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九门提督
“九门提督”是啥?熟悉清代历史的人,对“九门提督”一词并不陌生。在清代,它是一个官职,即步军统领(保卫京师重要力量步军统领衙门首领)的俗称,因为最初要负责京城内九城的安全,所以民间也叫“九门提督”。
步军统领衙门创设于顺治年间,最初只统辖满洲、蒙古、汉军八旗的步兵营,为正二品。康熙十三年(1674年),为加强京城治安和保卫,始命步军统领提督九门事务。
当时京师的内城共有城门九座。除正阳门没有驻军外,八旗步军按方位驻守:镶黄旗驻安定门内,正黄旗驻德胜门内,正白旗驻东直门内,镶白旗驻朝阳门内,正红旗驻西直门内,镶红旗驻阜成门内,正蓝旗驻崇文门内,镶蓝旗驻宣武门内。
康熙三十年(1691年)二月,步军统领衙门的权力得以扩大。当时,内城九门属步军统领衙门管理,而外城巡捕三营又属兵部督捕衙门管辖,康熙皇帝便以“内外责任各殊,不相统摄,遇有盗案,反难查缉”为由,将外城巡捕三营,也归步军统领衙门管理。除此之外,督捕、都察院、五城所管事宜,也交与其管理。至此,步军统领衙门职权范围不仅包含内城九门,还包括外城,其印信全称也变为“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三营统领”。
在乾隆皇帝将巡捕三营增设为五营后,步军统领所辖兵丁分为两大部分:步军营(八旗兵)和巡捕营(绿营兵),所辖兵员总额约三万余人。步军营由满洲、蒙古、汉军八旗抽调;巡捕营则由绿营兵丁抽调。
清代向来尚武,历朝帝王整军经武之谕不乏史册,对士兵的训练尤为重视。步军统领也不例外,对其管辖下这三万余人的选拔和训练极为严格。
关于步军统领衙门的具体职守,各种史料、笔记中均有记载。《骨董琐记》卷三谈道:“步军统领,俗呼九门提督,本名乌可勒,管东西四旗步兵,分左右翼,兼管九门,位于上三旗都统埒,其职专司缉捕,颇似明之锦衣卫。”
页:
[1]