三女,他们休憩过的那段石路变成了白色,长约9尺、宽约5尺,迥异于古盐道青色石板,这个“龙床”就是此后帝王“九五之尊”的来历之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